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卞之琳《断章》

▲香港

写在前面

有些地方,在特殊的时刻来到,会别有一番滋味。

香港回归20年之际,我来到了香港,平生第一次。

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一睹“东方之珠”的风姿。他们或穿梭于庙街街巷,享受着地道美食;或漫步于皇后大道,找寻歌中的意味;或流连于兰桂坊的酒吧,品味繁华都市的夜晚之魅;或独坐于太平山顶,在云霞间体会寂静里的繁华……

而我,此行,却看到了另外一道别样的风景——驻香港部队军营的哨所。

这些哨所,或隐匿于繁华闹市之中,或镶嵌于翠林山顶之巅,或悄然矗立在港湾码头之上。

站在这些哨所上,透过驻香港部队官兵的眼眸,香港的美丽,呈现出不同的韵味。

1心中有信念,眼里看到的风景就会不一样

▲魏泽琦在香港中环军营的门岗,就像站在无数聚光灯之下。

正午,骄阳似火。

站在驻香港部队中环军营大门的哨位上,战士魏泽琦挺拔如松。顺着魏泽琦的视线向远方望去,中环的繁荣一览无余——

中环,是香港的政治及商业中心。香港的政府总部,立法会大楼,前港督府,中银大厦,怡和大厦等地标性建筑,以及很多银行、跨国金融机构、外国领事馆都汇聚于此。

这,似乎是动与静的“对话”——车流喧嚣,人潮涌动,整个中环都在高速运转,唯独魏泽琦站在哨位上一动不动。他,是这片繁荣的守护者,也是这片繁荣的观察者。

魏泽琦说,“不知从什么时候,自己站在哨位上没了紧张感,喜欢欣赏眼前这充满活力的都市景象”。在魏泽琦眼中,中环的繁华街景好像“一锅煮沸的火锅,看着就想动筷子”。

然而,魏泽琦“欣赏”中环美景,所付出的代价是常人所不知道的——

烈日让汗水从身体的每个毛孔渗出。额头上,汗水开始凝结成豆大的汗珠,顺着魏泽琦的脸颊滑落下来。一颗汗珠滚落进魏泽琦的眼角,在他的眼底蔓延开来。汗水里的盐分,蛰得眼睛生疼。他迅速地眨了几下眼睛,然后轻轻闭一下,再迅速睁开。

整个动作,不过两秒钟。

站在他身边,甚至察觉不出他眨眼时面部肌肉的活动。

魏泽琦不允许自己在执勤时有丝毫差错。他知道,他站立的地方,是香港中环。

站在这里执勤,就像站在大舞台的聚光灯之下。

魏泽琦来自山东的一个村庄。从师范大学毕业的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做老师,而是选择参军入伍,圆自己的一个梦。只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分到驻香港部队。

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开始,魏泽琦的班长就告诉他,驻香港部队是中国军队的一张“名片”,是世界观察中国军队的“窗口”。很快,魏泽琦对“名片”“窗口”都有了最直观的认识——站岗时,总有人驻足向他们眺望,还有人拿起相机“咔嚓”两张。

渐渐,一个信念在他的心里生了根:“绝对不能给中国军队丢人!”

“我家在农村,哪里见过这么高的楼!休息的时候,我还悄悄数过有多少层呢!”对魏泽琦来说,营门外的繁华,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守着繁华,其实依旧寂寞。魏泽琦和战友们的生活,如钟摆一样,单调而重复——站军姿,走队列,练习升降旗、站岗执勤……

“站在这里,代表的不是我自己,代表的是我们整个驻香港部队的形象。你站不好,别人就会说,‘你看,解放军不过如此’。我们的形象,往大了说,那就是中国军队的形象!”魏泽琦这样描述他们的职责。

为了不给中国军队丢人,每天晚上睡觉前,魏泽琦和战友们一定把第二天穿的军装熨烫平整,连衣袖上的那一条衣褶线都是棱角分明;制式皮鞋,虽然因为训练已经磨损,但他们一定会用鞋油把它打得锃亮,亮到左右一晃,可以看见自己自信的笑容。

为了不给中国军队丢人,他们将站军姿、走队列这样的枯燥生活,变成了一种神圣使命。练习摆臂,手时常会碰到标杆,碰肿了、破皮了,轻轻揉一下,继续练习;练习扛旗杆,右肩膀被旗杆打痛打肿,晚上擦一点红花油,明天接着扛。

军人的奉献,其实有很多种。在训练场上,满是泥水的,是军人;在中环军营门口,一身笔挺的,也是军人。他们只是把汗水洒在了不同的“战场”。

对驻香港部队的哨兵来说,帅,也是一种使命。他们站在哨位上,就是中国军队的形象;他们执勤在中环军营,就是中国的形象。

他们都只是普通一兵,是一个“小角色”。可是站在了这样的“大舞台”上,就必须让自己做到最好,哪怕只是笔挺地站着,也要骄傲地仰着头,让全世界都看到他们身上耀眼的光芒!

