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海洋公園下個月就要倒閉
海洋公園下個月要倒閉?! 消息剛傳出時,很多香港市民是不相信的。 海洋公園是香港第一個集動物園、機動遊戲和大型表演於一體的綜合性主題公園,於年開業至今,已經陪伴港人43年,幾乎是香港三四代人的集體回憶。 香港海洋公園(中新社) 因此,海洋公園突然傳出就要破產的消息,讓人大吃一驚也不足為奇。很多人都會有疑惑,這樣一間歷史悠久,是大家集體回憶的地方,怎麼就走到了破產的邊緣呢。 虎鯨海威在上世紀80-90年代是海洋公園的明星(資料圖片) 當然,目前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肆虐,多地經濟社會受到嚴重影響。公司倒閉、商店關門,多國失業率節節飆升。儘管目前香港疫情有所緩和,已經20多日未出現本地個案,但新冠疫情以及從去年6月開始的黒暴運動,確實給香港的各行各業尤其是旅遊業帶來了很大打擊。因應疫情原因,海洋公園自1月26日起關門,至今仍未開放,這應該是公園關門的直接原因。 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關門的海洋公園(中新社) 屢受衝擊困難重重 但是海洋公園的疲態其實並非近期才有,從本世紀初開始,就已經步履蹣跚。當時由於社會娛樂方式出現變化,且更新奇,更好玩,科技含量更高的主題樂園在亞洲區逐漸出現,海洋公園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漸走下坡路,經營愈益困難。而受年SARS疫情衝擊,公園的遊客數量更是一落千丈。當時成功開拓中環蘭桂坊酒吧區的加拿大人盛智文臨危受命,出任海洋公園公司的董事局主席。 盛智文(資料圖片) 盛智文銳意進取,積極展開全新發展計劃,令景點增加了一倍,現在海洋公園在山上部分的機動設施遊樂場「高峰樂園」、有著大型水族館的「夢幻水都」、動物園「亞洲動物天地」等都是自那個時候起逐漸發展的。 圖為高峰樂園(資料圖片) 他還創造了不少成功的話題性活動,最有名的就是每年萬聖節期間舉辦的「全城哈囉喂」活動,種種措施大幅提升了入場人數。 圖為在「哈囉喂」期間扮成鬼怪角色的工作人員(中新社) 但是,海洋公園當時能夠復興的根本原因還是內地開放自由行,大批遊客來港。作為當時少見的高水平遊樂園,海洋公園對內地遊客特別是中產家庭遊客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據統計,在高峰時,園內有近九成遊客是內地遊客。 年,在海洋公園入口拍照的內地遊客(資料圖片) 有評論指出,若非遊客收入進帳多,園方亦無法推陳出新,得以持續成為區內數一數二的世界級海洋主題公園。 好景不長再遇衝擊 根據海洋公園過去10年的資料,在盛智文及時任行政總裁苗樂文營運期間,海洋入場人數及整體收入一直穩步上揚。其中入場人數於/13年度達到高峰,錄得萬人次,為年開幕以來最高;翌年亦錄得萬人次,為歷來第二高。整體收入方面,/11年度首次突破10億元大關,並在/14年度更大幅攀升至高峰,達19.68億元。 雖然入場人數及整體收入創新高,但公園的盈餘卻一直下降,/16年度繼年SARS後,首次錄得2.4億虧損。 經歷高峰後,海洋公園於/16年度成轉捩點,各方面數據逐漸下降。入場人數從萬緩緩下降至/19年度的萬人次,比/11年度的萬人次更少。整體收入方面,亦跌至/19年度的17.34億,比高峰時減少2.3億元。 立法會文件圖 此外,雖然整體收入持續幾年微跌,但海洋公園於/16年度開始錄得虧損,達2.41億元,其後連年虧損,每況愈下,直至/19年度已擴大到5.57億元。 苗樂文於由盛轉衰的/16年度認為,訪港旅客人數有所下跌,而內地旅客人數更達雙位數字跌幅,是公園錄得顯著虧損的原因之一。 盛智文於年不再續任董事會主席,苗樂文於年也不再續約行政總裁職務。