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50613/p8vka7h.html

12月1日,张五常过完了84岁生日。

天才学者的光环、特立独行的作风,还有一头标志性的蓬松白色卷发。即便没有读过他的著作,很多人对“张五常”这个名字也并不陌生。

他被誉为“华人世界里最著名的经济学家”,屡屡参与到中国经济改革的讨论中,为中国改革开放开出药方。

但张五常也屡遇质疑和挑战,甚至有学者说他以偏概全,误导学生,自我崇拜。对此,张五常隔空回复:“我渴望中庸评价”——一个字,狂。

图:凤凰新闻

张五常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说: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写了12年,我的《经济解释》写了19年,我的应该比《国富论》好。”

阿信看完新闻后感慨,张老还是一如既往地狂啊!其实回看张五常的一生,从小到大,他从来也没有循规蹈矩过。

从富家子弟到荒野流浪

张五常年出生在香港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大家庭人口很多,兄弟姐妹一共11人,张五常排行第9。

父亲常年在外照顾生意,据张五常记忆,16岁之前,父子之间从未正经地说过几句话,从童年到青年,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个相当自由的人。

张五常年12月1日出生于香港西湾河太富街12号楼,图为如今的太富街

年,日军攻占香港,母亲带着张五常和其他7个孩子逃到广西避难。从富裕家庭的小儿子到难民,整天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对于刚满6岁的张五常来说,太难了。

张五常后来回忆到,到一整年,都没有机会吃过一碗米饭,白天在田野游荡,偷取农民的东西给自己和妹妹吃,晚上就睡在小村落的一间土房的地板上。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中,有两件事给张五常的生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第一件事是在那没有纸笔的小村落,有一位也是逃难来的曾教中国古文的老师。他带着几本古文与诗词的书,晚上张五常替他找到些枯枝生火,老师便借着火光朗诵。

很多个晚上这一大一小就这样诵读,不到一年,张五常就记下了不少古文与诗词。这也为后来张五常古文与白话文结合的中文写作风格打下了基础。

第二件事是他在田野流荡了一年,对中国农村的认识掌握到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后来在年的秋天,用农业数据验证佃农理论的多个假说时,张五常对那些数据的阐释展示出了惊人的洞察力与想象力。

可以说,没有在广西那个偏远小村落的生活,张五常轰动学术界的佃农理论不可能写出来。

学校的失败与街上的成功

张五常从小就是个极度聪明的孩子,用他自己的话说,童年时,只要是自己有兴趣的东西,他一律比其他孩子做的好。

但这份聪明,并没有体现在他儿时的学习中。

到年,10年间张五常读过3所学校。一间是佛山的华英附小,其他两所是香港的湾仔书院与皇仁书院。

香港皇仁书院

这3所都是当地的名校,但他的表现堪称“顽劣”。

张五常在佛山读书时,破过3项纪录,其一,唯一从小学升初一,竟然又从初一再降小六的人;其二,犯小过三次,大过五次;其三,是唯一被华英附小赶出校门的人。

然而,这3所学校都有一位老师不管他的失败,对他说有朝一日在学问上他会走得很远。

在张五常离开佛山华英附小时,有位老师带他到校园的静寂一角,对他语重心长道,“你读书失败是因为你想得过于奇异了。”

但当时恰逢乱世,这位老师遗憾的表示当地找不到老师能教他。

佛山华英学校,始建于年

学校的失败经历没有让张五常消沉,因为他很快在街头巷尾找回了自己的场子。

11岁成为广州的中国跳棋冠军;

15岁可以闭眼和3位下象棋的人一起对弈三局;

17岁时教一位比他小3岁的孩子乒乓球,这个徒弟年在匈牙利获得世界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冠军;

19岁时他拿起相机,第一次拍摄的两幅作品就入选了香港沙龙,还刊登在当年的国际摄影年鉴上。

很多年后,张五常总结自己为什么小时候在学校读不好时,说到:

“在战乱逃难期间,我惯于在荒野流荡,而后继续这样做。我喜欢逃课,独自漫游,或在海旁静坐,或垂钓,或遐思,或什么也不干。第二个原因,是当年我在课室上提出问题,老师往往给我处罚,认为我问的与老师教的不相干。大多数老师不喜欢我。”

世俗意义上的早期求学虽然失败了,但因为有在校外的多项成功,张五常不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但他迫切地想知道,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证明自己。

好在这个答案,他马上就知道了。

超龄本科生

年,18岁的张五常又一次被逐出校门。同年,他的父亲去世了。

父亲去世前的2个月,平时很少交流的父子俩在病房里进行了一次认真的谈话。

父亲对生意忙碌,抽不出时间教导张五常而道歉,坦白曾一度想放弃他这个幼子,但最终改变了想法。

和父亲的这次谈话可以说是张五常人生的转折点。父亲最后对他说:

“在学校读书不成不代表事业的终结。我离开后你要到我的商店工作、学习,等待另一个机会再去争取学问。你要记住,我平生最敬重的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2年后机会出现了,张五常为了父亲遗留下来的生意到了加拿大多伦多,而这次旅程的种种际遇促成了他最重要的求学之路。

到年间,张五常在加拿大一边看顾生意,一边补习中学课程。几经波折后,他终于被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录取了,成为一个超龄的本科生。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洛杉矶分校在当时,对超龄的申请者有着格外宽松的取录政策,才让张五常得以进入,主修商业,而后改为经济。

那是年,张五常24岁。

弯道超车的求学生涯

年龄比同级学生大很多的张五常,深知自己到了要拼搏的时候。

他只用了三年时间便获得了本科和硕士的学位。之后张五常开始旁听著名经济学教授杰克·赫舒拉发教授的高级价格理论。

张五常上课提问从不举手,喜欢随时打断老师问问题,提问题天马行空、答问题更是无奇不有,这种性格让他在早期的求学生涯中屡屡遭老师所不喜,但却非常对赫舒拉发教授的胃口,这也使两人形成了深厚的师徒情谊。

杰克·赫舒拉发(JackHirshleifer)

赫舒拉发教授甚至奔走相告,对同事说他见到一位想法奇异的中国学生。后来,赫舒拉发问张五常:“你已经有多方面的本领,为什么还要学经济?”

