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香港的鬼节,两种不同的生死思考
一次香港的鬼节,两种不同的生死思考
点击上方香港传真一键获取港澳资讯 香港资讯·本期导读除了烧纸,还有什么过鬼节的方式? 农历七月十五,我们来聊聊盂兰盆节。 传说农历七月鬼魂可以来到人间。部分市民也会在路边焚烧纸钱香烛以超渡游魂,特别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那一天。这一天,不少香港人选择烧纸,另一些则用了新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死思考。 传统盂兰,不变的“烧纸” 说到上街烧纸布施各方游魂野鬼,在香港从事纸扎品已40年的上环俊城行负责人杜千送在接受港媒香港01采访时表示,烧街衣不是年长市民才做,年轻一代受家人影响也会跟随习俗;也有些年轻生意人以此作“功德”,为求事业顺利,会花上数百元至1,元买衣包祭祀游魂。 杜千送解释,彩纸是烧给先人的“布匹”,给其做衣服。(江智骞摄) 农历七月初的黄昏,香港上环皇后大道西的纸扎铺来了不少顾客,在开业超过40年的俊城行内,不少三十多岁的男女,或刚下班的打工仔来到购买纸包祭品。 “老板,阿妈要我买一份街衣”、“我老婆说照旧加两叠金银”。 杜千送和员工听着顾客要求,边执拾金银衣纸,并向客人解释及放好。“通常拜开都会继续拜,烧开唔烧就唔安乐,开门口做生意的那些人就会烧(街衣)!” 一份简单的已经包好了的基楚衣纸,只需约50元港币,但不少人会加添其他衣纸,花费数百元。 衣包有男女之分(江智骞摄) “我们这里是旧区,做米铺、五金、饮食,开门做生意通常都有烧的,做地产那些都有啦当然,年轻的二十几、三十岁就来啦!”杜千送更指部分人会愈买愈多,每年加码,不时动用过千元购物纸祭品拜祭先人等。 纸包分为普通版及潮式版本,主要为颜色不同。(江智骞摄) 烧街衣多是上了年纪的长者。不过,深水埗经营55年的纸扎铺“宝华扎作”第二代老板欧阳师傅表示,近年有较多年轻人于农历七月烧街衣,有的从事地产和金融,祈求一切顺利,有些只有二十岁出头的也会跟着前辈做法事,会花数百至1,多元购买烧街衣的衣包。另外,他指麻雀馆更会天天烧街衣,行内称为“派片”,希望以报施带来更多生意。 近日不少人到纸扎铺买衣纸。(江智骞摄) 虽然烧街衣为传统文化,但化宝造成纸灰散落一地,影响环境,更有不少屋苑禁止在屋苑内烧街衣。作为业界,杜千送也觉得无奈,“唉,环保(部门)又说要告,食环(指食环署)又说有影响。好多老人家都说其实都是热心做些功德,但反而就弄得不安乐。” 在香港,鬼节烧街衣还有一些禁忌,比如:最早于六时入夜后才化宝;最好选择农历七月三日至十四日化宝;一份街衣化宝通常有:观音衣、元宝溪钱、金银阴司纸、大悲咒及往生咒、七色彩纸、幽衣山禄、红烛清香等,缺一不可;要将衣包完全烧尽才可;切勿踩到任何化宝及祭品。 郑婆婆和孙女今日下午在邨内的化宝炉烧街衣。(林乐仪摄) 福来邨居民郑婆婆和孙女今日下午在邨内的化宝炉烧街衣,她称是为求安心,今年花了36元买衣包;其孙女指虽然过程好热,但每年都会陪同婆婆一齐烧街衣。 荃湾圆玄学院这几日特设盂兰节法事祭祀活动,大批孝子贤孙今早带备一包包金银衣纸,在荃湾兆和街等候小巴,人龙多达人,需等一小时才能上到车。 盂兰节除了旺了纸扎铺,也带旺往返荃湾至圆玄学院的小巴的生意。 21岁的廖先生今早跟家人一同前往,负责拿祭祀物品。廖认为盂兰节是追忆先人,可向很早离世的先人表达心意;同行的表弟欧先生直言比较相信科学,认为盂兰节烧衣是悼念仪式。 居于筲箕湾的蔡女士表示,十多二十年前尚有烧街衣,但后来搬家,因屋苑限制而停止。她称这次有朋友通知圆玄有法事可参加,因此为先人买了三个名额,自己带备金银衣纸上去烧给先人。 以跑代烧:关于生死的新思考 虽然如从事纸扎品生意的师傅们所说,盂兰烧纸的人不在少数,但在香港有另一群人,开始尝试用新的形式,对生死展开了新的思考。 孟兰跑当晚途经的路线,有不少市民在烧衣,形成强烈对比。