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深圳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小渔村,在深圳解放时,那里生活的百姓并不多,除了原有的渔民之外,其余的人大多都在从事货物搬运的工作。

那时新中国物资相对短缺,因此需要从香港引进部分货物,这些人便天天来往于深圳罗湖火车站与香港新界罗湖火车站,两站之间从事过境作业。

▲今天的深圳罗湖火车站

在这些忙碌的身影中,有些人并不在意那些珍贵的货物,而是一直在打探来往的行人,他们就是国民党势力安插在这里的间谍人员,他们大多假扮成卸货的民夫,伺机与等候的同伙交换情报和传递武器。

由于间谍混藏在普通民夫之间,很难被发现,所以为了将这些反动团伙一网打尽,深圳市公安局希望能够在民夫的队伍中安排一名卧底,在这时,梁初走进了他们的视野。

一、卧底协助破获爆炸大案

梁初是深圳本地人,当时正在宝安县深圳镇搬运公司做工人。

解放前梁初家里十分贫困,为了生计父母甚至卖掉了梁初的弟弟,直到深圳解放之后,梁初一家人才终于过上了温饱的生活。

▲五十年代深圳街头

因此梁初对于带给他幸福生活的党组织十分感激,经常参加一些进步活动,这让深圳市公安局的领导们注意到了他的存在。

而梁初此前在党政机关中没有任何工作经历,这十分符合担任卧底的条件。

之后一段时间里,公安局领导对梁初进行了认真的评估,评估的结果让他们对梁初的政治立场和工作能力十分满意,最终敲定梁初担任潜入敌人内部的卧底。

为了保护梁初,警方让梁初以梁焕为化名从事卧底活动。

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后,梁初便经常借助运送货物的机会潜入香港的茶楼酒肆之中,很快他就在香港新界罗湖火车站旁的一家赌场里,发现了一个形迹可疑的人。

这个人叫张福智,是这家赌场的食品供应商,梁初的接头人徐展,要求梁初多多接近此人,试图取得其信任。

▲五十年代香港街头

之后一段时间里梁初便找了各种由头和张福智攀谈,还经常送给他一些小礼物,这让张福智将梁初当做了“自家兄弟”。

当时张福智靠和广州市潜伏特务“国防部保密局”联络员陈二妹之间的书信往来传递情报,梁初自然就成了两人之间的邮递员。

在为两人传递情报的时候,梁初会想尽办法让边防检查人员注意到自己身上的这些情报,边检人员在查看后也会默契地将情报完好的还给梁初让他带回去交差。

梁初的出色表现,让国民党特务组织的情报被我国公安机关完全掌握,许多潜在的威胁都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五周年,张福智从美国人手里弄来了几枚威力惊人的炸弹,他想要在广州制造几起爆炸大案,来破坏当地百姓的欢庆气氛。

为了保证炸弹不被发现,他让人将炸弹藏在了几个草袋里,让梁初带着其妻儿一同将它们运到大陆。

梁初在过关的时候故意引起了边防人员的注意,然后他将张福智的计划成功报告给了上级,边防部队立刻找来了爆破专家,破坏了这几枚炸弹的引信,之后又恢复了其外观让梁初交给陈二妹。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派出多名干警跟随梁初找到了陈二妹的藏身处,并锁定了几名到这里领取炸弹的国民党特务。

在确认抓捕对象之后,广东警方全面出动,逮捕了25名敌特成员,保护了国庆庆典的安全。

▲《羊城暗哨》剧照

梁初作为打入敌人内部的卧底,在这起案件的侦破过程中立下头功,以其为原型改编的电影《羊城暗哨》更是受到了全国百姓的一致好评。

二、梁初结束卧底生涯

在《羊城暗哨》火遍全国的时候,主人公的现实原型人物梁初的日子,却并不是太好过。

由于当时广东地区残留了不少国民党特务,因此深圳警方在商议后认定不能公开梁初的卧底身份。不仅如此,警方还要将梁初打入敌特的队伍,只有这样,梁初日后才不会遭到敌人的报复。

在他们将这一决定告知梁初之后,梁初很痛快地便答应了下来,他觉得只要能为新中国做贡献就行,并不在乎自己的身份。

于是在年3月的庭审中,梁初和其他二十多名国民党特务一起接受了审判,他也被安上了特务身份和反革命罪的罪名。

不过法官以梁初在犯案后,主动交代了线索为由,减去了他的刑罚。

▲被捕的国民党特务

在审判过后,梁初很快就接到了新的任务,深圳警方知道张福智仍然在香港方面从事破坏活动,他也在深圳找到了新的眼线。

作为张福智的“昔日爱将”,他们希望梁初能够重新打入敌特内部,继续为公安机关收集情报。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梁初根据深圳警方提供的线索,成功找到了张福智安插在深圳地区的几名线人,他们之前也听说过梁焕这号人物,因此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合作关系。

