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影工业中的张爱玲

——以《情场如战场》为例

ElieenChangintheFilmIndustry

——FocusonTheBattleofLove

作者:王宇平

文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提要:

张爱玲香港时期的编剧经历深嵌于香港电影工业之中,其电影剧作中不再有以往小说中浓烈的个人色彩,深入具体的电影工业环节的她只关涉具体影片的具体问题。本文以她在香港影坛的开山作《情场如战场》为讨论对象,对其电影剧本创作进行详细考证与梳理,考辩影片与所借鉴的TerrenceRattigan的戏剧FrenchWithoutTears之间的承继与改编关系,析解在影片完成过程中编剧与导演、明星之间的合作与角力,细致呈现出香港电影工业中的张爱玲。

关键词:张爱玲TerrenceRattigan岳枫林黛香港电影

年7月,享誉四十年代上海文坛的女作家张爱玲以完成学业为由,离开中国大陆,南下香港。年,她承宋淇之邀进入国际电影片发行公司(年改组为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简称“电懋”),成为剧本编审委员会委员;而她正式为“电懋”编写电影剧本,则在她年底移居美国之后——这大概与其好友宋淇在年公司改组后出任制片主任,掌管剧本的选取和定夺有关。

在电影编剧方面,张爱玲不是新手。年年末,在上海的张爱玲应刚成立的文华影片公司之邀,开始为产后复出的女演员陈燕燕量身定做电影剧本。年她编剧的影片《不了情》上映,并因此与摄制该片的导演桑弧建立了良好默契的合作关系,他们很快又以同样的一编一导的形式合作了电影《太太万岁》。尽管如此,张爱玲在进入香港电影懋业公司之后,还是遭遇了新情况。

一、电懋生涯:合作与角力

跟上海文华影片公司相比,电懋公司资金更为雄厚、规模也更大,它突出地采用好莱坞“片厂制”,流水作业生产影片——这就使得张爱玲在香港时期的编剧工作更多地跟电影工业相关,她的编剧作品可能受制于影片策划、拍摄、剪辑、宣传或发行等任何一个环节,个人色彩在编剧作品中被大大减弱了。

在文华公司时,张爱玲的固定合作者是导演桑弧;而在电懋公司,虽然制片主任宋淇要求导演尽量不要更改她的剧本,但她始终缺乏一个稳固的直接合作者。电影工业中的“片厂制”又与以主角演员为中心的“明星制”直接相连,电懋公司主要以各具特色的女明星为票房号召,其影片内容往往以塑造和烘托明星形象为第一要义,调动一切为此服务。此外,具体到张爱玲本人的实际情况:她为电懋公司担当编剧时已身在美国,大部分剧本都是在写完后邮寄回香港,除了与老友宋淇进行剧本讨论外,她与影片导演以及演员缺少进一步交流。

在电影工业生产线上,一部影片的完成取决于投资方、制片人、编剧、导演、明星演员、摄影师等人的合作与角力。编剧张爱玲此时的处境正是内在于香港电影工业的,她所面对的是电影工业中的具体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时期的张爱玲很愿意谈文学与电影的差异、谈自己的“忐忑”与“思索”,这时的她还站在一个相对自信与主动的位置;而在电懋编剧张爱玲那里,已然深入到具体的电影工业环节中的她就只有关涉具体影片的具体问题了。除此之外,对于自己的编剧的电影,她是沉默的。

张爱玲电懋时期的编剧作品,按影院上映时间依次为:《情场如战场》()、《人财两得》()、《桃花运》()、《六月新娘》()、《南北一家亲》()、《小儿女》()、《一曲难忘》()和《南北喜相逢》();此外还有胎死腹中的《红楼梦》与未曾投拍的《魂归离恨天》。

以年底至年初张爱玲访台后短暂回港为界,她的电懋编剧历程分为前后期,前后期的创作环境与创作要求都有所差异。至年上映的前期四部作品,皆是张爱玲在美国完成,写好后邮寄给宋淇。电懋公司此时正处上升鼎盛时期,宋淇在公司内部也有实权,所以张爱玲创作时自由度较大。至年上映的后期四部作品,是张爱玲居留香港期间以及回美后完成,与前一时期的作品相比,后期这四部作品显然受制于较多的外界因素,例如《南北一家亲》是沿袭电懋之前影片《南北和》的套路所写的续集作品;《小儿女》则是为挽回女明星尤敏的形象的奉命之作。年因《红楼梦》剧本的问题,张爱玲与宋淇及电懋公司发生了不快;而从这年年底起,宋淇因病在家休养,不再主管公司业务……这些情况都使地张爱玲的受重视程度减弱,自由创作空间进一步缩小。

