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户外休闲购物香港游一个
四个妈妈,带着四个孩子,四天的香港休闲游。 我们八个人,竟然没有一张很认真的合照。 “休闲”二字是我提出的,行程由我主力安排的——两天看展览、一天西贡晒太阳、一天书展。还计划,随意穿插一点逛街、散步、购物。 结果:米妈给我们行程做出精妙的总结: 原来,我认为的休闲游,在其他妈妈眼里就是自虐游(当然,大家都愿意继续被虐)。这一期,向大家好好展示我们香港行是怎样一边休闲、一边自虐。 一大盘行程——文化户外休闲采购文化艺术类:如果你坚持把“香港”称为文化沙漠,显然是误解了。 香港作为中西方的纽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符号,有很多小而精的文化存在和表达。比如画廊、小规模展览、小剧场、独立书店、手工艺工作室、个性咖啡店……都是隐身在闹市中。 而另一方面,香港作为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社会对教育的投入是出钱又卖力,所以对全社会开放的博物馆、艺术馆、科学馆、文化中心……都是非常好的教育平台及休闲资源。 近期展览及演出包括:亲子剧和四大展览 近几年,我在香港偶遇过几次“特展”和“海外流动展”,都是小规模却匠心独具的结晶。策展人根据一个特定的主题,以一条线索来布展。展品不多,但脉络清晰、讲解明细。对于非专业的家长和低龄孩子来说,一个小展览的内容、范围、深浅、讲解都更有实用价值和针对性。 事实上,在认知和体力上越接近孩子当下的水平,孩子才能在看展后收获更多。太难、太广、太遥远、太大量的展览,对孩子来说:往往只是看一次热闹而已。 所以,常规展览我用“日常安排”的态度带孩子去看,每一次看一个部分,每一次聊一个话题。有时间,就安排又逛一次。 这一程,我们一共花了8小时在两个展览里,结果都有效地把历史、科学主题拉进孩子视野里,这益于展览本身把“博物馆教育”放在展览中,用孩子的视角去讲解,用游戏形式引入。 对于逛展没建立日常化的孩子,长时间愿意待在展览里,就是很好的开始和收获。家长真不必计较,这一次收获或多或少。 历史展和艺术展,准备工作的差别?艺术展,带着安静的心就行。艺术,本来就是从心而生、因人而异的感受。逛展前,需要给孩子是——规则(安静、禁食、慢行、不触摸……),但不必多解析要去看什么大师、什么风格、什么的社会评价。 历史、自然、科技展,却需要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否则,聚光下的展品对孩子而言,犹如嚼蜡。家长可从介绍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人物开始;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喜恶,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出发。孩子能带着兴趣和热情入场,是博物馆教育的的根本。 建议: 1、逛展,需要精力和体力的大量投入,入场前后可安排轻松、自由的活动。 穿过公园的看展路上,一边玩一边聊一边走 2、培养纪录的习惯。 孩子利用饭前一点时间,写下看展后的记忆要点 乐乐是第一次参加我们活动,见面时就收到我们的旅行纪录本子。 看展后,第一个晚上,乐乐坚持写完当天纪录才睡觉,这让乐妈很惊讶。六岁的孩子不懂写字,她手绘一些图像;文字部分口述,让妈妈帮忙写下来。 乐妈问我:该怎样指导孩子写旅行纪录?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目的是培养孩子纪录,而不是要求他们记下什么、多么完整完美。对于刚入门的孩子,坚持动笔纪录就是好开始。至于怎样一步一步完成更有价值的文图,需要时间和能力的推进。 户外运动类:我们原计划是西贡,孩子带着晒太阳和玩沙的期待,却因八号风球临时改为香港旧城,狠狠的压马路一天。 