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厕靓到当景点游客都点赞
▲香港海洋公园的一座公厕外景。 ▲香港元朗屏山的一座公厕。 “加装离子空气净化器、地面抽湿机及空调系统,加装抽风机及排气管道……”看到这样的描述,很难将它和公共厕所联系在一起。日前,香港历史建筑中环街市完成了“活化改造”,重新修整过的街市公厕摆脱了“脏乱差”,让市民能够舒心地“一解燃眉之急”。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鳞次栉比的高楼是外在形象,街巷角落的公共厕所则是“细节中的魔鬼”。尤其对出门在外的人们,公厕不仅是解决生理需要的去处,更是评价城市软实力的硬指标。小处见大,公共建设的每一处生活细节,都折射着城市的“人文关怀”。 让品质来说话 香港公共厕所多达上千间,是市政公共建筑中数量最多的类型。其中,间散布在离岛郊区、旅游景点、轮渡码头、巴士总站和街头路口,由香港特区政府食物环境卫生署负责管理。其余位于运动场、市区公园和郊野公园等范围的公厕,则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和渔农自然护理署分别管理。 “对香港公厕最深刻的印象,是光洁的地面和干净的厕间,尤其是一直供应厕纸这点特别人性化。”在港读书3年的小胡对香港公厕的“品质”很认可。“香港公厕面积也许不大,但设施完备,而且充分考虑到残疾人、婴儿和小朋友的需要,有扶手、紧急求救铃、婴儿护理台等。” 不仅如此,为了解决女厕所排队的“世界性难题”,香港政府还在不断增加女厕数量。此外,部分公厕还设有浴室供免费使用,这些浴室对流浪汉而言是极好的福利,即便居无定所也能有洗澡的去处。 让细节来说话 在新界大埔林村放马莆的公厕内,洗手台上放着绽放的兰花,空气中隐约有消毒水的气味,墙壁上张贴着公厕卫生标准和清洁工作要求,有员工正在擦洗镜面,刚洗完手的市民顺手擦去了台面溅出的水渍……清洁者和使用者共同“温柔”对待,让这里被评为“靓到当景点”的香港公厕。 类似的“亮丽公厕”在香港还有很多。北潭涌公厕具备生物降解技术,净化污物,减少臭味;浅水湾边的泳滩公厕被称赞为“沙滩边的公厕内竟然没有沙”;青衣青屿干线观景台停车场公厕空间宽敞,内有悠闲角落,更有英语、粤语、普通话三语广播,提醒使用者冲厕、洗手及保持清洁……这些公共厕所不仅让到访者身心舒畅,也让香港赢得游客赞叹。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指出,“公厕对反映一个地方素质有重要作用,影响旅客对城市的观感,特区政府有决心继续改善公厕环境。”近年来,特区政府在持续更新厕所建设和排污系统、做好公民卫生教育方面成果有目共睹,同时把公厕数量不足,清洁人员待遇不高等问题提上解决日程。 除了政府投入力量,越来越多的市民也通过政府网站提出咨询和建议。有两名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ly/13443.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游rdquo香港人气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