张爱玲电懋前期的四部作品都是延续《太太万岁》路线的都市喜剧,在情节内容上多借鉴西方戏剧或电影,在编剧技巧上受美国好莱坞30年代神经喜剧(ScrewballComedy)的影响,反映都市中产阶级的生活视野与生活趣味——这是张爱玲编剧作品中风格突出、技巧集中、成就也相对较高的类型。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张爱玲的喜剧作品为香港电影带来了什么?在片厂制的香港电影生产环境中,她鲜明的个人风格是如何历经电影工业各环节,被改写、塑造、突出或变形,直至最终呈现于观众面前?

年的影片《情场如战场》是张爱玲在电懋公司的第一部上映作品,历来也被认为是她电懋时期的第一部编剧作品。香港研究者冯晞乾根据宋家所藏书信(宋淇收藏、目前为宋淇之子宋以朗所有)等相关材料考证,张爱玲抵美后完成的首部剧本是年上映的《人财两得》,“按照她与宋淇协定的工作计划,张爱玲确实应该先写《情场如战场》,但由于参考资料尚未到手,便只好趁空档编《人财两得》。那时是年11月”①。不过,为这位著名女作家在香江打响编剧名号的开山之作,无疑仍是《情场如战场》。该片上映后,一连三周,盛况空前,打破了年来国语片最高卖座记录。这也让初临香港影坛的张爱玲松了一口气,她在年7月14日致邝文美的信中说:“《情场》能够卖座,自各方面着想,我都可以说‘干了一身汗’,因为我也觉得人家总拿我们这种人当纸上谈兵的书生”②——这其中透露出的不安情绪,也从反面证明张爱玲身为电影编剧自觉的身份意识,在从小说到电影的跨界写作中,她始终在克服对于电影剧本“能读不能演”③书写焦虑。

由于《人财两得》与《桃花运》两部影片拷贝已散佚,无从观赏与考察;《六月新娘》则是为当时即将出嫁的女明星葛兰量身打造;本文就以张爱玲的香江开山作《情场如战场》为例,探讨上述问题

二、编剧:借来的故事

《情场如战场》讲述的是出身富裕之家的两姐妹叶纬苓(秦羽饰)与叶纬芳(林黛饰)的情事纠葛。妹妹纬芳美艳娇俏、性格活泼外向、好胜心强,到哪里都是绝对的主角。她以美色横行于交际圈,对那些垂涎于她的男人们若即若离又随意支使。写字间的小白领陶文炳(陈厚饰)情迷纬芳,为了巴结讨好她,向友人史榕生(张扬饰)暂借郊外别墅一用,并向纬芳谎称是自家资产。孰知榕生正是纬芳的表哥,而别墅正是叶家资产,纬芳故作懵懂随之游玩别墅,文炳大闹笑话,待到真相大白后尴尬异常。姐姐纬苓端庄稳重,性情与其妹相反,与以写作为生的表哥榕生较为亲近,她在表哥家中遇见文炳后颇为倾心。叶家到郊外别墅度夏,邀请榕生与文炳同去,文炳受宠若惊。叶家另外邀请了迂腐的考古学家何启华教授(刘恩甲饰)前来,纬芳穿梭与陶何二人之间,一套甜言蜜语两边言说,看陶何二人为她神魂颠倒、争风吃醋,不亦乐乎。陶何二人笑话闹尽,始悟遭纬芳戏弄。纬芳面对他们的逼问,竟向榕生表白:自己长期暗恋的意中人是表哥。迷途知返的文炳与纬苓终成眷属,榕生却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煎熬中,不知如何应对纬芳的示爱。此时叶家别墅即将迎来一个新的客人——富商王寿南之子,众人皆认为一旦新客到来,榕生的危机就会随之解除。孰知这位富商之子竟是个十一二岁的孩童,榕生迅速反应过来,开车逃离别墅,不料精灵古怪的纬芳早已在后座等待了……

