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为何”医闹“事件这么少?

??

内地一宗宗”医闹“事件令人触目惊心,一位又一位尽心尽力为病人治疗的医生身倒在病人刀下,那场面真的让人心里很难受。虽然理解病人在重病下的绝望,怀疑医生给自己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但是”医闹“就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而就在离我们不远的香港,假若下面这件事发生在内地,很有医院闹剧。但为什么香港”医闹“就是闹不起来?

事件详情

年,医院治疗时,被用作呼吸的永久性气管造口被护士当作临时造口,贴上纱布并在四边贴胶布,导致病人窒息死亡。

年,香港死因仲裁庭裁定病人“因意外死亡”。患者儿子多年不断投诉追讨,希望为亡父讨回公道。去年香港护士管理局终于受理,向有关的12名护士展开聆讯。最终,护士管理局裁定其中3名护士“专业失德”,全部停牌一个月。

可以看得出,病人家属冷静地选择了正当的医疗投诉渠道,而非“大闹医院”。其医院少,却鲜闻杀医伤医事件。原因还是在于它们已经形成一个合理的医疗服务反馈体系。

医患投诉有处可去

香港政府推行“全民医疗”服务,力求每个港人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医疗服务。而香港的公立医疗系统则承受了9成香港人的医疗需求,自然而然成为医患冲突的最大潜在发生地。

医院轻,医者压力大,患者身上病,两者稍微不理解都会迅速升级成矛盾。但是香港医管局早就想好了对策——两层投诉处理机制。

第一层投诉机制,就是分医院及专科诊所的病人联络主任,加上负责跟进及文书工作的人员,总数不到人。根据医管局的年报数据,至医院及其专科诊所的正式投诉为宗,大部分患者经病人联络主任及医护人员解释后表示满意。

第二层则是公众投诉委员会,医院的解释不满意,可以上诉至此。公众投诉委员会成员全部由独立的社区人士组成,包括律师、大学教授、社工及病人组织代表等,并不受雇于医管局,以示公正。对于病人的上诉,他们负责独立审议、搜证,并对个案作出最终裁决。

除了以上两层投诉机制以外,还有多个申诉机构可供香港市民表达不满投诉。医院中遇到纠纷,还可到“病人关系科”进行投诉,专人负责,保证投诉得到恰当处理。

应对医患投诉有方

很多医患冲突发生的根源就在于,患者根本不明白为何医生要这样那样的治疗,为何这种疗法会与另外一中疗法有天差地别。这就是专业知识不同导致的误解,而生病的人情绪往往很脆弱,这种误解就被无限放大了。

香港医管局除了拓展病人投诉的渠道,还致力于正确处理医患投诉,提出“调解员”这个身份概念。这种“调解员”存在于医院的每一个角落,可能是主诊医生,也可能是值班护士,带有足够的耐心为病人解决疑惑。

病人有苦,只能投诉并不能说明什么,最重要的是处理投诉。为病人解忧,才是促进医患关系健康发展的重点!

高薪养廉造就“医患互信”

以前的文章也有提到过很多次,香港医生一直都是一个高门槛高学历的职业,通常只有学霸中的学霸才能顺利成为一个医生~但是付出始终是有回报的,政府以高薪养廉的方式对待医生,也使得医生不会另寻捷径赚钱。

相反,在内地,为何病人常常不愿意相信医生,经常是由于曝出“收回扣”“收红包”等等丑闻,丑化了医生队伍。就如所谓“莆田系医院”,一颗老鼠屎搞坏一锅粥,这样的局面,真是难以造就“医患互信”了。

“医闹”实属违法行为

虽然不是说香港“医闹”事件就一定不存在,世界上没有百分百的事情。医管局资料显示,在至年度,医护人员因工作间暴力事件受伤而呈报香港劳工处的个案有宗,其中85%为护理人员,主要涉及精神科、急诊室等。

大部分都是小擦小撞,甚少有杀医事件,得益于香港的法治制度。“医闹”行为轻则扰乱社会秩序,重则涉及谋杀,这样子的罪名不是被罚款就是要坐牢,违法行为的轻重想必大家心中有数了。

两地的医生,绝大部分考虑的都是以病人的利益为先。但是面对的境遇居然如此不同,实在令人深思。好文推荐

验血便知癌瘤位置香港医疗上天了!

你所不了解的香港医疗系统,统统都在这里

揭秘为什么那么多人到香港看病?内地、香港就医全过程对比

赴港治癌——全球最好的治疗地之一

点击“阅读原文”,预约香港身体检查

内容转载自







































皮肤白癜风专家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xs/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