在梁初的帮助下,张福智的几名线人先后落网,而梁初自始至终都没有受到张福智的怀疑。

▲如今的深圳港口

除了张福智一线外,梁初在后面的工作中还接触到了几条新的国民党情报网络线,他凭借在敌特部门工作的经验,很快就取得了敌人的信任。

这让深圳警方多次提前洞悉了敌人的破坏行动,并成功阻止了犯罪嫌疑人的危害,为深圳和广东地区的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

▲梁初回到工厂成为了工人

年的时候,梁初又结识了两名新的国民党特务,并成为了他们在大陆地区最信赖的同僚。

不过有一次,梁初陪他们去码头接人的时候,两名梁初的老乡认出了他,并喊出了梁初的本名,这让国民党特务对梁初的身份产生了怀疑。

为了保护梁初及其家人的生命安全,上级机关让梁初不要再和敌特分子进行接触了,梁初的卧底生涯至此也告一段落,为了安全起见,之后他一直用梁焕的名字生活。

三、沉默的英雄

梁初在从事卧底工作的时候,他依然在搬运公司中做工,由于卧底工作的需要,梁初会经常性的请假,甚至突然就不见了踪影。

他的领导对于梁初的工作态度十分不满,在多次批评无效后,便将梁初派到了一个偏僻的分公司任职。

当时深圳并没有发达的公共交通设施,梁初只能每天起个大早然后步行一个多小时赶到工作的地方。

之后的日子里,梁初一直在搬运厂里面做搬运工,在年的时候,五十多岁的梁初还因为公司改制丢掉了工作。

当时和他进行对接的女民警,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帮梁初找到了一份新工作,梁初也在那里工作到了退休。

▲建国初期女警形象

年前后,全国掀起了平反冤假错案的风潮,当年提拔梁初做卧底的徐展,当时已经离休,他历经波折见到了梁初,并希望他能够向组织反应自己的真实经历,摘掉敌特人员和反革命的帽子。

梁初在谢过了徐展的好意后,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他的建议。

虽然徐展曾经是他的上司,但是作为一名卧底,他只能执行自己直属上级的命令,他现在并没有接到让他解密的通知,他也就不会向组织反映自己的问题。

看到梁初的态度如此坚决,徐展只得找到了和梁初进行对接的那名女警察,但当时年事已高的女警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并不记得关于梁初的事情了,自然也就没有完成交接,这让梁初的平反,变得遥遥无期。

在之后的日子里,梁初的特殊身份还给他的子女带来了不小的麻烦,他们无论是入党还是找工作都要比其他人难上不少,为此梁初也没少受儿女们的抱怨,但即使如此,梁初也没有告诉他们事情的真相。

直到年的时候,《羊城晚报》上的一篇报道引起了梁初的注意,上面记录了一名记者寻找在年国庆前夕发现敌人炸弹小英雄的过程。

而报道里面提到的炸弹,正是当时梁初运送的那批。

▲《羊城晚报》剪影

这时梁初意识到自己参与的行动已经不需要再保密了,于是他找到了公安机关,将自己的故事说了出来。

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深圳公安机关十分重视,他们派人查阅了当年的资料并找到了几位依然在世的亲历者,证明了梁初确实是当年的卧底英雄。

年广东地区的各家报纸,用大篇幅报道了梁初当年的英勇事迹,其敌特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也终于被摘了下来,但此时梁初已经背负了整整四十八年的骂名。

在梁初平反之后,记者们问他为什么在这个时候选择公开自己的身份,梁初表示自己只不过想重新接触党组织,并不求其他任何回报,其高尚的情操令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

▲如今的深圳特区

从梁初的故事里,我们看出了那个年代的革命先辈对于党和国家的强烈归属感和责任心。

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驱动下,梁初才能隐姓埋名多年不忘初心,而这种信仰和品质也是当今年轻人需要学习和继承的。

注:

本文关于梁初的相关内容,参考自《一位蒙冤四十八年的无名英雄——记《羊城暗哨》侦查员原型梁焕》,刊登于《支部建设》年02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ys/1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