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香港特区《基本法》规定,内地居民在香港连续居住7年以上便可获得永久居留权,拥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享受和在香港出生的香港居民同等权利和义务,同时放弃内地户籍。

从年起,香港政府为鼓励内地毕业生留港服务,规定内地本科生毕业后可留港12个月,期间可工作或就学,12个月后如有工作便可以继续在港居留。现在距离年的政策已经到了第八年,不少在港校受追捧时期赴港求学的内地学子,已具备了申请永久居港权的条件。

不留下的理由,听听赴港留学的学生怎么说

10月18日以来,澎湃新闻采访多名有在香港念本科求学经历的学生,发现是留下还是离开,是目前这个群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纠结。

许思,在港8年,香港生活压力大:

买房很贵,租房也不便宜,是她现在每个月很大一笔开销。在香港中文大学附近每个月港元租不到一间只有10平方米的卧室。与香港居高不下的房价相比,香港刚毕业的学生的工资并不高,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同学月薪都很少超过2万港元。

此外,与并不高的月薪相比,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很多朋友都说每天下班回家,经常累到什么都不想干,只想瘫倒在床上。香港的消费水平很高,每天吃饭大概要花港元,交通要花30港元,基本上每个月很少能够存到钱。

刘睿,在港9年,家乡情结割舍不下:

在香港的内地人经常称自己是港漂,港漂9年,就算再适应,还是感觉这里也不是家,终究要回去。回去自然要有北京户口,在买房、买车等方面更方便一些。但如果回去,也有担忧。当初少小离家到香港读书,从18岁到27岁,在港9年积攒下了很多人脉,怕回到北京重新面对融入困难。

此外,还很不舍香港的低税率。香港作为免税港,没有关税和增值税,这使得在香港买进口商品会非常便宜。不但如此,和自己相同收入水平在内地工作的朋友,交的个人所得税约为他的三倍以上。

麦苏,在港6年,无法融入香港:

对于在香港读本科的内地生,在香港读完本科后找工作并非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找工作时也没有受到歧视,相反很多公司都倾向于找普通话水平高又普遍成绩优异的内地生。

然而,想要完全融入香港不容易。麦苏刚到香港时,因为不会粤语和香港同学的交流出现困难,“有的时候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讲什么。”5年过去,麦苏已能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可是不要以为熟练掌握一门语言,就能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麦苏觉得她和同事有时候交流起来还是比较困难,同事讲的笑话她往往听不懂。

青岛女孩李芳,无法适应香港:

从饮食到气候到方言,香港都和青岛存在巨大差别,更别说与当地学生之间几乎完全无法交流。我觉得如果完全适应,自己以前的人格都要被重塑。离开香港的那一天,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知道我留在香港并不难找工作,可是在那里的四年,一直有一种逼仄的压抑感,为人处世要格外小心翼翼。

李芳说是否去留曾经是他们在内地生







































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i/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