估计很多人都不关心城市绿化率这个数据,香港70%、广州约25%、花园城市中山约45%……没错,香港的土地开发一直控制在总面积的15%,所以香港楼价很高,绿地、郊野公园却很多。我们不在此讨论政治及经济的因素,只享受自然资源。 如果问:距离广州最近、最好的海滩在哪里? 我不必多想,直接会说:香港。 如果问:带孩子徒步和露营,为什么选择香港? 我回答是:人少情况下,安全最有保障。 香港郊野公园占总面积的44%,所以距离市区一小时车程就可以享受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青山蓝海、原生态的动植物、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候鸟栖息地、中华白海豚……西贡,就是其中一处好选择。在石头台阶和老房子间的大树,竟然出现松鼠 街边看旧货,孩子在淘宝中探索 穿过花布街,只为了找厕所 米妈给孩子们读签文、解析签文,孩子认真听着。 发现一间经营魔术用品的老店 打台风的日子,我们只有漫步街头,也是不错户外选择。我们从西港城走到pmq元创坊,绕了一个大大的圈,足足走了两小时。之后,宅在元创坊里逛街,享受了一个下午茶。 据说,那天把孩子累坏了。 采购血拼类:香港,去哪里购物要买什么……我不多说了。这个梗,实在太大,无法好好写。如有真有需求就留言,我也可试写毛家的独家购物天地。而今次,我们去沙田看展览,顺便在“沙田新城市”广场血拼几小时,足矣! 在我的概念里,去香港购物不必单独安排时间,基本是随处逛、随处购就可以。 最后一天在书展,我们也是血拼呀! 为逛街,实行轮流带娃。在商场里,孩子自娱自乐。 风土人情类:体验最有特色的衣食住行我总是喜欢住在铜锣湾,原因有四: 一,临近希慎广场,8-10楼是诚品书店 孩子和我都喜欢。附近的商务印书馆、商务印书馆儿童店、乐文书店也值得推荐。在香港的每个晚上,饭后直接到书店溜个圈、待一待。 二,每天坐一坐叮叮车(有轨电车)。 有时早起,我喜欢和孩子坐上叮叮车,没有目的地溜一圈。孩子们都喜欢靠在窗边,看外面的广告,或许也在看路上的行人。车窗都是半开的,外面人声、车声、热气交集弥漫,这让我们好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拥挤和繁华。 三,从中环坐轮渡到尖沙嘴,然后排队吃个软雪糕。 维多利亚港的两岸,好像是这个城市的脸,早上淡抹,晚上浓妆。而坐在轮渡上,才能好好发现精彩所在。 当然,尖沙嘴还有太空馆,时间允许,我们必须看一场球幕电影。文化中心大堂,常常有小展览。科学馆也在不远处。即使什么都不安排,让孩子们在广场上跑一跑,吹一吹海风,他们也会很开心。 四,这一边“时代、崇光、利园、希慎”四个高端的购物广场交相辉映,另一边冷巷后面就是一字排开的海鲜档、水果档、路边小食档。 在铜锣湾特别容易迷路,我全靠毛爸和二毛的方向指引。我喜欢根据大方向穿流在小巷里,每一次走一条新路,都会有新的、有趣的发现。迷路,又何乐不为呢? 精神好,我们也会走远一点,就能听海的声音。而另一边,就是维多利亚公园,是早起跑步的好地方。 这城市复杂,也迷人! 而这些,都是新区、商场无法替代的。 结束语: 香港,一次游荡是不够的,一次也不必安排得太满。 文化类,逛博物馆,看展览,看演出,逛书店; 户外类,到海边,到郊野公园,去离岛; 休闲类,街头巷尾、咖啡美食、游车河; 购物类,尖东、旺角、铜锣湾、中环、沙田…… 我喜欢的香港行,是以上四个内容都抽出一点来集合、来搭配而成的短途行走,有人文有自然,有家长需求也有孩子需求……我喜欢的旅行,时快时慢,雅俗一炉。 杨二妈假期里,不得不半夜码字……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93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内陆游客到香港旅游,看到收银台上写的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