/17年度,新任行政總裁李繩宗指,南港島綫於年底通車,為公園的新發展提供有利條件,並以審慎理財以應對不利市況。 然而,南港島綫通車後,/18年度繼續虧損。李繩宗指,公園因持續在多方面作出投資,使營運成本因而有所上升。/19年度虧損擴大,李繩宗又指超強颱風山竹破壞不少公園設施,致設施維修及保養開支大增。 轉型之路艱難 港府年提交給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的文件指,海洋公園於年7至12月僅錄得萬入場人數,較同期下跌超過三成。而海洋公園自1月26日關園起,連月毫無收入,並考慮到社會事件(黒暴運動)的影響,估計虧損逾6億元。文件指,由於現金儲備幾近耗盡,若再沒有任何新的資金支持,預計將於今年6月破產。政府1月13日建議一次過向海洋公園注資億元推出新的發展計劃,讓海洋公園能夠跟上最新趨勢。 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海洋公園人流稀少(彭博社) 按照計劃,公園中12項設施將會關閉並拆卸,其中包括年投入服務、當年是全東南亞最大型的「瘋狂過山車」,兒童園區的迷你版跳樓機「蛙蛙跳」、「砵砵火車頭」,以及自年啟用、曾一度翻新的「滑浪飛船」等會被取代。此外,用於動物表演的海洋劇場亦將會改建成新的多用途表演場館,相關動物表演也將取消。 圖為「瘋狂過山車」(資料圖片) 動物表演是海洋公園的招牌項目之一(資料圖片) 海洋公園設計及策劃執行總監張詠誼表示,新發展計劃會將公園入場人次,提升至萬水平,並在未來10年,為香港帶來億元經濟效益,並在/30年度創造1.1萬個職位。 更新設施規劃圖 好景不長再遇衝擊 在被迫關門3個多月後,海洋公園狀況越發艱難。港府於5月12日正式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提交注資方案,將建議撥款削減一半至54.25億元,亦會提供追加撥款萬元,讓政府進行重新審視的工作,為海洋公園的「重生」尋找路向。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注資方案的記者會上強調,這次撥款與年初提出的發展方案大不同,因為這次是「救亡行動」,令公園可繼續營運,以及償還商業貸款。他表示,將來能夠重開後,公園入場人數、收入必定與以往有所不同,54億的撥款主要令公園可以於未來12個月可以繼續營運,主要為「捱過困難時期」。 圖為邱騰華(中新社) 一份政府文件指出,全球疫情對旅遊業和航空業構成「災難性影響」,亦使大家重視社交距離,預期主題樂園的景點設施和營運方式或須因而作根本性的改變。文件認為,支持海洋公園推展全新定位計劃已不再是「審慎的方案」,反而應該重新出發,為海洋公園重訂出路。 目前,港府已要求海洋公園減省非必要開支,例如減少市場推廣、停止購置新動物、暫停尚未開始動工的新工程項目,亦可能會關閉部份景點設施。 海洋公園表示將盡力維持在港業務的人手數目,從而保障就業,但會進一步研究更多的節流措施,以在爭取更多收入的同時,盡量削減成本。 海洋公園的狀況雖然有其自身因素,但也可看做目前香港旅遊業的一個縮影。客流減少,替代項目增加,再加上經濟下行人們出遊意欲下降,海洋公園何去何從,香港旅遊業亮點在哪,都需要所有港人仔細思考。 往期閱讀 香港終於要開學了!整個學期,彷彿被疫情偷走了...... 獨家專訪 夾縫中的「跨境粵港人」:我們何時才能回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i/11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是自我的延伸这座位于香港的乡居,是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