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艺术中国年,美国的IBM集团开始以企业的名义收藏艺术品。20世纪50年代末,战后经济的复苏促进了企业艺术收藏的发展。年,摩根大通购买了20件艺术品用于装饰其在公园大道的办公室,开启了它的艺术收藏之路。可以说是这两家公司开了企业艺术收藏的先河。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当它们收藏了高质量的艺术品时,自己也就成为了“高质量”公司的代表。这个理念促使更多的企业将艺术品收藏纳入到企业的运营规划之中。20世纪70年代,全球企业艺术品收藏的总数增加了80%,在至年间又增加了50%,企业收藏进入高速发展期。企业艺术品收藏的发展与艺术品市场的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企业的艺术收藏是全球艺术品市场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企业收藏的实践也从欧美企业扩展到亚洲企业。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艺术品市场进入调整的长周期,虽使企业艺术品收藏热情降低,但企业艺术品收藏却更趋于理性化、系统化、专业化、成熟化。年6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匡时春季拍卖会上,过云楼藏书被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购得,成交价达2.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年6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匡时春季拍卖会上,过云楼藏书被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购得,成交价达2.亿元人民币,创下中国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中国企业的艺术收藏之路得益于改革开放。20世纪90年代,国内开始有企业涉足艺术品收藏。步入21世纪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不仅有了强烈的收藏艺术、赞助艺术的意识,也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艺术收藏与赞助艺术的尝试,并逐渐摸索出一套符合当前国情的企业收藏艺术、赞助艺术的模式。更为可贵的是,很多企业赞助艺术、收藏艺术的案例确实也取得了企业与艺术双赢的效果。企业收藏艺术、赞助艺术使得企业与艺术世界、企业与艺术市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企业收藏艺术一般多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为主要考量,其次,通过艺术收藏可以拓展企业品牌的文化内涵,彰显企业的文化品味,并在与艺术的频繁互动中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此外,企业收藏艺术、赞助艺术具有非常好的宣传广告效应。所以,企业赞助艺术、收藏艺术可谓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国内企业艺术收藏的现状企业之所以愿意将收藏的对象选定为“艺术”,最主要是因为艺术与企业都有对方需要的资源。企业与艺术之间的合作是通过价值交换的方式,创造出可以提升竞争优势的新价值,不管这种价值是有形的经济价值,还是无形的社会价值或者艺术价值,都是一种使艺术、企业、社会各方多赢的合作方式。企业收藏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收藏爱好形成规模之后变成企业的收藏行为。在这个阶段,艺术收藏发起人的个人收藏趣味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企业收藏的主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二阶段,企业收藏在数量和质量上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企业收藏会与企业开展的主营业务方向产生某种关联,比如很多知名企业都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ys/13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