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华南代表,恐怕遭遇了近40年来最被动的时刻。这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的不理想,高端人才的出走,制造业的艰难转型,城市规划的失误等等。但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粤语文化的没落,这令广州逐渐失去以往的光泽。粤语作为以往的强势方言,是诸多优秀文化产品的语言载体,如今慢慢开始被边缘化,这是令广州人真正感到困惑的。

出生于广州的5岁侄儿,已经不会说粤语了!他的父亲也是个地道广州人,但在家却营造了一个学习国语的环境。即便孩子的奶奶操着一口纯正的粤语和他交流,孩子也只会用普通话对付。

在我这个外地人看来,广州人不说广东话,是一件很奇怪的事。粤语不是小众方言,说“自己的话”一点也不丢人,更何况这是自己的地盘。但是,小侄儿不说了,他班里的同学也不说了。孩子们的父母觉得,粤语听得懂就够了,说多了粤语会导致普通话不标准,会被嘲笑。

出乎我的意料,在这个这么发达的地区,在粤语文化体系里的居民,已经变得这么不自信。十多年前,我来广州,这里给我的印象是:

1、好有钱;

2、他们在说什么;

3、我要怎么学粤语。

十年前的广州步行街

但如今,广州的年轻人不说粤语了,我也不会去想怎么学粤语了。要知道,在当年粤语歌火遍大江南北、香港电影和TVB电视剧风靡全国的时候,“粤语”可是和“流行”、“现代”、“繁荣”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有时候很有意思,它虽然是很软很虚的东西,但它像把脉的医生,一个衰落的经济体,其文化领域也必将显得老态龙钟。

在广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抛弃粤语,更别说粤语背后的粤语文化了。不可否认,语言的强势是依附于强势的经济实力的,特别是方言,粤语之所以在众方言中格外抢眼,那是因为粤语文化带的核心——广州和香港的实力远超其它方言的核心城市。而如今,香港和广州经济不景气和文化衰退导致了粤语地位的下降。

2

香港四大天王、谭张争霸、beyond、王菲、林忆莲、梅艳芳……曾经一群天王巨星唱着粤语歌,统治着整个华语乐坛。那时候,全国各地的卡拉OK,从桂林到成都,从武汉到杭州,从北京到长春,都有可能传出会几句“讲不出再见”、“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女主角在大学的舞台上,唱了一首李克勤的《红日》;《中国合伙人》里,三个兄弟赚了钱,在包间里高歌《海阔天空》。那时候的粤语歌,有着明显的标识,大家觉得唱这样的歌是一种流行,愿意去跟风,反过来也影响更多的人去听粤语歌,它是经历过90年代的人的一种共同回忆。

电影音乐不分家。和粤语歌有过共同繁荣的还有粤语电影,香港有一批电影的佼佼者如徐克、王家卫、谭家明等,带来了香港电影新浪潮,开启了香港“东方好莱坞”的第一站。周星驰的系列电影,更是将粤语电影推上了顶峰。那还是年左右的事情。

广州的文化产业,曾几何时缔造过一定的辉煌。珠江频道的《万紫千红》节目,可谓是中国综艺节目的鼻祖;而珠江电影制片厂出品的《雅玛哈鱼档》、《羊城暗哨》、《七十二家房客》等电影,也是中国电影行业的标志性作品;名噪一时的太平洋影音公司,一度成为90年代中国流行乐坛的领军企业,不仅推出杨钰莹、林依轮、毛宁、火鸟三人组等内地明星,还有一系列粤语歌曲作品。

《七十二家房客》剧照

太平洋影音公司艺人:火鸟三人组、杨钰莹曾名噪一时

只是,广州的文化产业与香港在90年代末期相互碾压,虽同是粤语,却“同室操戈”,并遭遇溃败。在90年代中期之后,广州的文化产业出现了停滞。而香港的粤语文化产业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在年左右开始疲软。最近两年也表现平平,TVB失去了原来的光芒。而亚视的停业,更是敲响了粤语文化的警钟。

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和相关文化政策的推出,大陆的流行文化开始有了发声的机会,尽管局面也不尽人意,但正在大刀阔斧地争抢这块蛋糕。比如以《甄嬛传》、《琅玡榜》为主的大陆古装剧,受到越来越多港台地区观众的追捧和认可,这也体现了大陆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话语权得以增强。这一点,不仅粤语文化地区感到无力,连台湾地区也感到懊恼。

什么造成了粤语相关文化产业的衰落?主要原因还是整个粤语体系经济实力的下降导致话语权的下降。

3

在6年前,广州曾发起过一场“粤语保卫运动”。当时,有一则新闻称“广州市政协竟然想将广州电视台全部转成普通话”,随后以“广州电视台要取消粤语了”在网上传播开来,出现了“粤语沦陷”论。不少民众走上街头,表示要保卫粤语。即使广州市政协及时予以澄清,但一系列“保护粤语”、“岭南文化垂危”、“粤语保卫战”,已经停不下来。这一件事,体现了广州粤语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以及不可侵犯的尊严。

报纸报道“保护广州本土文化”运动

但是,6年过去了。粤语文化是否依然坚挺?