张爱玲呈给香港影坛的第一道菜,便是这个单看故事大纲也觉摇曳生姿、活色生香的爱情喜剧。据张爱玲自己说,该片是“根据根据美国麦克斯?舒尔曼(MaxShulman)著舞台剧‘TheTenderTrap(温柔的陷阱)’改编的”④,但据迈克观片考证,两片并无内容上的关联,应为张爱玲误记⑤。香港研究者冯晞乾与张爱玲遗产继承人宋以朗相熟,得便利条件查阅张爱玲与宋淇的未公开通信,指出:“《情场如战场》于年5月在香港上映,但张爱玲却在同年6月才寄来一份故事大纲(已佚,题目亦未有记录),说那是‘根据去年2月份TheatreArts杂志上刊出的TheTenderTrap,但改动得很多,临写的时候还预备再改’”,这就进一步确证了《情场如战场》并非出自TheTenderTrap;冯文又紧接着指出:“当时宋淇曾特地寄她一部泰伦斯拉提跟(TerenceRattigan)的《法语无泪》(FrenchWithoutTears),这就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只要略微比较一下《情场如战场》与《法语无泪》的角色、内容、便不难发现两者有不少共通之处”⑥。

冯晞乾的研究虽然点出了《情场如战场》与FrenchWithoutTears的关系,但对二者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共通”仍未说明。而要理解张爱玲在电懋公司的剧本创作情况,就必须厘清这两个剧本之间的“相似度”。

FrenchWithoutTears是英国著名剧作家TerenceRattigan(-)广受欢迎的的戏剧处女作,创作于年,并于年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故事发生在一个成人法语培训学校里,几个志在成为外交官的英国学生在此学习。主角之一Alan沉稳自律、成绩优秀,是同学Kenneth的偶像,他们与Brian、Kit同住在法国人Maingot的大房子里。Maingot的女儿Jacqueline倾心于Kit。Kenneth的妹妹Diana到法国来看哥哥,这个美艳的交际花一下子就让Kit陷入情网、任由她差遣。之后房子里又来了一位客人,较为年长的海军军官Roger,同样被Diana的美色吸引,没一天两人就打得火热。Alan对Diana心有爱慕,却深知其为人而保持距离。Diana周旋于Kit与Roger之间来回说谎,闹得二人互相仇视、针锋相对。Kit和Roger通过吵架发现了Diana的谎言,共同去质问Diana究竟爱谁,Diana表示自己爱的是当时也在场的Alan。Alan深感难抵此种诱惑,决定放弃当外交官的理想立即离开。在Alan离开的当天,这栋房子要来一位身为爵士的新客人,所有人都劝说Diana放弃Alan继续去攻下这位爵士。结尾处Diana高调登场,结果发现这位爵士只有十五岁,她当即决定追随Alan去伦敦。

虽然这两个故事发生的背景、起因以及其中人物身份不同,但明眼人还是很容易发现二者在人物关系、故事内容乃至细节上的类似。就人物设置而言,《情场如战场》中的史榕生对应Alan,纬苓对应Jacqueline,陶文炳对应Kit,纬芳对应Diana、何启华对应Roger。张爱玲几乎将FrenchWithoutTears中人物的情感纠葛平移到了《情场如战场》中。而原作中与以Diana为中心的情感纠葛无关的人物,如憨实的Kenneth与游戏人间的Brian,则被张爱玲斫减掉。这种“斫减”将原作缩水成一个“情场”故事,也就偏离并舍弃了戏剧原作的主旨——即表现“一战”后年轻人普遍地对于未来的迷惘。《情场如战场》展示的是一个封闭结构的中产阶级爱情喜剧,它从原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中抽离出来,却并没有与故事发生地——50年代的香港——相衔接。

《情场如战场》中的叶家俨然是大富人家的排场,他们在郊外青山有豪华别墅,一家人过着富裕的西式生活,叶家父亲身为某公司经理,往来的也是大学教授以及星洲富豪这样的人物。叶家的小女儿叶纬芳,或如花蝴蝶般穿梭于上流舞会,或着比基尼享受日光浴,或差使男性追求者开车兜风,总之日日任性玩乐,将这种西式享乐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史榕生是叶家外甥,从事写作却从无投稿之苦、衣食之虞;就连家境最差的陶文炳仍是个衣食无忧的写字间白领,西式文体娱乐样样玩得转。该片与张爱玲上海时期的《不了情》、《太太万岁》不同,难以觅得张爱玲自己熟悉、也让张爱玲的读者熟悉的市民气息。

