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香港人不再热衷本地电视剧
你还看电视吗? 如果问现在香港人晚上有什么消闲娱乐? 我肯定答案不会是看电视。 无论从社会风气,或是数据收视来看, 近年本地电视的观众数量都不及从前, 这就代表本地电视一潭死水、无人问津吗? 事实表明只要是好的作品, 还是有追捧的热潮、有懂得欣赏的观众。 在我记忆中,以前的本地电视剧真的「好好睇」。 记得小时侯,从晚上8点到10点半,必定会「捕」在电视机面前,追看黄金时段的连续剧和处境剧。以前的电视没有实时重温,除非自己录像,不然错过了便要等很久才有机会再看,所以总是会准时收看。但不知从何时起,我那种追看的动力已不复从前。 本地电视在过往成绩辉煌,剧集、综艺娱乐每每掀起热烈的讨论,最高收视更可达30-40多点。然而放眼现在,就算是今年受广大观众讨论的《不懂撒娇的女人》,最高收视也只有30点(约万本地观众),从种种迹象显示,本地电视似乎已不复当年。 这些都是以前的经典,大家有没有印象呢?以前的剧集可说是精彩一部接一部,在题材和演员各方面,都相当吸引。 香港电视出现今天的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 本地电视最为人熟悉的一定是TVB,在还没有ViuTV和奇妙电视之前,可以说是嬴尽电视圈、一枝独秀。TVB一直倾向剧集制作,在过往创作过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但要留住观众,靠的不只是口碑,还需要一直能吸引观众的作品。可惜的是近年的剧集没有什么特别的突破,更多的只是延续过往走红的系列,令本地观众渐渐生厌。 这些系列都在第一部时赢尽收视,所以纷纷推出续集,但不少观众更期待出现新题材的剧集,例如,近年的《城寨英雄》、《不懂撒娇的女人》、《玛嘉烈与戴维系列绿豆》,都能带给观众较新鲜的感觉。 除此之外,不少大家看惯看熟的本地演员近年都北上演戏,不然就是产量大减,自不然粉丝观众纷纷也跟着他们走,走向内地电视圈的怀抱,同时新晋演员尚未讨得观众欢心,所以在看明星的角度下大家自然少了看本地电视。 本地观众非常期待他们回巢演戏。 另一方面,近年其他地区的电视圈发展蓬勃,例如韩风吹袭,韩剧经常出现暖男角色、小鲜肉,吸引不少年青人和主妇追看,同时内地电视剧在强大资源下,高成本的制作也出产了不少精彩的剧集和综艺。现时网络发达,要观看其他地区的节目「话咁易」,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观众自然会选择较吸引的节目。 连网络视频都在吐槽香港电视剧千篇一律的剧情。 (点击观看视频) 说到这里,难道本地电视圈就没有希望了吗?其实香港电视圈也一直在努力,在全球电视圈的大环境中努力。 事实上,香港近年增加了三间免费电视台,一改以往一 大的局面。在有竞争的情况下,无论是节目类型、质素也提高了,当中在戏剧、或是综艺娱乐,均有突破和创新。 虽然说近年追港剧的热潮大不如前,但每隔一段时间,定必会有一部具吸引力的本地剧集,例如年的《使徒行者》、年的《鬼同你OT》、年的《城寨英雄》、《玛嘉烈与戴维系列绿豆》和的《同盟》、《不懂撒娇的女人》、《短暂的婚姻》,而今年的《夸世代》更被网民称为神剧。 听陈奕迅唱歌听得多,看他出演电视剧,还是第一次。 《夸世代》中制作成本和演员阵容都是近年少有的,而且剧中有大量伏线,十分考观众的观察力。 在综艺娱乐上,今年也有数个节目掀起热烈的讨论。例如年底的《Do姐再shopping》,Do姐和农夫的合作火花四溅,不少观众也觉得他们在节目中的互动十分搞笑,这就证明本地综艺有能力吸引观众。 《Do姐再shopping》精华片段 (点击观看视频) 除此之外,不少元老级的演员也回巢演戏,例如张卫健相隔21年再次为TVB拍剧出演《大帅哥》也十分令本地观众期待。 即将在今年播映,大家期待一下吧~ 也许有人会说,跟着大潮流制作节目,便能保证收视。当然以观众作考虑从来也是正确的,但香港电视也应该有属于自己本土的风格特色,才能展现这是「香港节目」。 ▼▲▼▲▼ 都说经典的永远不能被超越 但是更可怕的是 观众和编剧对于港剧的刻板印象 希望港剧在保留香港特色的同时 走上创新之路 拭目以待吧 相关文章回顾 影视 外国人看香港,好像比本地人看得更透彻 影视 年你错过了多少好看的香港电影? 影视 香港人只看TVB? 影视 文艺小清新风港剧,颠覆你看过的所有TVB 香港|来香港买买买时不能错过的十五款药品 最新课程 1-2月京沪课程安排 年1-2月京沪最新香港粤语课程 香港留学粤语班 香港留学粤语班寒假班 KIDS KIDS·香港粤语儿童班开课啦 高级课程顾问|Joyce-Tsui 全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i/8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国电视剧网剧出口联盟亮相香港,国剧
- 下一篇文章: 五月的初夏,我漫步在香港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