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阿姐

汪明荃入行50周年,

而今天亦是她70岁寿辰的大喜日子。

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

但这句话在汪明荃身上并不适用,

她既懂正宗老牌,又接受新生事物,

红足半个世纪的Liza姐,

在昨晚和今晚于香港红馆举行

“汪明荃50周年演唱会”

可谓喜上加喜。

在璨如星河的香港电视艺员当中,

如果要挑选一位最能代表

香港电视50年发展成就的“见证人”,

答案也许只有一个:汪明荃。

汪明荃,有写不完的故事。

她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自己的传奇人生。

就像她曾说自己的名字一样,

“明”代表自己的出生地,上海的崇明岛,

“荃”代表一种草。

汪明荃,她是一棵平凡但永远

可以照亮人心的独特的小草,

汪明荃的演艺生涯,

丰富,精彩,独一无二。

年8月28日生于上海,

父母都是上海人,

年,9岁的汪明荃到香港

与父母团聚,

住在清华街,在北角上学。

五官精致、眉目含情的汪明荃在

年应考“丽的”艺员第一期训练班,

千多人中只招收9人,

结果汪明荃脱颖而出,

当时她在中环洋行当会计,

放工后赶去上课,

一年后以优异成绩

取得号毕业证书。

外形讨好又好学上进的汪明荃

很快就成为“丽的”的新晋小花,

演戏、唱歌都得心应手。

年,汪明荃获得

演艺事业上的第一个奖项:

《华侨日报》“十大电视明星金球奖”。

为了使自己的舞台演出更进一步,

年汪明荃自费赴日本

深造歌舞技艺,以优异成绩结业。

毕业后老师想签她在日本做歌手,

但为了赶回香港结婚,

汪明荃拒绝了好意。

年,24岁的汪明荃

下嫁制衣业商人刘昌华。

刘昌华是接受西方式教育的,

所以一直不介意太太出外工作,

对她的事业更是抱着欣赏的态度,

奈何家婆却不认同,

强硬要求她每星期只可拍一天戏,

而且规定农历新年一定要留港与家人度过。

汪明荃一开始就要面对

家庭和事业两难全的局面。

70年代初转投TVB后,

汪明荃早期在《欢乐今宵》任主持,

但欠缺搞笑因子而表现平平,

直到年参演剧集《家变》,

成为汪明荃在演戏中的转折点,

她一改戏路,从弱质女流

摇身一变成为女强人洛琳,

奠定了汪明荃在电视界一姐地位。

年成立“洛琳电影公司”,

处女作是喜剧《大抢特肠》,

但反响一般。

年拍摄电视剧《天虹》时

被霍耀良称为“阿姐”,

从此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今天。

这个阿姐的称谓在外人眼里是爱称,

但实质因为汪明荃做事一向认真而严谨,

在外人眼里是“一根筋”的人物。

与她合作过的所有电视工作人员,

不准迟到、不准应付、不许玩笑,

让很多习惯了按部就班

玩经验战术的电视人要改掉这些习惯。

此时,阿姐的光芒在电视圈

大放异彩,从霍青桐到贺燕秋,

从赵敏到庄梦蝶,

阿姐的气势无人能敌。

不过,事业放在第一位的汪明荃,

永远不会把爱情当作权衡

自己事业发展的砝码,

为了事业最终还是搭上了婚姻的代价,

年汪明荃刘昌华正式分手,

结束了婚姻旅程。

离婚后很多人都以为她会与

已离婚的何守信有美满的结局,

但最终因何守信绯闻不断,

两人关系都无疾而终。

年,汪明荃被邀

出席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中英两国政府联合声明》草签仪式。

年,她成为

全国人大第七届港澳区代表,

其后先后担任了两届全国人大代表。

年汪明荃

应邀到北京参加春节联欢晚会,

一曲《问候》

温暖了亿万同胞的心。

但从政生活却使她的

演艺作品被台湾封杀,

在上个世纪80年代,

香港最大的影视市场是台湾。

结果年起她的所有电视剧都被封杀,

整整10年时间,阿姐都没有拍过戏,

只能从事TVB一些主持类的工作。

一直到卸任,年再出来拍戏的时候,

拍的是《创世纪》,

已经要演别人的母亲了。

幸好,和阿姐风雨相伴的有罗家英。

年,罗家英邀请汪明荃

演出粤剧《穆桂英大破洪州》,

汪明荃演穆桂英,罗家英扮演杨宗保。

年演出后不久,

传出他和汪明荃相恋的消息。

之后历尽20年风风雨雨,

两人曾分别患重病,

但一直相依相伴,不离不弃。

年5月2日,罗家英、汪明荃

在美国拉斯维加斯注册结婚,

结束了这段长达21年的爱情长跑。

从年至年,

无线长剧《创世纪I、II》

为汪明荃再创电视事业高峰。

年和刘松仁合作《婚前昏后》,

夺得无线台庆“我最喜爱的女主角”奖。

年,汪明荃在《我的野蛮奶奶》

中鬼马的突破表演夺得

当年无线台庆“最佳女主角”。

汪明荃整整从艺了五十个春秋,

拍摄了60多部电视剧,

涉及电影、电视、戏剧、戏曲、

舞蹈,甚至绘画,近百次获奖。

获得过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世界杰出华人奖,

一生中,她经历了数次坎坷,

都无一例外地化险为夷。

汪明荃不但敬业乐业,

还用她的影响力服务社会,

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

她的面孔不知温暖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

为什么她是阿姐

跟阿姐一起工作很有压力,当然,这是积极的力量,身旁的人要求高,你自己也矮不到哪去了。

与汪阿姐一起工作的经验告诉我,世界上没有烂人,只有懒人。第一次遇上汪明荃是内地某次演唱会,我这个主持人介绍阿姐上台,互动两句,我下,她唱,就这么简单。上台前在台侧,阿姐反复地向我求证我的名字“斌”在普通话里的正确读法,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台上的重点并不在我身上啊,说清楚我的名字有那么重要吗?答案在上台后瞬间揭晓,阿姐一开口:阿斌!台上顿时一片亲和,仿佛我们认识了好久,接下来聊什么都象拉家常一样自然顺畅了,姜还是老的辣!

又则,阿姐准时是出了名的,那次因为航班延误,到达演出现场观众已经开始进场了,晚会要转播,眼看还没彩排的阿姐二话不说直接要话筒就要上去走台,副导演拦着说现场已经进来不少观众了,不如阿姐在台下唱几句让音响师调试好音响就可以了,阿姐坚持:我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台上的走位、灯光效果、和伴舞演员的配合才心里有底,我要为现场外更多的观众负责。结果,那天早进场的观众白捞了阿姐三次表演!

阿姐就是演艺界的专业精神标杆,她的敬业无处不在,有心的站在她身边不动声色地观察她一举一动,都能吸收正能量。还记得在温哥华《同一首歌》演出后台和阿姐擦肩而过,粉墨完毕的她问我:我靚唔靓?我秒悟,汪明荃的明艳动人持续几十年,背后,全是早有预谋!(文:梁永斌)

《我的黑胶时代》已在喜马拉雅FM上线

可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收听更方便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收听喜马拉雅FM上线节目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长沙哪家好
中科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i/7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