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自我介紹時,很少會告訴別人中文全名,一般都只是介紹自己的英文名。我的英文名叫Jenny(珍妮),但如非必要,我都會介紹自己為芷淵。這個故事要從小學講起。

雖然不是所有香港人都有英文名,但取英文名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小學二年級那年,英文老師讓我們一人想一個英文名,方便她上課時喊我們名字。於是那天回家,我就問媽媽,我起個什麼英文名好。恰巧有個親戚在家作客聽到了,跟媽媽說:「芷淵的樣子像Jenny,就叫Jenny吧!」

「Jenny,挺好聽啊!好啊!」

雖然到現在我都不知道「Jenny」到底是長什麼樣的,或者親戚口中的那個「Jenny」是否真有其人,但當時家人都附和,從此我就多了一個英文名字---「Jenny」。

同學、朋友、同事之間,香港人大多會以英文名相稱,甚至有時候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中文名,因為相處的時候也不需要知道。除了爸爸媽媽、老師、上司可能連名帶姓叫你,哪個朋友稱呼你全名的,一定關係特別好。

小學時,我一直挺喜歡Jenny這個名字。老師說,Jenny一般被形容是有趣、外向、有著西方氣息的鄰家女孩,反正我當時的理解就是「親切友善的好女孩」。

直到一次爸爸媽媽帶我到美加旅遊,在加拿大野生動物園騎大象時,我聽到大象馴獸員大喊「Jenny,stop!Jenny,stop!」(珍妮,停下來!珍妮,停下來!)我很好奇怎麼在加拿大會有人認識我。事後才知道,原來我騎著的大象名叫Jenny,大象馴獸員是叫牠停下來擺莆士給遊人拍照呢!後來同學知道了這個故事,幫我起了個綽號叫「JennyElephant」(大象珍妮)。

Jenny其實沒什麼不好,很多美女明星都叫Jenny,後來馳名的「小熊曲奇餅乾」不也取名「JennyBakery」嗎?只是名字會有時代的烙印,名字背後往往反映了所處的時代,信息量不容忽視。

上世紀七十年代前,英語是香港唯一的法定語言。雖然全港絕大多數市民用的是漢語,講的是廣東話,但政府文告、法律文書統一用英語書寫。到了年,港英政府立法宣佈「中英文同等地位」,直到特區政府成立,「雙法定語言」都沒有改變。香港人出生時需要同時填寫中文名與英文名,大部分英文名都是中文名的粵語拼音。而香港人的中文名與英文名一樣,都具有法律效力。

老一輩的香港人,喜歡叫Peter、John、Paul、Mary等,很多都源自基督教文化背景的「Christiannames」(基督教徒名字)。當然也有直接用粵語拼音的名字,我小學一年級英文教科書的第一課就有這樣一句話:「YipSiuLanandLeungWaiMingaregoodfriends.」(葉小蘭與梁偉明是好朋友。)「YipSiuLan」和「LeungWaiMing」就沒有英文名。

六零後、七零後出生的一代,喜歡用Kelvin、Jacky、Shirley、Vivian、Jenny等。這也是後來我不太願意介紹我叫Jenny的原因之一,因為用這個英文名的香港人,一般都比我年齡大很多。那個年代大多不會直接用粵語拼音的英文名,取而代之的,是中文名字的英文縮寫,譬如「家強」叫「KK」、「嘉欣」叫「KY」等。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就取了「振英」拼音的「CY」做英文名。也有人用英文名配合中文名的發音,如容祖兒叫Joey、張智霖叫ChiLam,名字中有「茵」、「欣」、「恩」等粵語拼音為「Yan」的叫阿Yan、Yannie、Yanki,有「祖」、「藻」的就叫阿Joe、Joey等。

到了我們八零後一輩,英文名開始變得更為多元化。記憶中,我的同學中有叫Holly、Amanda、Janice、Heidi、Una、Athena等等。有人會用出生月份作英文名,六月生日的叫June,八月出生的叫August。也有人喜歡用疊字英文名,例如JoJo、YoYo、CoCo、MiMi、BoBo等,儘管被說更像小寵物的名字,但不少人偏偏看中它們的可愛與親切感。