在广州,粤语或许依然是不可撼动的,在香港也是。但问题是,放在全国版图而言,粤语文化在快速跌落。

和香港的经济实力衰退导致香港文化失落一样,广州经济的困顿,也会使得以粤语为核心的岭南文化受到压缩和边缘。广州作为第三城的危机感越来越严重,和北京上海不断拉开距离,深圳和杭州也来势汹汹,广州似乎已经疲软和底气不足。尽管在医疗、教育、交通方面,广州在华南拥有绝对优势,但是,从经济实力来说,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上,深圳已经开始全面赶超了。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进则退。如果一个城市没有政治话语权,又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文化传承和创新会变得举步维艰。作为粤语文化阵地的广州,如果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止步不前,整个粤语文化体系将要面临的,将是文化失语,伴随着的,还有粤语失去影响力、粤语被边缘化,直至粤语文化从业者(比如粤语电视台主持人、粤语“讲古佬”、“讲波佬”)的消失。

4

与广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深圳。

深圳除了地理位置,其它的跟岭南文化几乎没有关系。它是个移民城市,居民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在深圳,你会听到湖南湖北河南陕西等方言,当然,普通话绝对是主流。这里有很多湘菜馆、川菜馆、江浙菜馆,但是粤菜“很不正宗”。

“我在深圳这些年,也经历了从不喜欢到喜欢的过程。深圳的压力以及贫富差距,很多人都会产生过摇摆,我也一样经历过。不过,感觉真正能够挺过去的人,都容易找到了自己所在的归属感。归属感是一种习惯,这个地方能够让你觉得舒服,那就足够了。”来自山西的老陈说。

“深圳的空气很好,绿化非常棒,创业的环境很好,城市很包容。你有能力,你会觉得这个城市充满了魔力。你能改变或者创造的地方很多。”来自河北的小廖说。

“一个城市能给你欲望,能提供机会让你去满足欲望,去追求更多东西,好多人说深圳太物欲了,但是这就是他的魅力所在,这里的人充满生机,大家来这里都是为了梦想,要么离开要么向前。”来自广州的冬冬说。

“北上广深”吸引力如何?它们背后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百度指数来看看四个城市的热度。

北上广深城市热度对比图(图片来源:数据冰山)

北京和上海城市热度难分伯仲,牢牢占据前两位。深圳和广州热度在12年以前相互交替,12年以后,深圳已经完全超越了广州,近年来大有赶超北京和上海之势。

和城市热度相对应的是城市的房价,近两年,多个一线城市房价飙涨,但是广州却没有出现在房价疯涨的行列,甚至被多个二线城市甩在后面。

我们来看看北上广深的-年房价曲线图,深圳均价鹤立鸡群,广州在四个一线城市里格外“耀眼”。

北上广深-年房价曲线图(数据来源:南方财富网)

从图表来看,广州房价涨不过北京上海,比较容易理解。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金融中心,集全国优质资源于一体,但是最近一年,深圳的房价飞速上涨,一下超过北京和上海,成为中国房价最高的一线城市。然而,广州房价始终处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低端,涨幅远远低于深圳,有很多人根据房价来判断广州的没落。

曾有专业人员分析影响房价涨跌的几大因素:城区面积大小、土地供应多少、人口流入多寡、高端产业发展水平以及周边城市的居住替代效应。从城市面积上看,广州为平方公里,而深圳不到平方公里。但是广州城市人口和深圳旗鼓相当。人口密度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反过来,我们可以从人口密度上,看到深圳强大的吸引力。

其实,真正决定一个城市房价涨跌的根本因素在于人口流动,没有源源不断的人口流入,城市房价不会出现持久性的上涨。所以,人口流入多少,决定着房价的长期上升趋势。

根据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的《全国10大都市区人口与房价报告》,年之前,广州人口导入非常迅速,年均增长5.3%,而在年之后都市区人口年均出现负增长,增幅为-0.8%。

城市房价涨幅与人口涨幅对比图(图片来源:数据冰山)

对比之下,深圳常住人口迅速增长,而外来人口占总比7成多。这些外来人口,不乏高层次人才,形成对房价的强力支撑。

造成深圳房价暴涨的原因,除了城区面积狭小、土地供应接近萎缩,人口净流入增加导致供求失衡以外,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对房价的影响。深圳对于高新科技产业的布局,使得它在短短的五年内,从一个世界的制造工厂,变成了数据中心,从一个充满农民工的大城市,转变成金融和高新技术齐头并进的现代城市。

广州和深圳的GDP基本相当,但支柱产业完全不一样。广州的三大支柱性产业是汽车制造业、电子产品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而深圳的四大支柱性产业分别是金融业、物流业、文化业和高新信息技术产业。金融业对深圳GDP的贡献率高达14.9%,信息技术产业和互联网产业对于深圳GDP的贡献率高达22.5%。金融业和互联网行业一直是高薪行业的代表,一个城市有多少高收入群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

广州和深圳对比(自制)

网上流行一句话:广州是广东的广州,深圳是全国的深圳。

这不是城市间大小之辩,但精确地阐释了广州和深圳的区别和现状。作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在文化底色上,更多带有全国色彩,以普通话为官方语言,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培育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并且通过经济的影响力把这种年轻的文化培育起来。相比之下,广州依然坚守自己,加上在经济发展大潮中没有快速前进,使得自己不得不成为广东的广州,不得不眼看自己的文化走向衰落。

-END-

注:除特别标明,图片来源均为网络。

精彩文章

你未必知道,近30年最大一波海归潮正在袭来!

你还想着移民美利坚,他们却连绿卡也不要

每对想要二胎的夫妻,都有个过不去的坎儿

创业者,时刻都在倒闭的边缘

中国式“婚闹”,藏在喜庆中的猥琐癖好

读/者/时/刻

野狼财经有自己的读者群了!

只要长按下面的







































中科医院曝光
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7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