张五常答:“因为我要在所有事项上胜过所有的人。”

从年开始,张五常旁听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大师阿曼·阿尔钦教授的六个学期的课程。

阿尔钦上课有两个规定:1.旁听生不能坐在第一排2.旁听生不能在课堂上提问。于是,张五常就抓住课后阿尔钦回办公室路上的5分钟提问。

终于在几个月之后,阿尔钦邀请张五常到他的办公室提问,又过了一年,两个人可以坐下来一起探讨经济学问题。

阿曼·阿尔钦(ArmenAlbertAlchian)

获得这样机会的学生只有张五常一人,他也就成为了阿尔钦的“入室弟子”。

在准备阿尔钦的博士考试时,其他同学一般会选择两年时间分别考完4张试卷,而张五常在5天之内全部考完,其中3张试卷成绩第一,1张试卷成绩第二。

年张五常转向芝加哥大学,在芝加哥大学做博士后期间,张五常与新制度经济学的鼻祖科斯漫步校园探讨经济学,科斯说张五常是最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人;与著名经济学家、芝加哥经济学派领袖人物乔治·施蒂格勒共事交流,与芝加哥经济学派另一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结为至交好友。

弗里德曼夫妇前来主持张五常的婚礼

这些他共事的人物都在不同的年份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

年,张五常到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任教,获得了8位经济学领域大牛的推荐信,全部对他赞不绝口,在当时传为佳话。张五常自己也说:

“没有任何学生,不管是何时,不管是何地,曾经有这样的幸运际遇。”

年,他是唯一一位未获诺贝尔奖而被邀请参加了当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的经济学者。这样的际遇,在中文世界的经济学家中,恐怕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年,张五常夫妇在斯德哥尔摩参加罗纳德·哈里·科斯的诺贝尔颁奖礼

张五常后来说,那是经济学大师辈出、群星环绕的时代,而自己何其幸运能在黄金时代先后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芝加哥大学学习经济学:

“没有学生能获得这些大师的日夕训诲,而这个学生竟还是一个中国人,天下间哪有这么幸运的事?”

“我是一个被一群巨人包围着的小人物。”

引起轰动的博士论文

张五常年开始写博士论文,题目一改再改,最后暂时抛开论文去搞了6个月摄影。

回来后经过几个月的资料积累,张五常决定写题为《佃农理论》的博士论文。

年的春夏之交,在加州的长滩,张五常写好了《佃农理论》的第一长章,他兴奋地把文稿寄到洛杉矶给两位恩师:赫舒拉发与阿尔钦,但得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意见。

赫舒拉发教授把这一章捧到了天上去。而阿尔钦回给张五常的,却是文稿上满满的问号与修改,张五常说自己看到时“差不多要流下泪来”。

在长滩的家中,晚饭后张五常坐下来,细读阿尔钦教授在文稿上的每一项质疑,到全部消化时,看一眼手表,竟然已是过了一夜到上午11点了。

张五常给阿尔钦寄了一封短信,答应下一稿将会有大改。一个月后,他寄出了第二稿。过了几天他回到洛杉矶分校,先见到了赫舒拉发教授,教授大呼:

“天才,史提芬(张五常的英文名),天才!”

而见到阿尔钦教授,他只是对张五常说:

“我们一向知道你是可造之材,所以给你压力,让你明白好的研究是怎样一回事。”

张五常说自己重视现象细节的习惯便是源于这段经历。

洛杉矶加州大学为张五常的博士论文初稿专门召开过研讨会,参会者大约40人,其中有十几位教授。

然而,这些教授们一致认为论文的几点结论全都错了。因为佃农理论在之前已经发展了年,张五常从来没有考察过前人的理论,而是觉得为了解释农业经济需要有一个佃农理论。

更让人不接受的是,他提出的所有结论都与传统的理论相反。教授们为此从下午5点一直讨论到晚上11点,一直没结果。

过了一个月,张五常接到阿尔钦教授的电话,告知他可以动笔了,阿尔钦预计这篇论文要写两年,但张五常只用了8个月时间就交了稿。

《佃农理论》英文原版出版时才卖几块美金,现在这薄薄一本小册子已经炒到美金了

《佃农理论》(TheTheoryofShareTenancy)主要是以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对分成租佃制度作出了新解释,推翻了年来的传统理论,建立了“新佃农理论”,轰动了西方经济学界。

《佃农理论》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年获得芝加哥大学政治经济学奖。年,《佃农理论》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今天《佃农理论》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重要性越来越大,它不仅是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也成为了现代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观察中国的桥头堡

年12月,在底特律的一个会议上,张五常见到了老朋友科斯。科斯郑重地说:

“听说中国有开放的迹象,你要回到中国去。”

也许是因为童年在广西和广东的生活和求学经历,这份乡土情怀,让张五常对内地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wh/16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