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香江香港街道名称的温度浪漫情怀
地名决不仅仅是一个称呼, 一个特定地域的名称。 “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说: “城市是有生命的。地名便有了生命的意义,也就是有着和生命一样丰富和深刻的含义。如果你崇敬这地方的文化,这地名就是一种尊称;如果你对这地方有情感,这地名就是一种深挚的爱称。比如故乡的地名。” 香港向来是华洋共处的城市,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人使用的中文都没有获得合法地位。香港的街道名在早期是只有英文的。而华人对这些街道的称呼,多数由民间自发翻译,也不知道是谁做的主,总之有很多都是约定俗成。 错译中比较有名的例子,如内地游客最热衷去的地方,尖沙咀海港城所在地的“广东道”。广东道英文叫CantonRoad,Canton是广州,而非广东。 英国人当年在香港取街道名有个特点,就是某个区域会集中以某种风格命名街道。例如,大角咀一带常常见到以植物命名的街道。稍微懂英文的人都知道,动植物学方面的英文最难搞。对于当年的师爷来说,就更加是头痛得要死,因此错误百出。 最经典的,是FirStreet和PineStreet两条街道译名对调。Fir是杉树,Pine是松树,而这两条街道的中文名,偏偏是FirStreet叫“松树街”,PineStreet叫“杉树街”。 SpringGardenLane 还有湾仔的SpringGardenLane,“Spring即是春天,Garden即是公园,这条就叫‘春园街’吧!”其实,这里的Spring根本不是“春天”,而是因为此处过去有个喷泉,Spring在此处应该翻译为喷泉。 这些街道名,虽然错误百出,却是香港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大家约定俗成,将错就错,也便成了生活。没有必要纠结于对错,正如苏东坡写的《赤壁赋》,根本不是当年三国赤壁之战的赤壁,亦能激发“大江东去”的豪迈。只要所有人心中都有“想象的共同体”,即便错误也是有价值的。香港的街道名,无疑是华人世界最有特色的,就让它们继续默默承载香港的历史吧。 有家国情怀的香港街道名称 香港是全世界自由度排名第一的经济体,但千万不要以此低估了香港同胞深厚的家国情怀。和祖国其他城市一样,他们有着“小天下”的传统观念,不管时局如何变化,街道如何短窄,区域多么狭促,也要倔强地取上一个中国的地名,建上一个中国风格的建筑,最明确地提示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这里就是中国! 12 香港街道 这里以住宅区为主,生活着最地道的香港本地人——这里的街道多以祖国的城市命名,包括洛阳街、湖北街、奉天道、成都道、西安街等,这里的传统庙宇香火繁盛;这里的大型小区门口建有牌坊。和祖国其他城市一样,他们有着“小天下”的传统观念,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区域多么狭促,街道如何短窄,也要倔强地取一个中国的地名,建一个中国风格的建筑,最明确地提示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这里就是中国! 须知,就在香港仔一山之隔的港岛南区,街道的名称便充斥着历任港督的名字,砵甸乍街、轩尼诗道、德辅道、弥敦道、文咸街、干诺道……。一岛两面,绝妙地阐释着香港中西合璧的特征。 经典的香港街道名称 石板桥 香港石板街原名砵甸乍街,是香港著名的怀旧老街,历史悠久的地面由一块块大石板砌成,故又得名石板街。石板街聚集了许多老旧的小店和摊子,部份店铺还保留了从前铁皮屋的特色,游人可以见到街上搭建的绿色小屋,十足老香港的风味。这些店铺主要是售卖精品、特色玩具、杂货、成衣、配饰等,这些货品都是杂货色经营,价钱由几块起,可价廉物美。石板街充满怀旧气氛,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电影人的注意,许多电影、电视和音乐录像带,如刘德华、郑秀文的《龙凤斗》、《无间道》等都特意到来取景,也有不少喜爱摄影的同好们前来拍照。 荷李活道 很多人以为荷李活道得名自美国加州电影生产地好莱坞,然而道路名称其实源自早年荷李活道一带种植的冬青树(Hollywood),因此被命名为“HollywoodRoad”,中文则音译为荷李活道。这名称出现时,美国的好莱坞尚未出现。香港历史学者萧国健则指“Holly”是指当时一带生长的榕树。位于香港中环至上环,是香港开埠后兴建的第一条街道,深具香港中西文化合璧的特色,文武庙也在这里。街道两边到处是艺术馆、展览馆,热爱艺术的伙伴到中环可以走走。 庙街 庙街在九龙油麻地,因街上的天后庙(妈祖)而命名。以庙前的榕树头花园为界,分成南北两段。在榕树头东面,有城隍庙、天后庙、观音庙;榕树下还有一排社坛、书院。此地的小天后庙,从上世纪40年代起,就成了江湖人物和各色闲杂人等的落脚地。想体验地道香港文化就到庙街夜市去!这里除了有摊贩售卖商品,还有职业棋手的地摊,歌手演唱粤剧、广东歌等,所以又叫“平民夜总会”。晚上的油麻地很冷清,大部分的店都很早就关门,除了庙街,越晚越热闹,并且很多电影都曾以该条街道取景,值得一去。 雅致的香港街道名称 12 荷塘道(HawthornRoad)·比雅道(BriarAvenue) 在港岛跑马地区域,也有一片以植物命名的街道。例如,“荷塘”听起来很有清华园“荷塘月色”的意境,但是附近并无荷塘,因为它其实来源于“Hawthorn(山楂)”的乌龙音译。而“比雅”并非“比谁更文雅”的意思,而是来源于“Briar”,即“蔷薇”。 12 浣纱街(WunShaStreet) 成都有条浣花溪,香港有条浣纱街。浣紗街就位于铜锣湾东、大坑区内,每年中秋节前后,大坑舞火龙都以浣纱街为主要场地之一。浣纱街原来毗邻一条水坑(部分已消失,现存部份称大坑明渠),当地居民在水边浣纱,因而得名。 12 歌赋街(GoughStreet) 上环的一条街道,以英国海军少将HughGough命名,粉岭有一楼盘叫歌赋岭; 地名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所以对于现在的一些翻译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存在的一些名称,易名当慎,切勿轻率待之。无论是城名,还是街名,特别是在当今“城改”狂潮中,历史街区大片铲去,地名便成了一息尚存的历史。倘再将地名删去,历史便会彻底荡然一空。我们早晚会感到这种文化的失落,我们已经感到这种失落和茫然了!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哪里治得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7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阿哲与神话Q在香港注册公司,公司名称被扒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