此时,魏泽琦的汗水已流淌在脚下的土地上。火辣辣的阳光,让魏泽琦身上的军装,湿了干、干了又湿。防弹背心的边缘,已经泛出盐渍的白色。透过他鼻尖上晶莹的汗珠,中环的繁华以一种奇妙的方式被再次放大。通过汗珠折射的繁华,看起来干净而纯粹。

羌塘古谣说,当汗水灌溉在脚下的土地上,再遥远的地方也会变成故乡。

此时,当鼻尖的汗珠滴落在脚下这片土地,魏泽琦和战友们用这种方式与香港这片土地发生了“化学反应”。这里不再是陌生遥远的地方,而是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守护的家园。

对当兵第二年的魏泽琦来说,眼前的繁华,依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只是,心中信念坚定,眼中的繁华已经有了不一样的色彩。

2生命中最美的风景,需要用时间酝酿

▲卢鹏旭(左)和战友正在昂船洲军营港池站岗执勤。

夜晚,海风习习。香港维多利亚港,霓虹闪烁。这,是世界上最美的夜景之一。

很多去过香港的朋友都告诉我,一定要去太平山顶,在那里,可以看到最美的维多利亚港。

或许这样的话,卢鹏旭的朋友也跟他说过。不过,他并不这么认为。每当他站在驻香港部队昂船洲军营的码头,对岸维多利亚港的景色尽收眼底,他觉得,这就是最美的维多利亚港。

卢鹏旭是驻香港部队某舰艇大队顺德艇的武备班长,已经在驻香港部队服役5年。白天,他和战友们抓战备、搞训练,晚上,在军港码头站岗执勤。

对岸辉煌的灯火,倒映在漆黑的海面上。头顶的寥落星辰,不甘寂寞地点缀在维多利亚港上空。这样的景象,让人联想到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卢鹏旭就这样,守着“天上的街市”,听着脚下海浪冲刷堤岸的声音,仿佛身处另一个世界。原来,守着繁华,也会如此寂寞。

“不瞒你说,我以前是个‘宅男’。我曾以为,这辈子我都不会离开我的那座小城市。”卢鹏旭说的那座小城市,是他的家乡——山东日照。看得出,面对着美丽的维多利亚港,他,总会想起同样是海滨城市的故乡。

可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宅男”开始对香港,这个曾经陌生的城市有了感情,“大概是去年?不对,也许就是从我第一次站在咱们昂船洲军营码头的时候”。

从第一次站在这里,眺望对岸的维多利亚港,卢鹏旭就知道,作为一名驻香港部队的军人,这就是他要守护的地方。他要守护海面上的船来船往,他要守护对岸的灯火辉煌。越过他身着海军迷彩服的肩膀,维多利亚港卓越的风姿动人无比。那座“天上的街市”,仿佛浮于他的肩头。

“维多利亚港是美,可如果你天天都能看到,也会变得熟视无睹了。”卢鹏旭说:“可是我每一次看维多利亚港的夜景,都会怦然心动,是因为这份美景的背后,有我的汗水,有我的青春记忆。”

如今,站在维多利亚港对岸,卢鹏旭会时常想起儿时那一幕——夕阳西下,父亲站在田头,望着田里刚刚插下的秧苗,脸上挂满了微笑。

小时候,他不明白,为什么父亲劳累了一天,还能这么开心?

现在,他长大了,明白了:用自己汗水和双手创造的美景,最让人陶醉。

维多利亚港美丽夜景的背后,是卢鹏旭和战友们寂寞的守护。陌生,早已经消失。香港,已经变成生命中一个熟悉的地方,一个重要的地方,像故乡一样。

这么想的,还有一个人——执行深港运输任务的汽车连班长唐存亮。

从年正式执行深港运输任务开始,唐存亮也不记得自己跑过多少趟车。但他清楚地记得,从深圳基地出发,到达每一座军营所需的时间:“到中环营区需要1小时20分钟,到昂船洲军营需要50分钟……”。哪条路宽,哪条路窄,甚至哪一块广告牌换掉了,他都一清二楚。这样的熟悉,会让人误以为唐存亮在香港生活了很久。

