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的新闻都上香港的报纸啦竟是因为这件事
近幾年,吉林省抓環境、抓項目、抓建設,以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為契機,一場聲勢浩大的轉型升級浪潮席捲整片白山松土。位於吉林省東南部的白山市立足「生態立市、產業強市、特色興市」發展方針,以建設「全省東部綠色轉型先行區、國家綠色轉型發展示範區」為目標,深入實施「」綠色轉型發展戰略,成為吉林新一輪振興的「綠色引擎」。 文金悅 過去白山市依賴煤炭、礦產等重工業,在改革轉型浪潮中載浮載沉,如今卻舊貌換新顏,圍繞做好「無中生有、有中生新」兩項原則,白山市正推動產業發展由「老三樣」向「新五樣」轉變,效果喜人─第二產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比重穩步提升。年,礦產新材料、旅遊、礦泉水、醫藥健康、現代服務業等新的「五大產業」佔財政收入比重達到45.4%。 年,白山市城市綜合管廊、富德麥礦泉、吉林人參生命科技產業園、臨江引泉入城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進展順利,新材料產業園、金河工業園等園區快速推進。「最美高速」鶴大高速公路白山段已投入使用,輝白高速進展順利,預計年10月與鶴大線交匯,年6月通車。 生態文明建設穩步推進。國家級生態文明示範市創建工作全面啟動,生態環境修復治理正式展開,目前已完成清收林地還林11.6萬畝。重拳打擊「毀林種參」,已清退.3公頃林地還林,完成中幼林撫育3.7萬畝。生物醫藥助力經濟發展。施慧達集團博士團隊研製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壓藥,成為唯一進入我國醫院高血壓用藥前十名的國產品牌,上市以來累計銷售收入突破億元。作為吉林省東部經濟帶向南開放的重要通道樞紐和支點城市,白山市積極響應吉林省委、省政府「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向東向南開放兩翼並進」的要求,構建保稅物流中心、靖宇和松江河礦泉水物流園區,形成布局合理、規模適當、分工有序、功能完善的節點物流園區網絡體系,推動互聯互通和經貿合作,加快綠色轉型發展,加快形成腹地與窗口有效互動的空間布局,一班標誌着吉林省東部綠色產品集散地和連接長吉圖經濟帶與環渤海經濟圈節點城市的列車正意志昂揚地開往發展的春天。 (▲以PLA(聚乳酸)生物%全降解環保材料製成的全球第一隻礦泉水瓶由鹿鳴創新集團研製成功。圖為撫松百璟長白山天池飲品實業有限公司全降解礦泉水瓶生產車間李廣友攝) 精品資源打造新型 刷臉利器 提起人參,吉林省當仁不讓,白山市更是個中翹楚。白山松土出產的精品資源正成為白山市綠色轉型時期對外「刷臉」的一方利器。在白山市,經濟植物以野山參、園參最為著名,人工種植園參已有多年歷史,是全國重要的人參種植、加工、銷售集散地。豐富的特產資源造就了一批「名鄉」,撫松縣被國家評為「中國人參之鄉」、靖宇縣被評為「中國西洋參之鄉」和「中國長白山礦泉城」、八道江區被評為「中國林蛙之鄉」、臨江市被評為「中國紅景天之鄉」。綠水青山也可以變成金山銀山,依託優勢資源,白山市積極發展醫藥健康產業,推進人參標準化種植、規模化發展、資本化運營,開展「藥食同源」,開發人參藥品、食品、保健品、化妝品等系列產品,太安堂、人參皂甘Rg3系列製藥等重點項目穩步推進。在政府的鼓勵支持下,施慧達、修正等藥業陸續開發單體新藥、複方新藥,構建以天然藥、中成藥、化學藥和生物製藥為主體的醫藥產業體系。(▲白山市以渾江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為重點,着力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大力引進農副產品加工項目) 特色農業發力 圍水產業長勢喜人 白山市素有「立體資源寶庫」、「長白林海」、「人參之鄉」的美稱。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森林、礦產、山珍土特產和旅遊資源給白山帶來了廣闊的開發前景。聯合國「人與生物圈」長白山自然保護區中60%的面積落在白山市,這裏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的故鄉。立足生態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白山市走出一條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型特色農業的道路,目前已建立了參、蛙、菌、藥、菜、牧、果、遊八大產業板塊,建成長白人參、靖宇中藥材、渾江食用菌等6個產業化園區和60個高效農業示範基地,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戶,培育了皇封、參寶、林源春等一批知名品牌企業。好山出好水,地處長白山麓的白山市境內有鴨綠江、松花江兩大水系,礦泉、溫泉多處,現已發現礦泉水近處,每日可開採量20萬立方米。近年來,白山市深化與恆大、農夫山泉、娃哈哈等企業的戰略資本合作,加快中高檔礦泉水(飲料)開發,提高長白山礦泉水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同時,配套發展「圍水產業」,完善集包裝、物流配送、產品追溯等為一體的礦泉水產業服務體系,打造全產業鏈水產業。如今,一條條現代化礦泉水生產線正在將白山市的優質水資源輸送到世界各地,「一處水源供全球」的設想不再是夢。