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封神财视传媒
太原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17331.html “雷军的运气真是太好了!”一位观察人士这样感叹。他指的是,小米手机“不经意间”已成为国内市场的No.1。 4月21日,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Analytics公布了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手机出货量报告,小米一季度出货万台,同比大涨80%,市场份额为15%,位列全球第三,国内市场第一。 而在不久前的去年11月,小米手机的出货量才刚刚超过苹果,重返全球第三。“非常激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当时这样表示,他清楚地记得,小米上一次夺得全球第三,得追溯到年第三季度。 而从年往前再推4年,小米才刚刚诞生。成立后,性价比一直是小米最有力的武器,收获“屌丝”粉丝无数,但也是其最柔弱的软肋。 “干了十年,大家觉得小米还是中低端,我挺郁闷的。”雷军决意改变这种形象。年2月13日,在小米10周年演讲时雷军宣布,“小米手机正式冲击高端市场!”并推出了小米10系列。幸运的是,在高端市场也快速打开了局面、站稳了脚跟,当年高端智能手机的销量已突破万台,助力小米重返全球第三。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家手机公司销量下滑后能够成功逆转的,除了小米!”雷军表示。让人好奇的是,在手机这个存量市场上,一直是强敌环伺、饱和式竞争,雷军是如何做到“成功逆转”的? 回望过去的10多年,雷军这一路可谓是“跌宕起伏”。从金山软件再到互联网投资,每一次技术更迭,雷军都是亲历者、见证者,投入到移动互联网这个创业大浪潮也并非偶然。这个武大毕业的“计算天才”的身后,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回头看,走到今天的路上,我们吃过很多苦,踩过很多坑,跨过很多坎,但最后一下能想起来的,不都是感动的泪和开心的笑吗?”雷军说。 一、从金山到小米,互联网商业逻辑成型 雷军是一名天才程序员,更是一位天生的创业者。 年进入武汉大学后,只用了两年读完四年的课程。大一时,一本《硅谷之火》在他心里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与现在成名的互联网大佬相比,雷军的起点一开始就很高。大学毕业后,他只身闯荡北京,年底在中关村与求伯君结识,随后加盟金山软件,成为金山的第六名员工。两年后,雷军出任北京金山总经理;年,29岁的雷军升任金山公司总经理。彼时,李彦宏还在美国读书,马化腾到处筹钱想创办自己的第一家公司,马云还在四处碰壁,丁磊刚从学校毕业到电信局上班。 年到这七年,雷军天天加班到深夜。金山直到年10月16日才得以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当时,金山市值为6.亿港币,同年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为15亿美元,年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百度为39.58亿美元。 这对雷军刺激很大,他要出去寻找自已的理想。当年底,他不顾求伯君的苦苦挽留,离开了他服务了16年的金山。“天道并非一定酬勤”,雷军多年后仍有这样的反思。 离开金山之后,雷军投资过30多家公司,其中不少公司都在各自领域有所建树,如拉卡拉、凡客诚品、UCweb、多玩、乐淘等。成功者如YY多玩,在纳斯达克上市,雷军这一笔万美元天使投资,获得了约倍的账面回报。 年4月24日,作为雷军的第一个天使投资项目,第三方支付公司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上市。雷军按约定送给拉卡拉董事长孙陶然一块一千克的金砖;按当时价格计算,这块金砖大约价值28万元。 孙陶然说,“雷老大(指雷军)说,因为天使(投资)了拉卡拉,推动了他做起了天使投资人,陆续天使了30个公司,并跟兄弟们约定,谁做出一个10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他个人送一块一公斤的金砖,俞永福有一块,李学凌有一块,好像还有几个雷家兄弟有,今天我也有了一块,开心。”而从万元的投资到IPO时的2.15亿元,拉卡拉的这笔投资给雷军带来50倍的回报。 雷军所投的这些公司,大都在各自领域数一数二,部分公司估值甚至超过金山。在投资圈,雷军获得了安静,休养生息之余,他能更深层次观察产业动向。 “雷军真正脱胎换骨的变化是他离开金山,出去做投资。在那之前,你可以说雷军还不太懂互联网,在那之后,雷军成了一个互联网专家。”时任奇虎董事长周鸿祎说。 做投资让雷军更加深入了解互联网,也获得了异常丰厚的回报。但这些对雷军来说远远不够。在内心深处,雷军始终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或欲望,他仍想做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事业,他要做一家“百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年,在与时任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的刘芹通了12个小时电话讨论后,40岁的雷军下决心要用“互联网的方式”来做手机。 雷军在内心推演了无数遍的商业模式清晰地描绘出来:做具有顶级配置、极致性能的智能手机,搭载高度定制、体验绝佳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按成本定价,然后以最高效的电商渠道取代所有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送到用户手中,最后持续提供互联网服务,以实现商业变现。 