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先贴一段维基百科“香港电影新浪潮”词条的片段,来让大家了解一下背景。

七十年代末期,国际形势动荡不安,香港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腾飞、独立电影制片机构的风起云涌,具有正义感的影视工作者鄙弃“四头”(噱头、拳头、枕头、鬼头)影片而开拓新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从国外电影学院毕业回港并从事电视编导工作的年轻导演,他们本着对电影的热诚,及年青人的独特创意和社会触觉,拍摄出了一批完全不同于传统香港电影的充满个人色彩的新潮电影。为香港电影带来了富神采而短暂的变奏。这批影片的卖座虽然不是特别高,却为港片在编导手法和摄制技术上呈现出异于传统香港片的新风貌。

所谓的“四头”,是一个精确又带点戏谑口吻的总结,是对香港商业影片四大类型的一个囊括。

噱头,代表人物是许氏兄弟,即许冠文、许冠武、许冠英及许冠杰,合称许氏一门四杰。他们在香港电影圈创造了一个传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四兄弟中,只有老二许冠武因为从事幕后工作较少人知道,其他三位中大哥许冠文是第一届金像奖影帝,许冠英是风靡八九十年代的喜剧明星,许冠杰是第一代歌神。当时香港娱乐圈中,许氏四杰这四位兄弟可以说是包揽了香港娱乐圈的半壁江山,他们也曾被称为香港上个世纪的神话。许氏兄弟最大的成就,就是包办了“噱头”,以各种鬼马式风格来极尽搞笑之能事。许氏喜剧在王晶、周星驰崛起之前,在整个香港电影圈包打天下。

许冠文自导自演自编了几部喜剧片《鬼马双星》、《半斤八两》还有《摩登保镖》等影片,得过不少奖项。老二许冠武从事电影幕后,摄影师等,主要都是配合协助兄长许冠文完成各项电影、摄影的工作,《摩登保镖》可以说是他的主要代表作。老三许冠英,也是一名喜剧电影演员,可以说喜欢看《僵尸先生》系列的电影朋友一定对他不会陌生,他被称为林正英的最强搭档。老四许冠杰是电影演员和歌手,许多80后90后的朋友应该对他最初的印象就是来自他年饰演电影《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角色,还有他献唱的《沧海一声笑》,至今都是一首很经典的歌曲,还因此获得过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

拳头,这个不用多说,就张彻、胡金铨创立的武侠片及功夫片大潮,一时间蔚为大观,也成为了香港电影的标志性类型,连好莱坞都要学香港动作片的拍摄方法,昆汀·塔伦蒂诺就是铁杆粉丝。李小龙更是从香港电影走出,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功夫片之王。后来成龙、李连杰,也是靠这一类型名震国际的。

枕头,这个也不用多说,因为这个比较敏感。反正,作为演员,徐锦江老师就是这个领域里的佼佼者。

鬼头,这个也不用多说,就是各类鬼片及僵尸片。上面提到的林正英,他的《僵尸道长》系列,就是这个类型里的典型。

香港电影新浪潮,要反对的就是这四头,想要走深度路线,走不一样的风格。

所以,我们讲到的牟敦芾与桂治洪,他们最开始就是有追求的导演,想要摆脱“四头”的影响,急于走出一条新路子。只是,在当时的环境中,他们的方式与方法有些不太对路,竟将自己熬成了CULT片的大咖,成为了剥削电影的祖师爷,真是无心插柳。

拍摄于年的《香港奇案之二:凶杀》(包括临村凶杀案、大家姐、鬼头仔及纸盒藏尸)和稍后的《捞过界》(又名《大好彩》,牟敦芾导演,)也同是香港新浪潮电影的该前奏之一。

《香港奇案之二:凶杀》就是桂治洪的大作。不过这次不聊这个,我们主要聊一下当年邵氏为主的香港电影市场的生态,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四头”(噱头、拳头、枕头、鬼头),当时高度资本主义商业化的香港电影市场的根本。而桂治洪虽说带有“新浪潮启蒙”的高帽,却不得不承认,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四头”导演。商业片老手!

尽管提到香港邪典电影后者剥削电影,大家都会脱口而出牟敦芾和桂治洪两位大师,但那只是恐怖片邪典片甚至重口片这种小子项而已,在现实中,两位导演都不是重量级的大导,获得的资金少,在公司地位低,资源有限才是他们的真实存在。

也正是因为这样,两位导演的电影才那么别具一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xs/14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