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开始抢人,9所内地大学毕业生可申
李从悠 https://m.39.net/pf/a_7357147.html 近几年,国内各大经济发达城市大搞经济圈:圈人,圈地,圈经济。如今这股抢人大战的风气烧到了香港。 根据香港最新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的落地实施,短时间内申请人数上万登上热搜。 此计划的目标群体为:高学历人才和高薪人才。这是因为:“人”,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基础,而“人才”更是支撑未来城市发展的脊梁。 内地满足该条件的高校有9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形成了清北+华五+华科大+中山大学的九校格局。 一、香港实施人才引进1、香港的优势香港经济发达、寸土寸金,虽然地区面积只有上海市的1/6,但人均年产值却为32.2万元。 教育方面: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都是国际一流大学。有很多知名学者任教,教育氛围浓厚。 社会保障方面:医疗水平较高、较低的税率、令人心动的福利等等,在香港可以过上非常享受的生活。 交际方面:香港作为国际化非常明显的城市,可以随时了解各国的新讯息,包括人际交往、政策等方面,随时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2、优惠政策因为香港这次“抢人”,主要面向高校人才和社会人才,内地也缺乏这样的人才,竞争比较激烈。 所以香港面对人才提出:不需要在香港找到工作,就可以直接申请落户;获得批准后,可以随意在香港居住两年时间,没有额外的限制条件。 居住期间不需要提前取得入境事务处的批准,允许自由找工作;申请提交后,最快4周就能够获得香港身份。 3、申请人数在香港实施“高才通”计划以来,仅仅七个星期,就收到了过万份的申请,内地居民占据总数量的95%。 从人才的等级来看,年收入超过万的人占六分之一;拥有名牌大学和三年工作经验加持的人占二分之一;只有名牌大学光环的人占三分之一;其中,超过一半的人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从人才的质量来看,香港实施人才引进计划,效果超过预期。但是香港真的有职位可以容纳这么多人吗? 二、抢“人口”大战人是财富、是竞争力,人才是推动经济、科技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和人才”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这就是香港也开始通过强吸引力的政策“卷人才”的根本原因。 1、香港人才现状香港的金融业发展接轨国际,在薪资、福利、岗位数量上具有较大的优势。而且香港的教育与金融业匹配,能在香港金融行业打拼的人一般都会中英双语,只要认真对待工作,基本上半年时间,就能在行业的细分领域做出成绩,足够支撑到退休。 另外,香港没有35岁失业危机,也没有性别区分的问题,只有能力者上,所以对人才的吸引力很强。年之前,每年单程来香港的人就在五万左右。 巨大的利润容易使人头脑发胀,看不清到底是平台带来的利润、还是人才带来的香港的繁华景象。 香港实施关停移民投资的政策,造成亿移民投资资金损失。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将有钱人拒之门外。 当投资金额少了,金融业也出现颓败之势,很多有能力的精英阶层离开香港,去更大的平台上寻找更好的机会,挣更多的钱。留给香港的是空缺的岗位、空缺的资金以及精英人才。 最值得骄傲的金融业,人才和金钱双缺失。香港遭不住了,赶紧宣布重新开放投资移民,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弥补空缺。 不过,从香港当前的形势来看,吸引人才还不如加大力度吸引投资。有了足够多的金钱,不用实施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优惠政策,人才自然就来了,毕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2、利益冲突问题这里所说的利益冲突问题,主要指的是政策引发的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冲突。 各个城市为了未来的发展,不断地通过城市优势对人才进行吸引,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有私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时,就会对国家的稳定性造成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每一个优惠政策实施内容中,都会出现“落户”两个字。 如果一个地区大部分人为了挣更多的钱,都向经济更发达的地区迁移,剩下的人挣不到钱,也会随之离开,谋求生路。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剧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甚至未来会出现大量的“空城”现象。 另外,政策实施后,很多公共资源向大学生倾斜,可能会造成对其他劳动群体的不公平问题。 因此,为了确保“圈人”政策不会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每一个城市应该吸纳与本地区优势产业相符合的人才,而不是乱七八糟吸引各行各业的人才。如果到时候,不能为一些人才提供薪资福利好的岗位,是留不住人才的。 3、一国两制香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使用一国两制进行管理。从香港当前的发展来看,与国家的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内地有环渤海经济圈、东海经济圈、南海经济圈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香港因为地理位置,为了发展经济,只能采取“圈人”政策也是正常现象,所以不用对香港的大动作感到疑惑。 而且目前香港还存在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这些内地毕业的高材生,是否会短期内在香港找到满意的工作。 所以即使香港审批了超过一万人中的多人的申请,也会存在流失问题。这和“双向选择”有关,也和香港只有教育和金融业发达有关。 这些人要不然是踏着香港飞向国际;要不然是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也不适应香港的环境,不得不重新返回内地。只有找到工作的人才能一直留在香港,慢慢习惯风土人情。 如果有能力留下的人较多,香港方面肯定很满意,如果留下的人较少,估计一段时间后,政策会更加偏向人才。 总结:人口优势造就的人口红利,基本上已经慢慢步入“黄昏”了。大环境下,人努力工作还没有实现富裕生活就老了,已经成为常态。 所以只有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才,才能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成为各个城市都争抢的“香饽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i/15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正式开通散户服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