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天津大学《科学技术史》课程作业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感谢陈印政老师的指导

感谢您的阅读

#1

地铁的前世今生

Thehistoryofsubwayaroundtheworld

?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铁是英国伦敦的大都会地铁,年1月正式开始营业。这条地铁已延伸运至88.5千米,61个车站。

?年,当时奥匈帝国的布达佩斯开通了欧洲大陆的第一条地铁,共有5公里,11站,现今仍在使用。由于采用钢梁平板顶,因而位置较浅,节省了大量资金。

?至年波士顿建成美国第一条地铁,长2.4公里。年10月27日,当时世界最大的地铁系统在纽约市通车.

?亚洲的日本的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先后于、、和年陆续建成地铁。

?年7月1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正式开工,这是中国第一条地铁线路。

世界部分城市地铁线路图

#2

地铁的施工技术

Construtionntechniqueofsubway

钻爆法

钻爆法是以钻孔、装药、爆破为开挖手段,以钻爆开挖作业线、装渣运输作业线、初期支护与防排水作业线、二次模筑衬砌作业线、辅助施工作业线为特点的重要、应用极广、首选的隧道施工方法。

盾构施工法

盾构施工法简称盾构法,是使用盾构机在地下掘进,在护盾保护下防止软基开挖面土砂崩塌和保持开挖面稳定的同时,在机内安全的进行开挖和衬砌作业,从而构筑成隧道的施工方法。与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较,盾构法具有地面作业少、自动化程度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特点。

TBM法

岩石隧道掘进机(TunnelBoringMachine)即TBM施工具有快速、优质、安全、环保等优点,但其对地层围岩的特性非常敏感,一般需要针对特定的地层和要求进行设计。

沉管施工法

沉管施工主要工序包括:干坞开挖、管节制作并制作临时封闭结构、基槽浚挖、地基处理、管节拖运沉放、管节连接止水及回填覆盖等。其施工技术的特点是:

管节制造材料由钢筋混凝土取代钢材

管节截面由方形取代圆形

管节在横断面尺寸和纵向总长度上不断增大

施工过程更长,工序更为精细复杂

结构对环境因素和施工误差敏感

明挖法

在无支护或支护体系的保护下,将隧道及上覆一定范围内的岩体逐层分块挖除形成基坑或沟槽,然后施作隧道衬砌结构或地下工程主体结构,最后回填上覆土。明挖法按照施工基坑的形状主要分为敞口开挖和盖挖。

#3

中国地铁漫谈

AboutthesubwaysinChina

北京地铁

最早的线路竣工于年,是大中华地区第一个地铁系统。

中国北京是第一个地铁实行常态安检的城市,源于奥运会,后来地铁安检就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香港地铁

港铁第一条线路东铁线于清宣统二年(年)10月1日正式运营。

全球大多数地铁都在并持续性亏本,只有香港地铁是盈利的。港铁、开发商和政府是合作伙伴。港铁从政府获取地铁车站上层空间的开发权,由开发商承担建造费用,地铁公司提供土地,双方联合开发销售。

天津地铁

年1月,天津建成新华路至海光寺段3.6公里地铁线路,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大陆第二条建成的地铁。

年5月,天津地铁5、6号线文化中心1标8条隧道全部贯通,这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麻花状地铁隧道群。

上海地铁

年初,上海地铁开始兴建。

截至年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地铁网路。上海地铁11号线由上海通往江苏昆山,是中国第一条跨省地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单条地铁。

中国地铁里程排行榜(截至年)

1

上海地铁

华东地区

运行里程km。

18条线路,车站座,含换乘站61座。

2

北京地铁

华北地区

运行里程km。

22条线路,车站座,含换乘站62座。

3

广州地铁

华南地区

运行里程km。

14条线路,车站座,含换乘站36座。

4

成都地铁

西南地区

运行里程km。

12条线路,车站座,含换乘站47座。

5

深圳地铁

华南地区

运行里程km。

14条线路,车站座,含换乘站42座。

#4

磁悬浮列车

Maglevtrain

磁悬浮技术是集电磁学、电子技术、控制工程、信号处理、机械学、动力学为一体的典型的机电一体化高新技术。

假设在参考位置上,转子受到一个向下的扰动偏离参考位置,这时传感器检测出转子偏离参考点的位移,作为控制器的微处理器将检测的位移变换成控制信号,然后功率放大器将这一控制信号转换成控制电流,控制电流在执行磁铁中产生磁力,从而驱动转子返回到原来平衡位置。因此,不论转子受到向下或向上的扰动,转子始终能处于稳定的平衡状态。

磁悬浮工作原理示意

德国牵引机车公司的马法伊研制出小型磁悬浮列车系统模型,这是磁悬浮列车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日本的电动悬浮式磁悬浮列车,在宫崎一段74km长的试验线上,创造了时速km的日本最高记录。

上海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浦东龙阳路站到浦东国际机场段开通运营,也是中国首条磁浮线路。专线全长29.公里,由中德两国合作开发。

中国首条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施工、自主管理的磁浮列车在长沙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中低速磁悬浮技术的国家。

北京地铁S1线,又称北京磁浮线开通,是北京首条中低速磁浮线路,中国第二条中低速磁悬浮。

参考文献:

[1]《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隧道工程学术研究综述·[J].中国公路学报,,28(05):1-65.

[2]张士勇.磁悬浮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03):63-65.

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

百度百科、百度图片、“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ly/13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