但有趣的是,不同于作家脱离生活现实大多会面临创作失败的情形,这种“梦幻式”的电影故事并不意味着影片的失败,不切实际的西化生活想象反而极可能满足了大众的想象、搭准了时代的脉搏。香港社会发展到年代中后期,整体社会环境已经渐趋稳定,经济起飞正在孕育中,而在政治与文化上,自 (-)发生以来,香港在西方世界的地位与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由“难民营”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重要的“自由之窗”和“现代之窗”以及针对中国大陆的“观察站”,“美元文化”强势进入香港。长于讲述中产阶级生活故事的电懋影片广受欢迎,固然与南下观众对此类题材的熟稔有关,更重要的原因却在于它们给当时的香港人(包括南下者或本地人士)提供了某种“现代生活”的理想原型。

但即使在中产阶级情爱片扎堆的电懋影片中,张爱玲的这个“借来”的故事仍显得卓尔不群、贡献独具:这不单源于它纯熟的喜剧技巧——包括精彩的喜剧情节与场景设置,夸张、重复和巧合等喜剧技巧的自如运用,欢快得当的叙事节奏等等,更在于她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女性角色叶纬芳。她高高在上、明艳嚣张,以收集男性追求者为乐,却又愚弄他们,让他们滑稽尴尬、丑态百出,是片中种种笑料的肇始者;但她并不是女权楷模,她只顾自己风头出尽,对姐姐丝毫不让,明明不喜欢陶文炳却要霸占到底。可最后,这个放到中国的新旧道德中都不能存身的爱情大玩家却没有得到一点惩罚,她依旧任性使气地追逐她的爱人去了。相较于FrenchWithoutTears中的Diana,纬芳除了身份变为叶家二小姐,性情与事迹都沿袭了她的西方原型Diana。

不过,在FrenchWithoutTears中,Diana在一场与Jacqueline对峙的戏中剖白内心,某种程度上向读者揭示了她成为“单身公害”的心理来源,她自认不如Jacqueline出身良好、聪明优雅,她说:“你带着若干天赋降临世上,自然要使用它们。那么,对于仅有一项天赋的我来说该怎么办呢?我也必须使用它,不是吗?……让男人们爱上我这件事就是我的全部人生了。我知道你无法理解。你瞧,你是那种人们会喜欢的人,但没有人会喜欢我”⑦。由这段话来看,总是被男人们众星捧月的Diana事实上是个毫无安全感的女孩,她既承受平庸出身带来的心理自卑,又分担着整个时代给予年轻人的迷惘情绪,她不断结交男友、需要他们却又轻贱他们,而这都不过是她表达、缓解乃至反抗自卑与迷惘的方式。Jacqueline批评她这样的行事方式是与社会为敌,她回答:“我才不管这些呢”⑧。这场“二女对峙”的戏被平移到《情场如战场》中,即张爱玲剧本中第二十九场,同样是在化装舞会开始前,二女在房中单独相处。在这里,纬芳扯坏纬苓的衣裙又帮她缝补、纬苓要求纬芳放弃文炳、纬芳听说榕生也参与打架后不由暗喜等对话与细节都承自原作,但由于张爱玲将二女的身份设置为姐妹,Diana源于平庸出身的心理动因不再适合纬芳,当纬芳被姐姐追问:“一个他(指即将到来的王寿南的儿子),一个何教授,你还不够么?”,她只能任性答道:“不行,我喜欢热闹,越多越好”⑨。

新的故事背景和人物身份设置使得张爱玲不能沿用原作中的时代情绪与具体的个人心理动因,但她巧妙地用新的人物关系设置化解了这个难题。原作中Diana声称Alan是她的真爱,但与其说这是一个要让读者相信的“事实”,不如说这是一个推动故事发展所需要的“情节”;而在《情场如战场》中,纬芳声称自己爱的是表哥榕生,却有着与原作不同的意义:他们紧密的亲戚关系不但增强着这份表白的可信度,同时也意味着纬芳长期处于情感的不满足与压抑状态,而这就可以成为她屡屡游戏爱情的内在原因,也即是说,对于这样纬芳这样一个难容于新旧道德的“坏女人”,对表哥长期隐忍的爱就可以成为她所有任性举动的救赎。

