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闻沧海笑,至今忆黄霑
黄霑,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年随父母移民香港;早年入读喇沙书院,后升读港大,年毕业于港大中文系;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任过香港电视台、电台主持人。为电影、电视剧、歌手、演员作品、导演作品、文学创作、古装歌舞剧、综艺晚会写过歌词。 在七十年代,香港的经济开始起飞,而香港和内地的接触却不多,当时居住在香港的人难以建立一种中国人的身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本土民间的庶民精神,大众传媒则从旁推波助澜。 其时最能反映大众生活的,正是电视剧。因此在流行曲还没兴起之前,电视剧承担了很大部分的反映市民生活的责任,而流行曲则附属在这些电视剧身上,多为电视剧主题曲。 既然是主题曲,就必须与电视剧的主题有所相关。这阶段的粤语流行曲创作所受的束缚很多,既要贴合电视剧的主旋律,又要力求填出新意,还要添上词人对人生的种种看法,非常困难。但黄霑等人却做得甚为出色,树立了一个很高的标杆。可以说,这些电视剧主题曲用语现代化,饱含人生哲理,摆脱了以往旧式写法偏向于粤剧传统的生涩,更抛弃了时下以草根阶层对社会不满为题材的庸俗,极大地拓宽了流行曲的题材和艺术性。 后来的词人作词,所受的影响概莫如是,而流行曲亦渐渐摆脱了电视剧的束缚,歌手开始担当大旗,为人熟知,确定了现在流行曲的运作模式。 这些电视剧中,涉及的题材甚广,当然少不了时下仍大受欢迎的古装武侠片。黄霑港大中文系毕业,又精于粤剧研究,为这些古装武侠片作词自是信手拈来。 年他作词、顾嘉辉作曲、罗文主唱的《狮子山下》,题材是十分主旋律的,要唤醒香港人的家国意识,“既是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理想一起去追,同舟人誓相随”数十年来不停激励着香港人前进奋斗,“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更被多次引用,时至今日这首歌的意义早不仅限于电视剧,而是已经超脱出时代的界限,成为最能代表香港的歌曲。 至于《沧海一声笑》,则来源于年,黄霑为徐克的电影《笑傲江湖》谱曲。传闻当时写了六稿,徐克都不满意,深感无奈的黄霑随意翻阅身边的古书寻找灵感,看到《乐志》里说“大乐必易”,黄霑心想,最易莫过于中国古音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就反用改成“羽、徵、角、商、宫”,接着在钢琴前一试,就顺着写出了整首歌,成就了这首旋律极其简单,却隽永悠扬的《沧海一声笑》。那“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的歌词,结合电影里青衣儒冠的三人边弹古琴,边豪饮大唱的镜头,成为一代武侠配乐的不朽之作。徐克与黄霑联手将那一直只存于金庸小说里,单凭读者想象力才能听到的《笑傲江湖》与感受到的武侠世界,以最具原著风格的韵味呈现在大银幕上,成为永远无法磨灭的电影画面。 黄霑的词,没有任何华丽辞藻,没有任何曲折雕琢,在小鱼看来他就像古时散发弄舟、慷慨高歌的士人,作品中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直白痛快,浅俗易懂。黄霑之词既有大开大合,又有温婉细腻,细细品之,犹如古酝犹存,仙风道骨。黄霑曾自诩是真小人,他不屑于情怀和境界,而这,也正是他的情怀和境界。 黄沾的词作品是他侠义精神与人生哲学结合的最佳体现,词坛小生林夕在点评黄沾时说:“以文言笔法写词有如行钢线,一不小心便会一面倒。只有学贯五经才能欣赏。”至今,他仍然是香港歌坛公认的“词坛教父”。 年11月24日凌晨四时五十分左右,一代“鬼才”因肺癌于香港逝世。 ————————————— 听喜欢的音乐做喜欢的事,如果你也喜欢小鱼的内容,请长按下图白癜风能治了吗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736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各省人的气质,看看咱甘肃人是什么气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