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已經過去,香港消費者委員會公佈了由其主辦的「鼠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結果,並總結了去年消委會收到逾3萬宗投訴,其中關於口罩的投訴按年急增倍。

「鼠年十大消費新聞」出爐

消委會指,「鼠年十大消費新聞」均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當中有4宗涉及防疫物資與日常生活物資、3宗是與旅遊相關。而另外3個熱門主題「最離譜」、「最抵贊」、「最大快人心」的消費新聞都是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反映市民最關註的仍然是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議題。「鼠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結果的排名(點擊查看大圖)消委會透露,活動是在多個傳媒機構支持下,於月4日至24日邀請市民在互聯網選出最關註的消費新聞,今年有人參加,較去年增加4%。消費者委員會主席林定國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令網購和選用外送服務成為抗疫時期的新常態,但運輸和包裝的過程中會制造大量塑膠垃圾,加上市民每日使用的即棄外科口罩、消毒濕紙巾、消毒酒精及漂白水等亦增加了廢物棄置量,或帶來生態污染。林定國認為,社會絕不能忽略可持續消費的重要性,他指商戶及外賣平台營運商可盡其會責任,選用較環保的送遞方式,而消費者亦可減少選用即棄餐具,並重複使用包裝材料,以實踐可持續消費。十大消費新聞當中,標題為「疫情爆發各區現搶購潮超市推限買令」的新聞獲得「最離譜」消費新聞和“鼠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之首,票數為;第2位的新聞是「農歷新年口罩供應短缺消委會促商戶勿『趁火打劫』擡價」,獲得票;而第3位的新聞是「國泰重組旗下港龍航空停運」;至於第4位是“疫情重創旅遊業年頭9個月73間旅行社結業”的新聞。除了「鼠年十大消費新聞」之外,香港消委會還公佈了年收到投訴的情況。

去年收逾3萬宗投訴

消委會去年全年接獲30,宗投訴,較年升26%,數字為自年以來最高。當中與旅遊事務相關類別個案超過5,37宗,佔各類別投訴中最多,按年升逾一倍,當中超過八成涉及機票;去年兩間旅行社倒閉,該會亦接獲逾千宗投訴。至於第二多投訴為醫藥及健康設備,共有近4,宗,當中超過九成半與口罩相關,按年急增倍。同時,在新冠疫情下,網上消費大行其道,消委會接獲涉及網購的投訴超過.3萬宗,佔整體投訴近四成半,按年上升約2倍。消委會指,疫情初期出現口罩荒,一窩蜂搶購網上平台銷售的口罩,但商戶可能未能應付突如其來的大量訂單,導致延誤供貨時常發生。在日常用品當中,罐裝肉貨品的年全年平均售價整體升幅最高,5款產品平均售價按年上升超過7%,其次是食米,平均售價按年升超過2%。雖然日常用品去年平均售價升幅,大致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相關貨品組別相符,但疫情自去年2月開始嚴峻,部分貨品例如食米出現搶購潮,平均售價由去年2月起至第三季顯著上升,直至第四季才回落。雖然政府已接納推動強制性冷靜期的立法倡議,並已完成公眾諮詢,但受到社會事件和疫情延誤,立法工作未完成。消委會憂慮疫情過後,涉及美容和健身行業的不良營商手法會死灰復燃,甚至變本加厲,相信如冷靜期成功立法,對消費者的權益都有更大保障。來源:綜合報道(本文圖片來自香港消費者委員會、星島日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ys/1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