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说,“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最初武侠起源于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游侠、刺客列传系列。如:《荆轲刺秦王》;后到六朝志怪。如:干宝的《搜神记》、《搜神后记》等等;再到唐代传奇,如:《集异记》系列,杜光庭的《虬髯客传》等等;之后到宋元话本,如: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再到明清小说,如:《七侠五义》《儿女英雄传》等等。

武侠一般取冷兵器时代作为背景,火药没发明之前,刀枪剑戟都被称为冷兵器,在冷兵器时代,个人的武术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既可保家卫国,又可以用它求取功名富贵,尤其是统治者,更是十分看重,在中国古代教学,是文武并重的。

一部流传千古的《水浒传》宣扬了它的侠义精神,大规模的侠士聚集于绿林,并自称“绿林好汉”,以“会盟”的形式推选盟主,对此,施耐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让后来有了“武林”一词。

在民国时期,首先有被称为“南向北赵”的等一批开风气之先河的武侠小说作家,“南向”是指向恺然,是湖南平江人,笔名“平江不肖生”,著有《江湖奇侠传》、《侠义英雄传》等等;“北赵”是指赵焕亭,是河北玉田人,著有《奇侠精忠全传》、《双剑奇侠传》等等。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是他的处女作,塑造了一代大侠霍元甲,就是电视剧《霍元甲》的原著,他对武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内功”“外功”两词便是他写出来的,说人练武分“内功”和“外功”两种,霍元甲中年而逝,是因“外功”太强而“内功”不足,即打伤了别人,也震伤了自己,长此以往,五脏内府旧伤复发,以致中道崩殂。历史上确有霍元甲其人,只是并非死在外国人手上,出于利益的考量,霍元甲的后人自然将他与民族拉上关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后被外国人下毒而死,霍元甲自然成了民族英雄,又说霍元甲的徒弟陈真查明了真相,为师傅报仇。其实,历史上就没陈真这人,在李小龙回香港演电影时,李小龙邀请倪匡帮他写剧本,陈真是倪匡写剧本《精武门》时而杜撰的一位主人公,他是霍元甲的徒弟,霍元甲到湖北会朋友开会,经过襄阳时,在路边捡到一个弃婴,心生怜悯,将其收养。其实,这都是扯淡。武功中的内功是一种超能力,很神妙,能格物伤人;外功是一种横练功夫,练到深处,刀枪不入,但有一罩门。在《射雕英雄传》中,“黑风双煞”中的“铜尸”陈玄风一身横练功夫,铜筋铁骨,刀枪不入,却死在七岁娃娃郭靖手中,郭靖一匕首刺中陈玄风的罩门,陈玄风就此一命呜呼。赵焕亭的《奇侠精忠传》系列,对武侠所做的贡献有三点:一、武侠中常有千年灵芝幻化人形,服之可增进功力,赵焕亭是此种情节的创作者;二、武侠中常以“玄门罡气”、“先天真气”等名词来表示威力无比的内力,而这也是由这部小说的“罡气”说法为源头;三、赵焕亭并以“武功”来代替“武术”、“武技”、“武艺”等,以作为所有如轻功、内力、暗器手法等的总称;虽然这不是他首创的名词,但他的大量使用而使众人习以为常,却是不争的事实。

民国后期,出现“北派五大家”,称之为“北派”,是因为都住在北边,大多在天津。他们分别是“奇幻仙侠派”的还珠楼主;“社会反讽派”的宫白羽;“帮会技击派”的郑证因;“悲剧侠情派”的王度庐;“奇情推理派”的朱贞木。

还珠楼主本名李寿民,代表作有《蜀山剑侠传》系列,他的武侠小说荒诞怪异,一时为人们不能接受,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他的小说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香港武侠大宗师金庸、梁羽生,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由胡歌主演的《仙剑奇侠传》系列就是由还珠楼主的作品《蜀山剑侠传》改编而来。

宫白羽本名宫竹心,代表作有《十二金钱镖》系列。初时宫白羽家境贫穷,买不起书,非常崇拜当时有名的大作家周作人,就是鲁迅的弟弟。一年夏天,宫白羽偶然得到周作人的家庭地址,斗胆写了一封信。信末,他抱有奢望,还开列出几本书名,恳请借书给他阅读。想不到的是一周后,他竟接到回函,并寄来一系列书,还言明有的书不必归还。奇怪的是,信末署名不是周作人,而是周树人。后由于生计问题,不得已才写《十二金钱镖》,没想到名气大振,鹤立鸡群。此后写了《偷拳》、《武林争雄记》等几十部作品,《偷拳》写的是杨露婵去陈家沟偷拳学艺的故事。此后,他用“白羽”为笔名写作的武侠小说十分畅销,一发而不可收拾,经济状况大有改观。尽管宫白羽功成名就,但对自己的武侠创作不但抱愧,而且蔑视。他自感名花堕溷,魂断蓝桥。他深感辜负了鲁迅先生对他的殷切期望,觉得无颜再见鲁迅,就自动断绝了交往,此后从事“甲骨文”研究。

郑证因属于“帮会技击派”,代表作《鹰爪王》八部曲,出手不凡,情节粗豪,充满阳刚之气。他将武侠的豪气与精妙的武术与惊险的情节融为一体,并特别注重武术技巧的描写。他对武侠做出了很大贡献,确立了江湖中的九大帮派,分别是“少林”、“武当”、“峨眉”、“崆峒”、“昆仑”、“华山”、“青城”、“点苍”,以及江湖第一大帮“丐帮”。

