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实习记者亲历东博会手记
记者手记:作为一个来广西乍到一年的新闻工作者,今年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东博会。在来南宁之前,对于南宁是东盟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早有耳闻,了解到了这座城市是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因此我对于这座城市独特的区位优势比较看好。9月13日,南宁举行豫桂物流合作洽谈会,这是我在东博会期间参加的第一场活动。作为一个在广西工作的河南人,在头一天晚上接到报社老师发给我的邀请函,我看到“豫桂物流”四个字,内心不胜喜悦。“豫”这个字,是生养我的地方,“桂”是我求学与工作的地方。两地远隔千里,我想,一定是特别巧妙的缘分才把这两个地方组合在了一起。当天通知的九点到场,我比预计时间早到了四十分钟,因为对于这场活动我抱着格外的期待。在会场签到处,我拿到当天活动的有关介绍。因为早到,我在在会场外面看到了一位举着“河南电视台”麦克风的女主持,旁边还有几位应该是他们的摄影团队。我与他们闲聊一会儿,得知他们是从河南郑州坐飞机过来南宁专门过来报道这次活动的,主要想在会后采访河南省厅长张延明获取一些关于洽谈会独家的内容。我心想,河南媒体都不远千里跟到广西来报道,看来这次活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了。洽谈会在九点钟正式开始,厅长上台致辞,介绍了“豫桂物流”投资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大概介绍了一个小时结束。会后安排了厅长答记者问,所有的媒体都在休息室等着张延明厅长的出现。因为休息室场地的限制,灯光不够亮,电视台在厅长没到之前一直在讨论等下要不要用摄像机打光,不打光又怕太暗,不能呈现给观众最好的效果。打光的话,摄像机灯光实在晃眼睛,弄得主持和采访对象都睁不开眼睛。作为一个纸媒记者,我当时在想等下厅长会不会提供一些洽谈会没有提到的信息,或者还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张延明厅长出现在休息室后,常规第一件事,拍照。媒体太多,前面位置全部被挡住,我个不高,为了拍照不得不脱掉鞋子站在沙发以更高的视角拍摄。厅长全程很配合,没有架子,有问必答,我甚至还惊讶于他能够在不看稿的情况下将两地投资额总数记的十分精确,我们在场的记者想要的数据,问题他都能一一解答。在其位,谋其职,我当时心想,他一定也是私下为这次会议准备了很久才有了在媒体面前从容淡定,应付自如的一面。办完“豫桂物流洽谈会”的当天下午,我与南宁媒体同行出发至玉林参加玉林药博会。抵达玉林已是傍晚。玉林的气温比南宁低很多,用完餐后,我坐在酒店房间拟白天的稿件。从酒店房间望向窗外霓虹闪烁,虽不如大都市繁华,但这座城市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正一点一点的滋养着这座古城。第二天,也就是9月14号,药博会开幕式在玉林正式举行。在这一天当中,最有趣的当属逛药博会场馆。场馆中见了各种新奇的中药材,药博会镇馆之宝是一个比脸盘还要大的野生灵芝,许多游客纷纷举起手机不停的拍照。参观的有各地的国内商人,此外,还有一些外宾。我看到外宾立马凑过去拍照,当时心想,拍几张外宾照片插在稿件配图中,一定能增加趣味性。靠近时,我还特地指了指我身上的记者证,他们一脸疑惑,我用英语解释了“Iamajournalist”,他们明白过来后伸出手向我握手说“nicetomeetyou”,表现出非常的有礼貌。玉林的这次药博会,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数字“80.6亿”,这是玉林通过药博会招商引资的总额,这个数字背后也透露了这座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正在努力朝着打造“南方药都”进军。对于一个亲历东博会的外省人,通过这一次的经历,我不仅见证了广西透过北部湾经济区打通南向通道与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也见证了广西与全国各个城市以及世界多个国家进行了一次深入友好的互动,这一次给了世界一次了解广西的机会,我希望以后别人在提起广西时,不再与“偏僻”,“落后”,“传销”等字眼挂钩,有一天,通过东博会影响力的壮大,让世界都能听到广西的声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y/15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港城市大学世界排名留学哪些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