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粤语金曲致敬港囧里的老歌
今年国内电影院线的国庆档,会出现两部国产大片双龙戏珠的格局,它们一部叫《港囧》、一部叫《夏洛特烦恼》。除了同样可以归为喜剧片的范畴之外,这两部电影还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就是都有音乐这个特殊的载体,作为电影的第二支镜头,并在时代背景上,起到了坐标式的作用。听了这么多年的流行音乐,很多人从这两部电影里却可以发现,曾经以为是快餐文化和靡靡之音代表的流行歌曲,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和积淀后,最终还是因为成为记忆里不可磨灭的背景音,并渐渐成了一个时代的主题曲。 A面《港囧》插曲 1、谭咏麟《谁可改变》 2、黄霑《沧海一声笑》 3、张国荣《倩女幽魂》《拒绝再玩》《当年情》《为你钟情》 4、卢冠廷《一生所爱》 5、叶丽仪《上海滩》 6、叶振棠《万里长城永不倒》 7、陈百强《偏偏喜欢你》 8、林子祥《真的汉子》 9、陈小春《乱世巨星》 10、张学友《饿狼传说》 11、草蜢《忘情桑巴舞》 12、BEYOND《情人》 感动年龄:几乎全部70后,以及不能太85后的80后 作为徐峥的作品,《港囧》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到之前那部票房热门电影《泰囧》,而地名加囧的命名方式,很明显也更像是一种系列电影的操作模式。 当然,《港囧》除了在商业喜剧片的主线之外,其实还暗藏着类似《匆匆那年》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些青春怀旧片的副线。这样一来,如果身为70后的徐峥,想要通过电影里的音乐写实自己的青春,那么他的去程几乎就只剩下两个城市可以选择,一个是台北,另一个就是香港,而徐峥选择了后者。 在《港囧》这部电影里,总共有超过十首的港乐经典,作为配乐在电影里穿插使用。而这些歌曲的流行年代,也把《港囧》这部电影的时代背景,或者说徐峥的青少年时代,牢牢定格在整个八、九十年代,既和七十年代无关,更没有走进新世纪。 这其中最老的两首歌曲,一首是《上海滩》,一首是《万里长城永不倒》,后者还作为电影的片尾曲使用。这两首歌都是香港电视剧的剧集歌,《上海滩》是TVB(无线电视)同名剧集的主题曲,由叶丽仪演唱;而《万里长城永不倒》则是亚洲电视的电视剧《霍元甲》主题曲,由叶振棠主唱。这两部电视剧,再加《射雕英雄传》(胡歌版李亚鹏版黄日华版)和《万水千山总是情》等剧集,也是最早引进内地的香港连续剧。虽然在内地播出时,粤语原音已经换成了国语配音版本,但它们的主题曲和片尾曲,却依然保留了粤语的原作。这也使得当时的内地青少年,因为香港的繁荣,因为香港流行文化的亲和力,而通过剧集这样一种形式,无形中接受了最早的港乐启蒙。 此后,中唱广州公司在八十年代中期开始,陆续引进了谭咏麟、张国荣等歌手的磁带,粤语专辑也第一次通过盒带的方式,在中国内地市场流通。像谭咏麟的《谁可改变》、张国荣的《拒绝再玩》和《倩女幽魂》等作品,就是在这一时间开始培育了最早一代专注香港流行乐的歌迷。而通过这些歌曲,再加上当时零星在市面上流通的一些歌词本、音乐杂志,歌迷也开始由歌及人,再由人及歌,慢慢了解了这些歌手的更多作品,像张国荣的《当年情》和《为你钟情》这些在当时没有引进国内的作品,也同样成了许多哥哥歌迷的心曲。 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流行音乐之所以强,是因为整体强,而不仅仅只是像谭张争霸这样的巨星强。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林子祥的《真的汉子》这些歌曲,也凭借着各自的动听,捕获了很多歌迷的心。而这些歌曲,也都出现在了徐峥的这部《港囧》里。 此后的港乐,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九十年代,尤其是四大天王,更成了一个时代集体的偶像,像《港囧》里出现的张学友经典《饿狼传说》,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之一。当然,从徐峥在四大天王里只选张学友,而不选刘德华、郭富城和黎明来看,倒是很符合他70后但偏前的年龄特点,这个接近65后的群体,在音乐认知上显然要比相对年轻一代的歌迷,更倾向于实力派。 除此之外,《情人》里的Beyond,以及《忘情桑巴舞》里的“草蜢”,也是当时香港乐队和组合在国内最火的代表。至于卢冠廷的《一生所爱》、许冠杰的《沧海一声笑》和陈小春的《乱世巨星》,则还代表了当年香港流行文化侵袭内地的另一个载体:电影,因为它们也分别是《大话西游》、《笑傲江湖贰之东方不败》和《古惑仔》这三部港产经典之作的电影歌曲,当年也曾经以录像带的方式,在大江南北传播。而这对于徐峥这样的70后来讲,也是青春岁月里香港文化的终结。此后的“英皇娱乐”时代,林夕、黄伟文两位词人闪耀的时代,以及陈奕迅、杨千嬅、Twins、容祖儿的时代,已经和他们的青春无关了。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7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走向没落的粤语文化
- 下一篇文章: 37个外地人最爱问的问题,99的广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