张爱玲创造性的身份改写缓解了故事的逻辑困境和笔下人物的道德困境,但她并没有就此做过多的心理描写,甚至如FrenchWithoutTears中的人物内心剖白都没有——正是在这里,显现出张爱玲作为一个喜剧电影编剧的自觉。她在大众电影的叙事格局中,不再做过多的心理描写与议论讲述,而是依靠人物的表情与动作来展现心理,至于进一步的镜头运用与场面调度则要交由导演去完成。

三、导演:增删的伦理

无论如何,张爱玲笔下的叶纬芳都是一个西化的“单身公害”,是一个永远情绪饱满、随时随地要满足自己的欲望的危险人物,这就与相对保守的香港五十年代文化环境构成了一种紧张关系,以致于有研究者认为“张爱玲好像要面对五十年代保守的文化宣战”⑩。但如果了解到《情场如战场》对FrenchWithoutTears的承继关系,这种阐释便略显过度了,何况,张爱玲对“纬芳”这一人物未必持肯定与赞成态度,她只是写出这样一种人物,且从不惮于展示她的复杂性:例如她对姐姐的蛮横,再例如她在向榕生表白之后,仍带着投机心理等待下一个猎物即富商之子的到来。

而随着影片的投拍,制片方、导演和演员加入了对《情场如战场》的再塑造,使得其中的故事和人物都或多或少地发生了位移。例如,张爱玲剧作原名《情战》,被制片方认为“发音不亮,末字不属平(最好阳平),难于响亮有劲。而且本片为流线型轻松喜剧,应改一流线型新型片名,庶几一见即知内容大概,较可吸引观众”11,最终改为《情场如战场》。除了制片方的各式意见,导演岳枫与女主角林黛也是编剧张爱玲在影片完成过程中的“合作者”和“竞争者”。

岳枫是年由上海南下至香港的著名导演,其妻罗兰正是张爱玲上海时期话剧《倾城之恋》的主演,张爱玲曾特地写作《罗兰观感》,表达对她的激赏之情,认为她“完全是流苏,使我吃惊”,又说“罗兰演得实在好——将来大家一定会哄然赞好的,所以我想,我说好还得赶快说,抢在人家头里”12。不知是否因为这样一段渊源,宋淇将张爱玲香港编剧生涯的开张之作交由岳枫执导。

岳枫对张爱玲剧作的改动,已有研究者做过比对,除了因拍摄时客观条件限制所做的改动外,“改动最大的有两点,一是删掉了林黛与秦羽两姊妹的两场对手戏,二是把原著中林黛对张扬的暗恋从不动声色改成三番四次的‘贼喊捉贼’——不断对他高呼:我恨你!我恨你!”13。需要对上述第二点进行补充的是,与纬芳屡屡在榕生面前任性使气以引起注意的方式相对应,不解风情的榕生对纬芳做出了许多兄长式的无奈说教。例如在三位男女主角首次共同登场、齐坐室外闲谈的第五场戏中,在张爱玲笔下的纬芳早早离场接电话去了,而影片中的纬芳却一会招呼姐姐吃饭打球,一会跟表哥拌嘴,一会儿又拉着表哥去看树上刻的名字,显得活泼异常。榕生则喋喋不休地教导她道:“谁说不可以有娱乐啦,我是说在工作以后可以有正当的娱乐,不要把乱交男女朋友当娱乐,不要把乱洒情苗当娱乐”,面对呆头鹅一般的表哥,纬芳赌气道:“你们不理我,有人理我”。榕生对纬芳的不满和训导在导演的“授意”下俯拾即是,他甚至直接批评纬芳“你这样(指交好多男朋友)就是不道德”。

呼应着表哥的种种道德训诫,第三十三场中纬芳的告白更被导演添加了她的忏悔和允诺:“我知道用这种方法(指为了让表哥妒忌而假装跟别人好)是错的,反而叫人看不起我。表哥,我以后都不会胡闹了,你相信我的话吧”,她不再霸道,自知理亏般言行克制起来:“表哥,我爱你,我从小就爱你,永远爱你,明天见”。

