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稿/孙倩编辑/吴佳林审核/田双梅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时候的一次小雨引发了孩子的疑问:为什么明明天气很冷,天上怎么不是下雪而是下雨?有的孩子补充说,是啊,明明夏天很热,却会下冰雹呢?一连串的问题代表了孩子们的好奇,而好奇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成长的渴望。恰逢“世界气象日”,在征得家长们的意见后,本着自愿的原则,我们决定家园携手为孩子共同筹划一次科学之旅——“世界气象日”主题活动。世界气象日的由来年6月,世界气象组织通过决议,把每年的月2日定为世界气象日。今年月2日是第61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纪念主题是“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通过了解世界气象日的由来,孩子们产生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于是孩子们把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准备去向气象局的叔叔阿姨们请教。

第一站

参观地面气象观测场

终于来到了渴望已久的气象局,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的旅程马上开启啦!在地面气象观测场,工作人员给孩子们详细介绍了地温传感器、数字日照计、能见度仪、降水现象仪、雨量传感器、百叶箱、风向和风速传感器等观测仪器及用途,让孩子们明白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天气现象、地温等数据都是来自这些仪器。

第二站

参观人工影响天气设备和便携式自动气象站

在人工影响天气设备面前,工作人员通过仪器模型向孩子们介绍了人工影响天气的原理和方法。孩子们第一次知道了原来气象局的叔叔还会“增雨”魔术。运用火箭、高射炮或地面烟炉等手段,改变暴雨和冰雹等灾害天气。

第三站

走进天气会商工作室

在天气会商工作室,隋主任幽默风趣的导入语言很快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接着利用直观形象的气象图像和孩子们互动,孩子们懂得了每一次的天气预报的数字的来之不易,都是很多叔叔阿姨反复研究和测量的结果。

第四站

观看儿童气象科普片

孩子们认真的观看《儿童气象科普片》,童真童趣的画面和富有清净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天上的雨是从哪里来的,原来陆地、天空和海洋是相互合作的“好朋友”,懂得“观生活,识天象”。

左右滑动浏览图片

收获,分享,延续

孩子们将自己的活动收获表征并分享,既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回到教室,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商量在教室里打造“天气我知道”的区角,将活动延续到班级一日活动环节。参观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却开启了孩子们的另一扇窗,作为老师,我们将继续用心观察,耐心引导,静待花开......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i/1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