白色經濟成新寵 白山市冰雪產業崛起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白山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自然風景秀麗的長白山西側,境內山峰林立、綿亙起伏、溝谷交錯、河流縱橫,可謂天生麗質,具有天然的旅遊優勢。白山市的冬天,銀裝素裹、粉妝玉砌,在長白山國際度假區滑雪場,數以千計的遊客歡聲笑語,自由暢享着冰雪之樂。曾經「冬閒」是白山市的旅遊短板,如今桎梏不在,白山市的冰雪產業欣欣向榮,正是瑞雪兆豐年。圍繞打造「長白山旅遊目的地」,以萬達旅遊度假區為龍頭,白山市着力打造沿鴨綠江邊境、松花江水上大旅遊圈,開發旅遊節點,提高服務和接待能力,形成全境旅遊新格局。亮「家底」、聚「名企」,為充分開發當地的旅遊資源,白山市政府邀請安永、泛華、龍之旅、魯能等企業前來對旅遊資源進行深度考察,旅遊產業發展勢如破竹。年,中國首個「原始山林中的水樂園」─萬達水樂園項目開業運營,萬達二期及萬達廣場項目加快推進。魯能漫江度假區、龍之旅北山及三道溝風景區、泛華干飯盆旅遊開發等項目全力推進。去年上半年,全市接待國內外遊客.6萬人次,同比增長17.4%。Wi-Fi無處不在 智慧網絡覆蓋全城 現代物流業提升、金融業拓展、文化產業提速、電子商務孵化等一系列工程的提出,意味着科技要素在白山市綠色轉型進程中正發揮着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有一種生活叫Wi-Fi無處不在」。年,「智慧雲.白山暨全城Wi-Fi」項目正式啟動,以此為標誌,白山市成為全國首個市區Wi-Fi全覆蓋的地級城市。同時,以此為平台,白山市還將進一步打造百億級智慧商業生態圈,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在中國聯通白山市分公司,總投資10億元的「長白山雲數據基地」運轉良好。白山市委副書記王德勝前來調研時曾表示,白山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要突出以人為本、可持續創新理念,建設搭建覆蓋全市的大數據雲平台,強力推進各部門數據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構建「1+2+N」系統,即一個大數據雲平台、智慧城市運營指揮中心和智慧城市大數據中心兩個中心以及集多項功能於一體的若干應用服務系統。在政府分步驟出台「三年行動計劃」、「中遠期發展規劃」和數據共享、部門協作、信息化建設項目預審等制度的推動下,白山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藍圖正不斷實現。新材料扛大旗 青山綠水還復來 傳統產業是白山市曾經的驕傲,在綠色轉型的壓力下,能耗更低、附加值更高的新材料產業開始展露頭角。從年初開始,白山市以綠色轉型發展為主線,以「十大工程」為統領,全力抓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保穩定等各項工作。年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3億元,同比增長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億元,同比增長10%。高能耗、低附加值的資源依賴型企業已是明日黃花,在產業結構調整的戰役中,白山市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改造提升煤、林、鐵等「老三樣」,突出發展礦產新材料產業,進一步整頓和規範探礦權市場,激活「殭屍」礦權,推進與富德集團等新材料企業的戰略合作,全力推動硅、鎂、硅藻土「三大產業鏈」形成領先優勢。以園區為依託,白山市推動高端項目集聚,加快舜茂科技年產10萬噸電子級二氧化硅、東北亞新型建材、年產1萬噸玄武岩纖維等重點項目建設,打造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在對產業進行「綠化」的過程中,白山市引入大量專業人才為轉型獻智獻力。今年5月10日,法國科學院院士、中藥學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林瑞超,中國醫藥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專家、教授孫迪安,綠色材料國家重點學術帶頭人、教授冀志江等26位院士專家學者前往白山市參加第四批院士專家白山行活動。「這次專家們來到白山是為了能夠發揮創新引領作用,發揮專業特長和學科優勢,破解地方經濟發展瓶頸,解決企業面臨的技術難題,助力白山經濟發展,也希望企業能與各位專家加強聯絡溝通,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解決一批技術難題,承接一批科技成果,引進一批專業人才,落實一批重大項目,實現轉型升級」,中國科協黨組成員、學會學術部部長宋軍表示。隨着產業綠色轉型的有效推進,白山市的面貌日新月異。「美麗鄉村」建設工程在白山市境內全面開花,力爭用三年時間,建設10個美麗鄉鎮、個美麗鄉村、1萬個美麗庭院、3萬戶乾淨人家,一個美麗富饒的新白山正姿態萬千地徐徐展現在世人面前。来源:香港大公报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wh/830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一有大新闻,他跑的比ldquo香港
- 下一篇文章: 新闻资料广东话vs普通话当香港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