而在张爱玲的剧本中,纬芳热烈表达爱意,却并不做出回归贤良淑女的允诺来求得爱情;当榕生面对表妹的熊熊爱火,也情难自控地拥抱她,并应纬芳要求喊出了“我爱你”,这让纬芳又再次占据主动位置,成为胜利者,“芳脸上现出胜利的微笑”14——她本性不改,仍是那个骄傲又霸道的二小姐。

上述导演所作的种种增删,归根结底都为了使影片在大众道德的范畴内取得平衡,符合通俗剧(melodrama)的叙事伦理。作为第一女主角的纬芳可以有种种不足和过错,但却不可以是本质上的“风流成性”或“工于心计”。编导要减轻她欺骗和戏弄两位追求者给观众带来的道德不适,就必须强化她对于自己得不到的爱情的坚持与压抑,同时减小被愚弄的追求者的损失——其实张爱玲在编剧时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原作FrenchWithoutTears中,Jacqueline固然也暗恋Kit多时,同样也由中间人Alan牵线最终得以表白,然而故事结尾,两人并没有直接在一起,原作形容他们的关系是“sentimentalfriends”;张爱玲却让陶文炳在失恋后迅速意识到和接受了纬苓的爱情,他甚至推翻自己之前的情爱史来表达忠贞,他对纬苓说:“我一直爱着你,自己都不知道”,这就使得陶文炳连“失恋”都算不上,迅速地成就另外一段恋爱,收获另一个富家千金。至于张爱玲剧作中纬芳故意扯坏姐姐的裙子并用针扎她的情节,无疑展示了纬芳复杂阴暗的一面,也就必须为导演所删除了。

制片方和导演对于纬芳深爱榕生这一线索反复铺垫和强化,以缓解纬芳“收集”男友这一行为带给观众的道德冒犯,甚至制片方中有人建议“纬芳盛装侯接王寿南之子必须改去,否则纬芳对榕生之爱情无法交代,而纬芳必不能得到观众的同情”15。但毋庸讳言,这种努力一旦过度,也就使得影片迅速平庸化,剧中人物单面化;就女主角“纬芳”而言,更是大大削弱了这一西化人物可能带来的冲击力。总之,剧里剧外的人们齐心合力,使得“纬芳”符合了当时最广大香港观众的道德观,却也就此斩断了她的诸多可能性与先锋性。

片场如战场,在编导的互相合作与互相损耗中,来自西方的“纬芳”跋涉出时空落差带来的道德困境,仍是最后的胜利者(影片虽是开放式的结局,但纬芳自信自得的笑容比粗笨的“大团圆”收场更能说明问题);比她在剧中收获一个意中人更为重要的是:千千万观众也站在她那一边、乐于接受并分享她的胜利感。

四、明星:光环与遮蔽

饰演纬芳的女演员林黛是《情场如战场》中最光彩夺目的明星。她出身名门,年凭借处女作,根据沈从文作品《边城》改编的《翠翠》,一炮而红。在这之后,她延续《翠翠》中的戏路,在多部影片中饰演天真纯朴的乡间少女或平民女子。此时的她已与导演岳枫合作了《欢乐年华》()和《金莲花》(),尤其是后者颇受好评,后来更为林黛赢得了第四节亚洲电影节影后的桂冠。作为以“女明星”为票房号召力的电懋公司,对林黛的重视和追捧可想而知。此时的林黛的演艺事业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改变戏路以寻求“突破”。

以名作家身份参与电懋工作的张爱玲也算得上“明星”编剧,电懋的影片宣传同样也借助张爱玲的明星光芒。然而,“明星制”是片厂制电影业的核心要素,明星才是电影工业的最大摇钱树。因此,年11月号的《国际电影》上出现题为“张爱玲为林黛编写新剧本”的报道,以张爱玲来衬托明星林黛,这种做法在电影业中不足为奇。该报道说:“著名女作家张爱玲,以写《传奇》、《倾城之恋》等小说名驰文坛……她的写作才能是多方面的,所写的舞台及电影剧本,另有她的独特风格。……林黛的演技,她是非常欣赏的,本来她预定专程给林黛写一剧本,恰巧美国某出版公司聘她担任编辑,立即要她赴美就任,于是编剧的事,因她突然离港而耽搁了下来。直至前月,张爱玲自美国寄给国际公司一个剧本,她说是在百忙中写好的,并且一再叮嘱,这个戏无论如何要由林黛来演,因为女主角的个性与外形,她是以林黛作物件来创作的”,而在巩固和强化了林黛当之无愧的大明星地位之后,电懋的报道也不吝文字来夸耀编剧张爱玲,“岳枫接受这任务后,常约林黛共同研读剧本,他们觉得张爱玲的故事剧本、人物创造,果然不同反响……”。

