香港公开大学更名在即,校董会今日确认新校
NewsUniversityRetitling大学重新命名今日特刊经历三十年的迅速发展,香港公开大学(公大)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在最近的检讨显示,大学需要一个更合适的名称以反映其目前的状况、重点和优势,并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大学的蜕变对现时大学名称的误解虽然公大已转型,但社会上仍有许多人以为公大只提供遥距教育,部分原因可能是大学早年在遥距教育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另外是大学名称中的「公开」两字已让人把公大归类为以遥距方式提供公开教育的大学。这些误解无疑引起了不少挑战,亦为公大和其毕业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支持大学重新命名有见及此,大学在年决定就大学重新命名的问题正式深入探讨,并于年及年初与学生、校友及教职员等进行了积极的咨询。大学在不同形式的咨询活动所收集得的意见显示,大多数人支持大学重新命名,以反映大学的特质和策略重点,以及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大学使命和策略重点大学一向致力推动学习、知识及研究,以迎合学生的学习需要,透过开办创新,实用和专业兼备的课程,以应付香港未来的需求。公大具优势的课程专业实用,例子包括:公大亦运用创新的教学科技,提供优质的教育。例子包括:此外,公大制订了五年策略发展计划(-),以确立未来大学的发展路向,重点如下:提交大学名称建议于年7月,公大校董会成立了「大学重新命名评选委员会」,专责统筹大学重新命名事宜。评选委员会由校董会、咨议会、教职员、学生及校友代表组成。公大于年8月23日至9月30日期间,邀请了所有大学成员及公众人士为大学新名称提出建议,集思广益。大学重新命名评选准则: 名称须反映大学的特质和策略重点。 名称须有助大学长远的策略发展。 名称须展示学术质素和教育价值。 名称不应牵涉任何社会事件、政治或宗教。 名称须容易表达。 英文和中文名称必须一致。 名称中不可包含任何有可能被误认为其他负面含义的单词(英语、广东话和普通话),例如同音字,押韵。 简称不可带有负面含义。 是次征集提名共获逾1,个新名称建议,分布如下:大学非常感谢公大成员及公众人士的支持及积极参与。评选大学名称大学重新命名评选委员会对所有收集到的大学名称重新进行认真考虑,并经过多轮讨论,会议及筛选。(一)委员会从首份大学名称建议名单中选出五十一个名称制定初选名单。(二)经过深入讨论,委员会再从初选名单中选出合共二十六个名称制定第二轮名单。(三)经进一步审议後,委员会再从第二轮名单中选出十六个名称制定第三轮(最後)名单。(四)大学重新命名评选委员会详细分析了名单内每一个名称的优点和缺点。经周详考虑及商讨後,委员会最终向大学校董会建议「香港都会大学」为大学的新名称,并徵询了语言顾问的意见,顾问亦认为新名称用字适当。委员会认为新名称能反映以下几点:大学位於这个充满活力的香港都会,名称反映大学为先进大都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为城市的活力与创新作出贡献。 大学的学生来自不同背景,他们抱有不同的期望。作为一所发展全面的大学,我们的课程涵盖了各种学科,包括文、理、社、商、工、教育及健康护理等,以及不同的学习模式,包括全日制和公开进修等。名称包含大都会多元化的概念,切合大学的现况及发展策略目标。 名称能够反映本校具备现代化及前瞻性的教学和研究,并能回应香港以及邻近地区的发展需求。 名称并没有为大学的学术发展方向设限,有助大学发展新的领域,以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和人才需求。 提名者的观点与意见 (可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ys/11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坐牢,香港年轻人的唯一出路香港房地产之
- 下一篇文章: 关于香港国安法,权威解读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