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异花古代蜡烛从何而来
说到蜡烛,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蜡烛是化工合成产品,但是古代的蜡烛是用什么做的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今天要介绍的白蜡树了。 白蜡树,落叶乔木,南方绿化树种,树上常寄生白蜡虫,白蜡虫吸食白蜡树汁液,分泌晶亮洁白的蜡花,这种蜡花被采集下来后,经过蒸煮便可制成白蜡,白蜡便是我国古代制作蜡烛的原料之一,人们发现这一现象后,采取放养白蜡虫的措施,来提高白蜡的产量。 知识小拓展 ↓↓↓我国古代蜡料主要来自两种昆虫蜡,即黄蜡(蜂蜡、蜜蜡)和白蜡(虫白蜡)。黄蜡是工蜂蜡腺分泌出来的类脂质物质。因色黄,故我国习称其为黄蜡。而白蜡就是刚才提到的寄生在白蜡树上的雄性白蜡虫的分泌物。色白或微黄,故称“白蜡”。由于黄蜡、虫蜡制成的蜡烛非常昂贵,古代普通百姓仍多使用油灯。 白蜡树材质坚韧而有弹性,纹理通直、树形美观,是良好的庭园绿化树种,亦是制造车辆、农具、家具及部分木制运动器具的良好材料。 基本信息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10-12米;树皮灰褐色,纵裂。芽阔卵形或圆锥形,被棕色柔毛或腺毛。小枝黄褐色,粗糙,无毛或疏被长柔毛,旋即秃净,皮孔小,不明显。 羽状复叶长15-25厘米;叶柄长4-6厘米,基部不增厚;叶轴挺直,上面具浅沟,初时疏被柔毛,旋即秃净;小叶5-7枚,硬纸质,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叶缘具整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沿中脉两侧被白色长柔毛,中脉在上面平坦,侧脉8-10对,下面凸起,细脉在两面凸起,明显网结;小叶柄长3-5毫米。 花期4-5月,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枝梢,长8-10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无毛或被细柔毛,光滑,无皮孔;花雌雄异株;雄花密集,花萼小,钟状,长约1毫米,无花冠,花药与花丝近等长;雌花疏离,花萼大,桶状,长2-3毫米,4浅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 果期7-9月,翅果匙形,长3-4厘米,宽4-6毫米,上中部最宽,先端锐尖,常呈犁头状,基部渐狭,翅平展,下延至坚果中部,坚果圆柱形,长约1.5厘米;宿存萼紧贴于坚果基部,常在一侧开口深裂。 国内分布 产于南北各省区。 应用价值 本种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甚广。主要经济用途为放养白蜡虫生产白蜡,尤以西南各省栽培最盛。贵州西南部山区栽的枝叶特别宽大,常在山地呈半野生状态。性耐瘠薄干旱,在轻度盐碱地也能生长。植株萌发力强,材理通直,生长迅速,柔软坚韧,供编制各种用具;树皮也作药用。 参考文献: 张磊中国古代灯具形制和照明燃料演变关系考 胡湖白蜡树及其它 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ls/143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求人不如求己病虫缺素顺口溜,学会立马可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