王度庐则注重言情,走悲剧侠情的路子,写到生死缠绵处,常感人至深。他的代表作“鹤铁五部作”,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就是五部之一,分别是《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王度庐写作的特点,能够充分把握江湖儿女内心的矛盾、人性的挣扎、爱恨交织的复杂情境,写情则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写义则慷慨侠烈、血泪交迸。在他的的作品中,看不到诡谲的斗智争霸,也看不到华丽的武林奇学,“点穴”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门十分深奥的绝技,更别说有轻功、内功的描写了。

朱贞木以《虎啸龙吟》《七杀碑》《罗刹夫人》为代表作,故事背景大多发生在塞外。他创作了“众女倒追男”的新派武侠模式,为五十年代港、台武侠小说作家群起仿效,历久不衰。公开对其赞赏的武侠小说作者有古龙、司马翎,其中古龙小说的诡异情节便深受朱贞木影响。

当代新派武侠三大宗师,金庸、梁羽生、古龙,之所以称之为“新派”,相对于“旧的”而言,突破了一些传统的东西。他们的小说有两大模式,一种是金庸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另一种是古龙的“百晓生兵器谱排行榜”。

金庸原名查良镛,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笔名是由良镛的“镛”字一分为二得来。自年第一篇小说《书剑恩仇录》到年《鹿鼎记》封笔,一共写了十五部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年,在香港,太极派掌门吴公仪与白鹤派掌门陈克夫发生争执,一起相约在澳门新花园擂台比武,一决雌雄。这场比武当时经过报刊大肆渲染传播,一时轰动香港,去了很多人观看,真正的比武其实是很不好看的,结果这场比武从开始到结束才一分多钟,让所有人大失所望。都说“有需求,就有市场”,当时金庸在香港大公报做编辑,他有个同事梁羽生,国学功底好,他们的上司总编辑罗孚就怂恿梁羽生写武侠小说,梁羽生开始写了第一部《龙虎斗京华》,初露头角,此后名气大响。由于供不应求,后来罗孚又怂恿金庸写武侠小说。在年,金庸的开山之作《书剑恩仇录》的横空问世,一举成名,此后《碧血剑》,再到《雪山飞狐》,无不让人拍案叫绝,再到第四部作品《射雕英雄传》的横空出世,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恢宏浩大的江湖场面,更是空前绝后,一时轰动港澳台,紧接着又轰动新加坡、越南和马来西亚,几乎让所有的人都称之为“天书”,如果那时有人说他没看过金庸小说,那便是笑话!也是这部《射雕英雄传》,让所有写作武侠的人自动靠后站,确立了他的大宗师武林泰斗的地位。紧接着《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的出世,更是让人目不暇接,似乎这个人有用不完的才能,到《天龙八部》的问世,人们以为金庸江郎才尽,力不从心,谁知,后面还有更好的作品《笑傲江湖》、《鹿鼎记》,他这大宗师的地位,谁也撼动不了!开新派武侠之先河的是梁羽生,发扬光大者是金庸。如今,有华人华侨的地方,就有金庸迷!年,王朔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一篇《我看金庸》的文章,言词大量批评金庸,说什么不入流,结果王朔的粉丝大多靠向金庸那边去了,我分析,原因有二:一、金庸确实写的好;二、王朔的粉丝以“万”作单位,而金庸的金迷是以“亿”作单位,两者不可相与之!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他喜欢看梁慧茹、宫白羽、卧龙生的作品,后将他们名字中各取一字为笔名,便有了笔名“梁羽生”。梁羽生是新派武侠的鼻祖,他注重描写女性,性格鲜明,如《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男性大多性格不鲜明,但也有好的,如《云海玉弓缘》;他受宫白羽的影响较深,写武功并不高明,比喻两人比武,非要一招一式化解,像金庸那种,段誉以“六脉神剑”的剑气伤人,这是他不能容忍的,他好的作品要比金庸古龙都要少。代表作有《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江湖三女侠》等,人们称他为“天山侠客”,是因为他写的故事大多是在天山。年梁羽生去逝时,金庸给他写了一副挽联,上联:侠骨丹心笑看云霄飘一羽;下联:孤怀统揽曾经沧海慨平生。

古龙,原名熊耀华,他原有一女朋友,叫古凤,后死去,为了怀念她,改笔名“古龙”。古龙是一代怪才,代表作有《楚留香传奇》、《七种武器》、《陆小凤传奇》,其中的主人公大多是浪子,天马行空,比较虚幻,有着跌岩起伏的情节,波澜壮阔诡异的画卷,那是写的真好,如“小李飞刀系列”,共分五部,分别《多情剑客无情剑》、《边城浪子》、《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飞刀又见飞刀》,古龙的江湖是分十年十年的,以“百晓生兵器谱排行榜”挑起武林纷争,第一个十年,是沈浪的江湖;第二个十年,是李寻欢的江湖;第三个十年,是傅红雪、叶开的江湖;第四个十年,是李坏的江湖。古龙的一生豪情奔放,嗜酒如命,最后因为酒后与人打架,失血过多,输入了带有肝炎的血,没过几年,在他四十五岁时,肝硬化死亡。那年死时是年,倪匡给古龙写了一副挽联:小李飞刀成绝响,人间不见楚留香。

除此三大家之外,如卧龙生、司马翎、萧逸、诸葛青云、柳残阳、陈青云等等,皆是宵小之辈。自“金庸、古龙、梁羽生”三大家之后,武侠小说再无大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ly/14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