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资收藏精品奇石和绝品奇石,手握财富
彭洋医生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21/9213170.html “黄金有价,奇石无价”,这句顺口溜在“石友”中流传甚广。从上世纪90年代起,奇石收藏和交易渐渐火热起来。近几年,奇石作为一种天然稀缺资源成为收藏家的新宠,也成为了一个很有前景的投资项目。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政策支持利好。年12月3日,天然奇石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年两会后,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文化产业写入“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部分,要求全年文化产业发展增速达到15%,并提出文化产业要与互联网、金融与地产领域“跨界”融合以寻求突破。这无疑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可以遇见未来的5—10年,奇石投资将会出现一个高潮。 其二、行业发展前景好。近几年,奇石在拍卖场上的价格屡创新高。曾经在纽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一块旧的英石才40厘米高,估价已经是2万-3万美元,最后以4万美元左右价格成交,奇石市场不仅仅是中国收藏者的主场。近几年外国的主要拍卖会上也开始出现观赏石专场,每次几乎没有拍品流拍,单件成交价至少数万美元。而境外收藏圈也兴起了收藏奇石热,但大多数喜欢古代的观赏石。 年春拍,上海珩隆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推出了“道法自然:翦淞阁重要赏石收藏”专场,结果不仅高比例成交,还拍出了赏石的天价。这场专拍共上拍27件拍品,其中赏石14件,除了一件未成交外,共成交.22万元,其中“元·玉山璞·黑灵璧石”成交价为.75万元。此前我国香港曾一次性拍卖10块观赏石,每一块成交价都达到万元左右,买家多为外国人。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还推出装饰艺术品的专场拍卖会,拍卖封面就是一块很小的观赏石。 其三、社会发展的必然。据欧洲艺术基金会《TEFAF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我国中产阶层比例已达到39%,对应美国和欧洲分别为32%和25%。随着我国中产阶层的壮大,对精神文明的需求的更加迫切,这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从投资型经济向消费型经济转化,艺术品消费将继续增长。在国际资本市场,艺术品早已是必备的投资标的,它是全球三大投资项目中,将继股票、房地产之后的“第三极财富”,属于高附加值资产,其回报率已远远超过了股票和房地产。 那么,如何手握财富,正确投资收藏精品奇石和绝品奇石呢?第一,要有丰富的专业鉴赏、评判奇石的知识。即高水平的鉴析各种奇石的经验,敏锐的眼光,独到的见解,快速的反应。而理解差、读不懂、不会看、下手慢,就容易失之交臂,望石兴叹、遗恨终身。当我们在市场,在产地面对着大量各种形状的石头,就要调取大脑中的记忆,看看这些石头是否超过自己现有的藏品,是否符合赏石基本标准,符合一两项标准的优点是否远远大于不符合方面的缺点等等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从乱石堆中找到精品,甚至绝品。 第二,要有良好的投资意识和超前的价值观和市场洞察力。我们绝大多数奇石爱好者收藏玩赏奇石,都带有一定的投资意识。或以藏为主,待价而沽;或只藏不卖,却在意自己的藏石价值几许,以满足心理上成就感、自豪感,留给后辈也是一笔财富。我们已经知道奇石由于其唯一性,绝对不可能出第二件相同的东西,这就确保了精品。 绝品奇石因为精、因为绝而越来越贵的,只赚不赔的保值、增值地位。不会像古玩字画的孤品,绝品那样,孤与绝只是相对的。因为指不定哪一天从土里、从水里又能冒出一、两件或更多的与孤品、绝品相同的东西。那时,原来的所谓孤绝之品的价值,就要被除以2.,除以4,甚至除以N。而奇石的精品、绝品是不存在这样的风险的。可以预计,一些著名的精品石、绝品石的价格会一路直线飙升,势不可挡。所以,在精品石、绝品石的投资上,一定要有前瞻性的意识和果断的气魄。 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五年前、十年前,大化石、来宾卷纹石、合山彩陶石、戈壁石等著名石种,当时的价格也只是现在的十分之一、几十分之一,甚至还要低得多。而今,不少石友、石商后悔当初怎么就没有多拿一些或大量的囤集。事实上,这些人当时都没有错,因为那个时候从一般人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来看,奇石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只不过没有料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今天的价格会走得这么高,这么不可思议。这与有着几百年、几千年历史的古玩古董相比较,其价格上升的速度和幅度是惊人的。可以肯定,今天认为贵了的奇石,尤其是精绝之品,用不了多久价格还会更高。 高津龙先生当时以万元拿下《烛龙》,被认为哄抬了奇石价格,扰乱了奇石市场,招来石友、石商骂声一片。事隔仅一年,大家又反过来赞扬高先生的胆识和魄力。如今的《烛龙》没有数千万或上亿元的价格,我相信高津龙先生是不会动动眉毛的。那些当时想以低价格拿下《烛龙》的人,想必现在不知已经吞下了多少包“后悔药”。我们在地摊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一个要价并不高的精绝之品,第一个上手的人往往为了计较几块钱,几十块钱而错失一个非常难得的东西。因此说,对于精品、绝品,你绝对不能因小钱失大利。该出手时要出手,机会错过不再有。 第三,宁精勿滥,宁缺勿泛。有的石友见到石头就容易兴奋,逮着石头的某个方面能看出点啥,就急忙掏钱买下。结果,时间一长,家里到处都是石头,而真要想从中找出真正能玩赏收藏的,一块没有。与其这样把钱都花在没有多少玩赏价值(更别说投资价值了)的普通奇石上,还不如下狠手、出重金,专砸精品、绝品,这样的奇石观赏度高、分量足,含金量大,绝对保值升值,一块不知顶普通奇石多少块。而那种一般般的奇石,留着累赘,卖掉又不值钱,扔了又可惜,一个字“难”!我们还有的石友,收藏奇石象集邮,不管石头是否符合赏石标准,凡是自己没有的石种好歹都弄上一两块。实际上是一点玩赏、收藏价值都没有,这种方式也是不可取的。宁可没有某个品种,也不能勉强凑数。糊弄自己。 第四,善于发现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新石种。由于目前一些著名的奇石资源日渐枯竭,发现新石种的收藏价值、投资价值,并能在低价位切入,是一个新的方向。当一个新的石种出现时,你除了能否运用“形、质、色、纹、韵”的基本评判标准去衡量它,给它定位。还能否发现它潜在的投资价值,潜在的市场价值。例如象云南的黄龙玉,由于它的质和色已经大大超过了它缺少形与纹的不足,同样能成为人们相竞追捧的对象。这就要求你要有敏锐的目光和超前的投资洞察力。 在玩赏界有很多东西是相通、相似的,瓷器中宋代的五大名窑,元代的青花,清代的康、雍、乾的官窑精品,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东西的价格是普通瓷器收藏品的千倍、万倍。越好的东西越少,越少的东西越贵,越贵的东西越追捧,越追捧的东西越难得。这就是收藏者投资者的心态和市场规律。这也同样印证了奇石的投资与收藏。与以假乱真雍品充斥的古玩收藏相比,奇石的做假、造假要比瓷器字画的雍品容易辨识得多,也比古董字画结实易于保存。 可以相信,随着人们的逐步认识和接受,奇石收藏投资受追捧的势头会不断上升,甚至有可能超过古玩字画。只要我们把握机会,抓住机会,就有可能成为精品石、绝品石的主人,这一切可就要看你的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y/13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藏家财新峰会论道艺术品收藏与投资
- 下一篇文章: 收藏想老酒收藏知道老酒投资收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