与卢鹏旭相比,唐存亮似乎看过更多香港的风景。但其实,他也只是与繁华擦身而过。只看到,不曾片刻停留。

现在执行深港运输任务,唐存亮就像是行驶在回家的路。陌生的城市,因为留下了自己辛勤的足迹,也变成了“想要停下来仔细看看”的地方。

唐存亮笑着自嘲:“刚来的时候,真不觉得这里有啥好的!不停就不停呗!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想停下来,停下来看看熟悉的街景,看看夜幕降临、华灯闪烁的昂船洲大桥,他觉得那是全香港最美的景色。他有一个心愿,就是在退伍后到香港昂船洲大桥拍张照片。

生命中最美的风景,需要时间去酝酿。

每一年,驻香港部队的老兵们,在收拾行李离开香港时,才彻底明白: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情感之重。那份不舍,那份泪水,伴着他们离开。

“我想等退伍那一天,我也会忍不住要哭。”唐存亮掰着手指说:“这里,承载着我太多的青春记忆,让我一生都为之自豪。”

3成为风景中的风景,是他们的自豪

▲回忆起军营开放日上发生的一幕,甘雨幸福地笑了。

有人说,孩童天真的眼睛,是世界上最动人的风景。

在20岁战士甘雨不长的驻港生涯中,藏在他内心最珍贵的记忆,也是一名香港儿童天真的眼睛。

“人群中,小男孩略带羞涩地走到我跟前,给我敬了个军礼,然后问,‘叔叔,我可以跟你合个影吗?’”甘雨回忆到,“从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守卫着香港,香港也塑造了我。”那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骄傲自豪涌上甘雨的心头。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甘雨从孩子天真的眼神里,看到了自己的成长,看到了自己的“重要”。

这一幕,发生在两年前,甘雨第一次参加驻香港部队军营开放日活动。

那一天,阳光炙烤着香港大地。站在石岗军营的跑道上,甘雨汗如雨下。同样高涨的,除了气温,还有前来参观的香港市民的热情。甘雨作为当天负责巡逻安保的宪兵队员,是不能在某一处停留太久的。可是,只要他们稍一停下来,就会有香港市民与他们合影。

“根本停不下来!只要有一个人合影了,后面就开始排队。”这个帅气的湖北小伙骄傲地告诉我。

眼前,合影的人越排越多;头顶,阳光越来越毒。甘雨和战友们脸上和身上的汗水,不断地滑落下来。

这时,排队合影轮到了一位50多岁的香港市民。她没有马上举起手机与他们合影。而是低头从挎包里,掏出两张面巾纸。紧接着,这位个头不高的香港女士踮起脚尖,伸手帮甘雨擦掉脸上和脖子上的汗水。

“当时我感动得一塌糊涂,心里说了一百句谢谢!”甘雨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我当时觉得,她有点像我妈妈。在家的时候,我妈妈也这样给我擦过汗。”说到此,这个自信的大男孩儿有点害羞,但是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

“一不小心,自己成了风景”,这大概是每一名参加过军营开放日活动的官兵都遇到过的事。也许在来到驻香港部队之前,他们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也像香港电影里的明星一样如此“圈粉”。这样排着大长队与他们合影的情景,让他们觉得,自己仿佛成为一道风景!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擦汗的举动,让他们觉得,离自己家乡千里之遥的这块陌生土地,与他们有了割舍不断的血肉联系。

“守护家园,流再多汗也是应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甘雨觉得,他们的付出,值!

甘雨的头顶,驻香港部队某航空兵团的直升机呼啸而过。

飞行员胡平的飞行服,也早已湿透。虽然没有香港市民帮忙擦汗,也不能被当做“风景”合影,甚至都听不到他们发出的赞叹。但是,他却能清晰地看到,当他和战友们进行飞行表演时,观众席上等候拍摄的“长枪短炮”;当他们完成飞行表演时,观众们起立鼓掌的身影。“有一个年轻小伙子,朝着我们的直升机,敬军礼。”胡平的眼神里,泛起难以掩饰的自豪,“这是我看到过最美的风景。”

相信,在那一刻,胡平和战友们给了香港市民安全感;

相信,在那一刻,香港市民也给了胡平和战友们幸福感。

莫言说,面向太阳吧,不问春暖花开……蓦然回首,你何尝不是别人眼中的风景?

有很多时候,驻香港部队的官兵都说,能够成为驻香港部队的一份子很自豪,能够守护香港很骄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他们,其实早已经成为香港市民眼中的风景,成为守护香江的坚实力量。

他们似在繁华之外守护繁华,实际上,他们早已是繁华的一部分,是香港的一部分。

年7月1日,香港回归20年。

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韩港归,在刚刚吃完自己20岁生日蛋糕后,站在了自己熟悉的哨位上,一脸自豪。

这个出生在香港回归之日的普通战士,成为众多媒体       

责任编辑:赵林孟 付潇翔 祁 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i/12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