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29港青年的夢想是買房獨家
媒體極盡心思報道、評論佔中領導人何去何從,香港大學副校長到底能不能選誰,反水貨客又做了什麼事,佔中這一周年如何紀念......但是,青年的教育怎麼了,交流怎麼了,創業有沒有進展了......這些話題只是因為太無趣、太不咋呼就無人關注,其實這些都是辦實事。 比起內地年輕人,如今的香港年輕人常上報紙社會版頭條,更出風頭,更受關注,雖然也並不盡然是好評價。在任何時候,社會的未來都是青年,然而一個城市的青年生存狀況、教育狀況、心理狀況均每況愈下、又被媒體煽動翻炒的時候,這個城市就該響起自救的警鐘。 在香港,無視創新是極大問題 世界經濟論壇9月30日發布《-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香港排名与去年一样,排名第7位,單除了基建竞争力维持首位;金融中心竞争力则出現倒退,由第1位跌至第3位,香港創新競爭力依然是最薄弱的部分,排名27位。 香港競爭力的12項支柱指數(第一「體制」、第二「基礎設施」、第五「高等教育和培訓」、第六「商品市場效率」、第七「勞動力市場效率」、第八「金融市場發展、第九「技術齊備」、第十一「商業成熟度」、第十二「創新」等) 在創新的計分小項中,香港每百萬人口的《專利合作條約》專利應用為零;政府對先進科技產品的採購得分也偏低,只有3.8分(7分滿分);香港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可獲得程度是創新的各個分項中全球排名最低的,得分只有4.3分,排名第41。 想起被「泛民鬥士們」多次「按死」在搖籃裏的香港創新及科技局,很難不讓旁觀者疑慮,這些人到底有什麼目的,要把香港拖至如此境地。 香港月光族增買樓似變幻想 美國萬通亞洲委託港大民意研究計劃,於今年第二季做了一份調查。訪問香港逾名有收入的18至35歲人士。其結果顯示,每6名年輕人就有一人是「月光族」,比较年的結果是每7人有1人是「月光族」,今年情況更為糟糕。 29%年輕人最大夢想為買樓(購房),雖然比前年調查跌5%,但仍是香港年輕人5大夢想之首。18%的年輕人夢想擁有更理想工作或創業,14%想環遊世界或旅行,想擁有更高學歷或擁有更多錢的分別有11%。想環遊世界的人的比例比前年上升了,故調查分析認為,購房夢想比例的下降,很可能主要是因年轻人收入追不上樓價升幅,或令他們覺得實現買樓夢機會低,還不如花時間環遊世界、體驗生活,連買樓的夢想也索性放棄。 香港樓價升幅強勁,《香港經濟日報》舉例指出,以樓齡超30年的沙田第一城的一間平方呎單位為例,過去5年由萬元升至萬元,樓價升幅將近%。 年輕人對香港前景悲觀 據日前《明報》報道,「未來 香港」委託香港嶺南大學公共管制研究部,在9月7日至13日以電話隨機抽樣的方式,訪問名18歲以上的市民。問卷就社會、經濟、政治3方面共列出12個分項,要求受訪者評分,0分表示前景非常差,10分表示前景非常好。結果顯示,最悲觀的為「縮小貧富差距」,僅得3.56分,其次為「減低社會撕裂」及「特區政府的施政表現」,分別為3.66分、3.98分。調查發現,18至29歲受訪者傾向給予較低的評分,50歲或以上受訪者給予較高分數,兩者差別在政治相關分項中更明顯。召集人李華明表示,調查結果年輕人評分偏低,認為政府在未來施政上需針對年輕人多下工夫。 9月28日,有人說是佔中一周年的紀念,也有人說是運動失敗的哀悼,佔中清場完成初期,社會沸沸揚揚討論的後佔中時期青年政策,到底動作為何,有何方向,又開始逐漸銷聲匿跡。近一段時間,媒體極盡心思報道、評論佔中領導人何去何從,香港大學副校長到底能不能選誰,水貨客又做了什麼事,佔中這一周年如何紀念......但是,教育怎麼了,交流怎麼了,青年創業又如何了,因為話題太無趣、太不咋呼就無人關注,可這些都是在辦實事啊。 希望這一個個警示,能夠提醒社會、提醒政府,青年工作的難度、重要性及迫切性。◆ 圖片來自網絡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ly/7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港大律师来视察惊动省委书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