影片上映时,最先打出的字幕是“领衔主演林黛”,最后打出的是“编剧张爱玲、导演岳枫”,可见此三人皆是重量级的票房号召,但在电懋公司看来他们的号召力终究强弱有序。《情场如战场》是林黛电影表演的成功转型之作,她一抛以往角色的善良温顺,尽情展现一个富家女儿的美艳任性。跟张爱玲原作中纬芳的心机深沉不同,林黛演绎之下的纬芳更多地带着孩子般的俏皮和淘气,她捉弄别人的手法甚是幼稚,并且总是忍不住蹦蹦跳跳或哈哈大笑;她故意施展女性魅力的时候,也总藏着一个精灵古怪的小女孩的灵魂,并不是真要去攫取什么,不过是暂时满足争强好胜的虚荣心;就算她身穿比基尼,以身体诱惑男人时,她都洋溢着率真的笑容,一切都不像是对他人的算计,而只是跟男人们开个玩笑。在榕生面前,她时常小孩子似地赌气,没过一会,又自己释怀、笑逐颜开起来。林黛的演绎重塑了张爱玲笔下的叶纬芳,她以刁蛮美少女的形象塑造避开了对于“玩弄男人”的道德指控,取得了成人爱情世界中的道德豁免权。林黛的演绎加上编导们在内容情节上为符合大众道德所作的种种努力,使得纬芳作为一个娇俏美艳、刁蛮任性、却又坚持爱情的角色广受欢迎,她那些娇嗔、瞪眼、皱眉、大笑等表情也予人深刻印象,为观众所津津乐道。

作为首席明星的林黛在《情场如战场》中是当之无愧的目光焦点,除了编剧和导演给予的大量戏份,影片制片方也不遗余力配以最时髦的装束。林黛夺人眼球的明星光彩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其他演员的表现力,致使影片的某些内容要点失焦。

由著名编剧秦羽饰演的叶纬苓端庄稳重,身份与性情的设定使得她不如妹妹纬芳活泼跳脱、处处都有男人缘。她在得知陶文炳喜欢妹妹后,曾暗暗模仿妹妹的穿着打扮,被榕生识破和规劝。榕生与纬苓志趣相投,他在得知纬苓钟情于陶文炳之后,也从中撮合。尽管榕生是纬芳的意中人,张爱玲却在剧本中暗示榕生的意中人其实是纬苓。榕生与陶文炳曾经有过一段关于理想女人的对话:

文炳:哦,你的理想是什么样的?

榕生:第一要爽快,要心眼好,跟我谈得来,而且是真爱我。当然

得相当漂亮,可是不至于漂亮得人人都追求她。

文炳:听你说的,倒有点像纬苓。

榕生:(想了想)嗳。(微笑)可惜有一个条件不合:纬苓并不爱我。

我要是你,我一定追求她。

文炳:什么?

榕生:(突然发现自己失言)糟糕,一个不小心,给说漏了。16

张爱玲的这段剧情直接承自TerenceRattigan的FrenchWithoutTears,剧中的Diana向Alan告白之后,Alan也与Kit谈到自己的理想对象,指的就是Jacqueline。Alan和榕生都败在同一个原因上,他们的理想女生并不爱他们。榕生清楚自己的理想女生,也清楚纬芳的个性与为人,不过面对她来势汹汹的表白之后,他难免惊慌失措,难抵其魅力与苦情——既然情场如战场,那么敌退我进、敌进我退便是兵家常识,榕生性格随和软弱、不是躲就是逃,性格强势的纬芳自然要步步紧逼了。何况,在林黛的演绎下,纬芳的步步紧逼更像是“迷途知返”后对爱情的坚持,没有让观众有太多的不适。林黛的演绎不但改变了“纬芳”这一人物,同时也经由“纬芳”在全片中的绝对影响力塑造着观众的观感以及对其他剧中人的认识,比如“理想女生”纬苓就沦为纬芳的陪衬,作为“情战”的最后胜利者,她的存在及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和忽视了。

