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还是香港导演吗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文:桃厂大魔王 陈可辛又火了,因为他用iphone拍摄了一部五分钟的广告《三分钟》。 一时间讨论群起,有人说人家用iphone就能拍出这么走心的广告,有人看到了实现电影梦的一条低成本捷径,有人科普陈可辛用的iphone和你用的iphone其实是两回事,手机只起到了一个监视器的作用,真正的拍摄有各种高昂的外挂加持…… 总之,一部短短的春节主题广告,从台前幕后被扒得干干净净,赚足了眼球。 光凭这一点,我就觉得陈可辛真是厉害。 但《三分钟》的爆红,只不过是陈可辛多年来成功的一个缩影。 香港导演集体北上多年,“水土不服”的尴尬症状依然没有完全根绝,我们看杜琪峰、吴宇森、徐克、王晶等人如今的作品,即使不乏优秀之作,总归还是有些别捏和不对劲,仿佛灵气这东西并没有跟着他们一起前往内地,他们的好,依然“属于”香港。 但这个问题在陈可辛身上,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他毫无适应期地融入了这个环境,进军内地制作的那些电影,几乎没有任何“香港”的影子,浑然天成地好像就应该属于内地市场。 在所有北上的香港导演里,他不仅生存了下来,还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但后来我仔细一想,觉得“香港导演”这个词是对陈可辛的误读,不对,误读其实是两个层面的,他既不“香港”,也不“导演”。 陈可辛难道没有拍过“香港”的电影吗? 当然不是,在UFO时期,他可能导演或制作了一系列最具香港市井气息的电影,比如他导演的《风尘三侠》《新难兄难弟》《双城故事》《金枝玉叶》,监制的《亚飞与亚基》《朝九晚五》等等。 当然,我们一定不能忘了《甜蜜蜜》,这部电影一直是厂长心目中最棒的华语爱情电影之一。 但你发现没有,《甜蜜蜜》里黎小军第一次见到李翘,是在麦当劳。 据陈可辛说,这场麦当劳初识戏,其实是在肯德基拍的 陈可辛不是从麻油地、重庆大厦、维多利亚港、兰桂坊这些港式地标或市井场所,让一个外来者进入香港,而是一个特别不“香港”的符号。 从根子上来说,我觉得陈可辛没有太重的“香港情结”。 其实陈可辛只能算是一个“准香港人”。尽管出生在香港,但在8岁那年,便随着自己的泰国华人父亲陈铜民去了泰国,18岁去了美国,21岁才回到香港,从童年到青年时期,他一直处于漂泊不定的状态。 陈可辛及其父陈铜民 在一次采访中,陈可辛曾经说,“我认为自己也一直是在社会的边缘。所以对这类迁徙漂泊、社会边缘人的题材,非常有带入感”。 这样的陈可辛,就像一个“移民”。 本质上来说,陈可辛就是《甜蜜蜜》里的黎小军,黎小军是从天津跑到香港,陈可辛则是从香港作为起点,辗转于各个国家和城市,他们都想融入陌生的环境。 “融入”这个主题,几乎贯穿了陈可辛的所有作品。 当初,由于香港两大制片公司嘉禾和新艺城拍摄的题材越来越僵化老套,陈可辛离开嘉禾,和曾志伟、钟珍一起创办了UFO电影人制作有限公司。 青年时期的陈可辛与曾志伟,他的脸居然比后者还大 而拍摄“香港市井题材”的电影,首先是一种选择,是为了从当时老化的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其次才是出于情怀,出于对香港的情感。 年,陈可辛又去了好莱坞,给梦工厂拍了一部爱情片《情书》。从这一刻起,陈可辛已经慢慢脱离了自己的“香港”身份。 年,陈可辛成立了ApplausePictures电影公司,他已经放眼整个亚太范围,制作了多部跨国作品,包括泰国恐怖片《晚娘》、韩国爱情片《春逝》、香港新加坡合拍恐怖片《见鬼》等等。 电影《春逝》 有了上述多年的铺垫,年,陈可辛才正式北上,其经验和适应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香港导演。 他进入内地拍摄的头两部作品都是难度极大的类型,歌舞片《如果·爱》以及古装片《投名状》。陈可辛说,只有在内地这样的大环境里,才能拍摄这样的大题材。 陈可辛曾经说,在内地拍电影,相比香港而言,有更多的“可能性”。当初在香港,想拍一场下雪的戏,还得花一大笔钱跑到欧洲,在《如果·爱》里,这雪想怎么下就怎么下。 《如果·爱》 到《如果·爱》到《武侠》,陈可辛对类型的试水暂告一段落,此后他又导演了《中国合伙人》和《亲爱的》,两部更具“时效性”的电影,在把握热点这方面,他做的比绝大多数内地导演都好。 难怪香港作家马家辉会说,陈可辛已经是一个内地导演了。 《亲爱的》之后,陈可辛就没有再导演长片了,他以导演身份再次现身,居然是一部五分钟的广告。 但在这三到四年的时间里,陈可辛的名字却从来没有消失过。年和年,他的工作室“我们制作”出品了《七月与安生》、《喜欢·你》和《妖铃铃》三部作品。 在这三部电影里,陈可辛的身份是出品人和监制,但厂长觉得,他其实更像是一个产品经理,正因为如此,一个短短的广告才能被发酵出这样的话题程度。 这个身份,其实从他在UFO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成型了。 陈可辛进入电影圈的第一个工作,是翻译,他将吴宇森的电影翻译成泰语,以便更好地进入东南亚市场。 他第一次担任导演,一直要等到年的《风尘三侠》,UFO成立的第三年。在UFO的7年,他监制了14部,是导演作品的两倍,相比导演一部电影,他显然更喜欢制作。 陈可辛在UFO时的导演名作《新难兄难弟》 这也是为什么,陈可辛只在好莱坞拍摄了一部电影,便匆匆离开的原因。他和同在好莱坞的吴宇森有着非常根本的区别,本质上,吴宇森是一个职业电影导演,是一个执行者。 但陈可辛更渴望的是掌控,在他眼中,电影更像是一个商品、一个产品,他不是制造这个产品的工人,而要从全局上来把控它的走向,这一点,是权力等级森严的好莱坞无法提供的。 这之后到年的6年间,陈可辛都没有长片导演作品问世,并非无片可拍,而是这期间他监制、出品的所有电影,都有更适合的执行者,这期间,是他强化自己产品人属性的重要阶段。 因此,尽管《七月与安生》和《喜欢·你》都不是陈可辛导演,但在厂长眼中,这两部作品都可以名副其实地打上“陈可辛作品”几个大字。 他的策略很简单,培养更多有潜质的新人导演,壮大品牌,让“我们制作”不至于变成“陈可辛制作”。 不过,他监制的《妖铃铃》得另说,毕竟这片的导演是他老婆吴君如。 陈可辛和吴君如年轻时的情侣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12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记者体验香港吸粪工入行零要求,月薪至少2
- 下一篇文章: 面对美国邀请一口回绝,转头就加入我国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