隨著日韓文化在香港流行,Yuki、Suki這些日文名已不足為奇,越來越多人取用法文、德文甚至俄文等作「英文名」,例如Charmaine、Amelie、Adele、Sandra等。香港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的英文名Rimsky就是常見的俄文名。有一次他在訪問中透露,曾有大律師勸他改名,因為香港人不會找一個「俄羅斯人」做法律代表。

九零後甚至零零後的英文名更有創意,我有兩個朋友,一個叫Sixteen(十六),另一個叫Potato(馬鈴薯)。香港中小學每個學生都有學號,老師會根據班上學生粵語譯名從A到Z排序分配,一班三十人,學號就從一到三十排序,四十人就有四十個學號。姓區(Au)、陳(Chan)、周(Chau)的同學排在最前,姓黃(Wong)、楊(Yeung)、容(Yung)的排在最後,Sixteen的粵語譯名正好排在班上的十六號,他就把自己的英文名改成Sixteen。Potato的英文名更好解釋,純粹因為他特別喜歡吃馬鈴薯類食物,薯條、薯片、薯格通吃,恨不得自己也要變成Potato!於是我們經常調侃他倆,叫他們做SixteenPotatoes(十六個馬鈴薯)組合。

誰說英文名一定要用名詞?性格開朗的可以叫Happy(開心),吃貨可以叫Yummy(好吃),我還見過一些有個性的英文名叫Never(永不)、Ever(曾經)!香港有位黃姓補習老師就叫NeverWong,據說是取了「NeverWrong」(永不錯)的諧音,所以很多學生高考前都會報讀她的課程,說是好意頭,沾沾考試運。

不過,雖然大多數香港人都有英文名,但很多人都不會把身份證上粵語拼音的英文譯名改為英文名,因為這個名字通常都來得很隨意。我的「Jenny」就從小學一直用到現在,雖然後來曾有N次想改名,但用習慣了也就習慣了。當然,也有一些人在不同人生階段都會換一個英文名,我有個朋友小學叫Annie、中學叫Vivian、大學叫Bella,出來工作變成Isabelle了。

用英文名相稱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避免很多尷尬場面。中國人的傳統禮儀以儒家為典範,不熟的人之間很少直呼名字,除非是長輩稱呼孩子、上司稱呼下屬等,一般都帶有一種「上對下」的意味,但西方的溝通模式則更傾向於平等相稱。

大學時去美國進修交流,室友帶我去見她爸爸媽媽,我很有禮貌地稱呼對方為「Uncle」(叔叔)、「Auntie」(阿姨),被他們笑了很久。後來我才知道,很多外國人就算子女稱呼爸爸媽媽都會直呼其名,我稱他們為「叔叔、阿姨」反而令他們感到不自在和見外。

英文名在職場也非常有用。剛到鳳凰工作時不熟悉內地文化,不知道原來內地人稱呼比自己大幾歲、但較為資深的同行都會稱作「XX姐」、「XX哥」,後來一個同事告訴我,說不這麼稱呼可能會被人覺得你沒禮貌、沒大沒小呢!在香港職場就可以免卻很多這樣的誤會,大部分同事間都會稱呼英文名,就算上司下屬也以英文名相稱,既不會過分親暱,又可以避免稱呼不當的尷尬場面。

香港人的英文名發展至今,越來越百花齊放,當然,有些已經變得不倫不類,甚至鬧出不少笑話。但在這個華洋雜處、既摩登又傳統的城市,港人文化身份一直在裂縫中掙扎求存。為自己取英文名,就像在花多眼亂的世界上為自己精心挑選的身份標籤。

這個標籤,有人一用就是一輩子,也有人會隨著人生不同階段和價值觀的改變,為自己易換不同的標籤。還是那句話,名字背後,信息量不容忽視!









































看白癜风选老牌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9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