在这个商业模式里,硬件、软件、互联网,三大要素将互相支撑,并形成一个循环。雷军一开始的要求只专注于一点:口碑。据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所著《参与感》一书透露:我带队启动小米第一个项目MIUI时,雷总就跟我说,你能不能不花一分钱做到万用户?方法就是抓口碑。 这意味着无论是产品还是市场都必须进行思想大变革:产品周期从过去每年发布,变成了每周快速迭代;不再“全员会战”,而是要求全员客服;进行用户体验调研不再是每月每季度,而是每天都在和用户交流;把产品的“风暴式”营销推广变为潜入式互动,如润物细无声般,一个个产品功能点渗透到和用户的日常运营活动中;营销不再刻意营造“高大上”,而是要说大白话…… 年4月6日,当日在北京中关村保福寺桥银谷大厦室,14个人,一起喝了碗小米粥,一家名为“小米”的小公司就开张了。 二、高歌猛进的背后:“好运气”的雷军并非顺风顺水 小米的横空出世完全符合了当时客户的深层次需求。 据公开报道,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答:“为什么有人说‘我欠小米公司一个尊重’?”网友秦志昀回答说,自己不是米粉也不是果粉,但是小米5是他这样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在发了第一个月工资扣除各种开销后能买得起的、各方面都不错的手机。 年8月16日,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舞台中央,雷军身着黑色T恤和深蓝色牛仔裤,身份是小米CEO,他带着“一款顶级智能手机”,对台下多名听众讲述诞生历史。只用了37个小时小米卖出40万台手机,实现了8亿元的销售额。 至此,小米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年是小米高歌猛进的一年。在小米手机2发布之后的年8月23日,小米又推出了小米手机1S,它是小米手机1的升级版本,配备全球主频最快的高通MSM双核1.7GHz处理器,售价仅为元。在官方宣布开放购买的年8月23日中午12点,50万部小米手机1S正式开售。其中包括45万部小米手机1S青春版和5万部标准版+电信版。 对于小米手机来说,售罄是毫无悬念的事情,大家只是关心用时多久。而这次小米官方给出的成绩是——4分15秒。年底,小米首次向媒体透露,到11月底,小米过去一个财年的销售额突破亿元。这个数字令人震惊。而这一年度结束的时候,小米手机共销售了万部,销售额为亿元。 一家成立不到两年、产品卖了只有一年的创业公司,瞬间就进入“百亿俱乐部”,这一过程华为和酷派花了6年时间,百度达到这个量级则用了10年时间。雷军因其创新入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而雷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姿态略低地把这归结为“运气”。 小米这样高速发展真是雷军形容的运气吗?事实上,运气总是关照有准备的人。小米官方授权的传记《一往无前》作者范海涛认为:与其说小米的发展是雷军的运气,不如说小米的出现完全适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年微博的崛起,给大众化传播带来了革命。年之后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也给小米的市场推广提供了坚实的传播基础。在年互联网手机启动之际,正好契合了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大潮。年,中国的手机普及率达到每百人73.6部。年,中国3G的普及率达到25%。 另有“小米系”的企业CEO曾对财视传媒表示,雷军也研究过日本的消费品,他发现,人均GDP到了1万美金,就会产生自己的“国民品牌”,比如日本的无印良品,小米就是要做这样的国民品牌。 也真应了雷军那句名言:台风口上,猪也能飞——凡事要“顺势而为”,如果把创业人比作幸运的“猪”,那行业大势是“台风”,还有用户的参与也是“台风”。为迎接移动互联网的“台风”,雷军早已准备了很多年。 到了年,小米的营收达到了.25亿元。正式迈入“千亿俱乐部”。 年5月3日,小米正式在港交所递交IPO招股说明书。创业八年,雷军闪亮登场敲钟。 甘苦自知。雷军也确实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煎熬。 首先,高速的发展亮眼的数据背后,同样伴随着的是手机江湖里的“腥风血雨”。年,小米开始遭遇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小米发布Note及后续的顶配版发布,试图冲击高端市场,可惜用户不买账,这也成为小米最失败的旗舰机型。 其次,供应链出现了危机。年更是遭遇断崖式下滑,跟三星的交恶直接导致供应出现严重问题以至市场对小米“唱衰”。雷军只好自己亲自接管供应链,先后四次拜访三星总部,寻求屏幕资源供应。 年形势明朗,雷军宣布了小米要年入千亿的小目标;10月,他把小米的预期销量从年初的万台上调到万台,彻底打碎了外界“唱衰”小米的声音。 即便去年,小米也在应对随时而来的“舆论危机”。年11月,小米集团清河大学副校长王嵋在一次发言中曾称,“小米认为未来的天下,得屌丝者得天下,得年轻人得天下。”这引发了部分小米用户的愤怒,“屌丝”是草根网民们的自嘲,但品牌用来称呼消费者就很不妥当。最后以小米发道歉信、王嵋本人主动请辞而告终。 三、读懂雷军的不只有周鸿祎,还有贾跃亭 在小米高歌猛进打造的“互联网手机”概念的同时,早已引起互联网行业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y/14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给学生写信
- 下一篇文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院有望2026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