(“香港跑道节”提供照片) 农历七月十四“鬼门关大开”,在不少香港市民会“烧衣”祭祀时,有团体则打破禁忌举办“盂兰跑”,参与的健儿沿途跑经纸扎铺、寿衣铺等充满灵异气氛的地方,接受“非一般任务”,扮演临终病人、照顾者或长者,以他人角度重新思考生死。有跑手认为,参加“盂兰跑”后,对殡葬行业了解更多,不再忌讳死亡。 开跑仪式包括刺破贴在横额上的黑色气球,露出以金银衣纸拼砌的“死亡”两字。(杨婉婷摄,香港01)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称,“盂兰跑”由香港本地社企“香港街马”举办,是“香港跑道节”一连九日活动的其中一个主题,名跑手于8月16日(即农历七月十四)在布置成西式灵堂的中环海滨活动空间,分批出发,不少人出发前均拍摄“车头相”,气氛既灵异又热闹。 跑手无惧天雨,更无惧“七月十四”,尽情开跑。(杨婉婷摄,香港01) “盂兰跑”比赛目的并非比快,跑手需跑经中西区的寿衣铺、纸扎铺、医院等“Checkpoint”接受“非一般任务”,其间要扮演临终病人、照顾者或长者,以他人角度重新思考生死。 跑手亲拣死后寿衣祭品 跑手需要在纸扎铺、寿衣铺完成指定任务,拿起自己想于死后获得的祭品和寿衣合照。有跑手拿起“名贵首饰”和最新型号智能电话的纸扎品合照,笑容满面。他们其后到广福义祠,当被问到死前最想做的事,有跑手答称希望于死前可以好好孝敬家中长辈,报答养育之恩,有跑手则希望“舒服地离开”。 来自英国的Matt很欣赏这次活动,曾经在许多国家居住过的他表示,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祭祀风俗文化,这次活动让他更了解香港的文化。他在纸扎铺亦拿起不少外藉人士的至爱啤酒拍照。(“香港跑道节”提供照片) 37岁跑手骆先生认为,以生与死为题的赛事十分有趣,所以报名参加。他称,不担心会“撞上不干净的东西”,因为赛事有不少跑手参加,而且现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心态已是“百无禁忌”,明白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阶段,“烧街衣”这项盂兰节民间传统,只是表达对先人的寄托和怀念。他称,自己平时走过纸扎铺、殡仪馆时都会避忌,这次难得可以藉活动入内参观,加上职员以轻松手法讲解,气氛并不沉重,让自己对相关行业了解更多。 来自澳门的跑手Sonia觉得活动十分有意义。(?香港跑道节?提供照片) 领跑员周小姐年仅26岁,本身并无信仰,故不会求证是否有“鬼神”存在,但坦言每逢盂兰节,都会有所避忌,避免到僻静地方和玩水。她称参与做领跑员时,已知九日活动其中一日是“盂兰跑”,但认为“盂兰跑”可让社会正面思考死亡,故并不害怕,但坦言并无告知家人参与这活动。她称平日少到义庄、纸扎铺等地方,这次最特别是触摸寿衣、了解整个殡葬运作,现时才知道寿衣售价昂贵,一件售二万多元,她笑称要为死后穿什么寿衣做好计划。 推荐阅读 鬼节,盂兰,从潮州到香港 版权声明 香港传真整理自香港01、大公网、香港经济日报等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于我们香港传真订阅号提供最新香港时政要闻、热点事件、独家人物专访,全方位见识香港,读懂香港。(您也可以回复“政府部门”、“香港交通”、“香港天气”、“香港旅游”、“大学”等获取更多资讯)。《香港传真》节目透过新华通讯社旗下CNC中文台首播,中国新华电视控股有限公司(.HK)出品。北京最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在那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xs/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港资讯】南洋商业银行:樓宇按揭計劃
- 下一篇文章: 【香港资讯宝盒】最佳留学城市之一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