在明星林黛的光环下,这部影片变得色彩明艳、最是娱乐大众,然而,纬芳这个人以及这一群年轻人的故事却变得单薄与平庸了。

结语

在片厂制的电影工业体系中,讲述和研究作为“作者”的“张爱玲”是困难且危险的。张爱玲显然属意于FrenchWithoutTears纯熟的喜剧技巧与鲜明别致的人物形象,剜肉剔骨,将其改写为《情场如战场》,旨在符合现代电影业的永恒目标:卖座。而在同样的卖座目标之下,制片方、导演与演员在他们各自的环节和领域中展开再创作。在合作与角力之旅的终点,影片呈于观众面前。事后看来,张爱玲对这部影片甚是满意。年,《情场如战场》被她收入到自己的小说集《惘然记》中,成为她生前惟一收录到自己文集中的已完成拍摄的电影剧本。

张爱玲所提供的只是“最初”的故事,它在经历了各种删减与叠加、强化与平衡之后,要借演员的肉身才能完成“最后”的故事。对于“最初”而言,这个“最后”只能是也永远是“似是而非”的;透过它,不能看清那个“最初”的脸。身处电影工业中的编剧张爱玲,不得不牺牲了她的个体特色与意义探寻;但她何尝不期待着:在广大观众的笑声里,属于她的新的特色与意义正在生成。

引用:

①冯晞乾:《张爱玲的电懋剧本》,张爱玲:《张爱玲电懋剧本集1》,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22页

②张爱玲、宋淇、宋邝文美:《张爱玲私语录》,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年,第5页

③张爱玲:《走,走到楼上去》,《张爱玲典藏全集3》,哈尔滨出版社,年,第70页

④张爱玲:《惘然记》,《张爱玲典藏全集6》,哈尔滨出版社,年,第65页

⑤迈克:《亲爱的女结婚员》,张爱玲:《张爱玲电懋剧本集1》,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30页

⑥冯晞乾:《张爱玲的电懋剧本》,张爱玲:《张爱玲电懋剧本集1》,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23页

⑦原文为:“Youhavebeensentintotheworldwithlotsofgifts,andyoumakeuseofthem.Well,whataboutme,withjustmyonegift?Imustusethattoo,mustntI?……Thefactremainsthathavingmeninlovewithmeismywholelife.Itshardforyoutounderstand,Iknow.Yousee,yourethesortofpersonthatpeoplelike.Butnobodylikesme.”参见TerenceRattiganFrenchWithoutTears,London:NickHernBooks,:P45

⑧原文为:“Oh,Ican’tbebotheredwithallthat”,第45页。

⑨张爱玲:《情场如战场》,《张爱玲电懋剧本集1》,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60页

⑩黄淑娴:《张爱玲为香港电影带来了什么》,沈双编:《零度看张》,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年,第页

11电懋审稿意见书,香港电影资料馆收藏。亦可参见林奕华:《片场如战场:当张爱玲遇上林黛》,《国泰故事》,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页。

12张爱玲:《罗兰观感》,《张爱玲典藏全集5》,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年,第页

13林奕华:《片场如战场:当张爱玲遇上林黛》,《国泰故事》,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页。

14张爱玲:《情场如战场》,《张爱玲电懋剧本集1》,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65页

15电懋审稿意见书,香港电影资料馆收藏。亦可参见林奕华:《片场如战场:当张爱玲遇上林黛》,《国泰故事》,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页。

16张爱玲:《情场如战场》,《张爱玲电懋剧本集1》,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年,第65页

说明:该论文主体已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年第7期

以上内容,如需转载,请联系曦潮叶子。

年11月24日,

曦潮映画第一期。

我们将播出由张爱玲编剧,岳枫执导,

林黛、陈厚、张扬、秦羽主演,

年出品的《情场如战场》。

这部片子是张爱玲进入香江影坛首作,

传奇明星林黛的代表作品,

亦是中产阶级喜剧。

报名方式:

1.店内咨询。

2.







































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拉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wh/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