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一个老香港人对当前乱局的思考与预测》,据说是来自一位老香港人的投稿。文中这样写道:

"在传统史学的熏陶下,英国人治下的香港,不夸张的说,在当时华人社会中民族情绪是最浓烈的,对中国,对身为中国人的认同度最高"。

想想真有点道理,那时候电视里的霍元甲,黄飞鸿哪一个不是民族大义满胸怀?就连《射雕英雄传》的靖哥哥与蓉妹妹也总是把国家兴亡放在嘴上。那后来怎么变了呢?这位老香港人这么说:

"特区政府成立后,情况反而调转过来。罗范(时任教育负责人)上台后,推行教育改革,中学设两门历史课不符合效益,所以就合并为一科。现代史学更为强势,传统的中国史学一下子被消融进世界历史,成为冷冰冰的教材.....特区政府取消独立的中国历史科,等于自毁长城"。

这就是说:中国史讲民族大义,使人有血脉相连之感,从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而西洋史学是科学的一种,讲数据,逻辑,分析,一堆冷冰冰的道理。在回归前,学校既开设中国史,也开设历史(世界史),这是两门课,现在合并了,民族大义不讲了,自然就达不到原来的效果。直到去年,港府才重新将中国史独立成科,有点晚了.....

这是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只不过借这位"老香港人"之口说出来罢了。可惜这言之凿凿的背后,掩盖了重要的事实,是错误的。

年确实进行过历史教育的改革,但并不是强制性地将两门历史课合并,而是允许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或独立成科,或合二为一。最后大多数学校选择的结果是什么呢?请看时任教育局长吴克俭年11月16日在立法会上的发言:

"教育局一直十分重视中国历史教育。事实上,特区政府已在年把中史列为必修课程,亦规定必须占课时大约5%,以每周计算是两课的安排,以加强中史教育,在此之前中史在初中从来都不是必修科目........现时,89%的中学在初中以独立科形式教授中史,4%以中史为主轴,结合世界史事件为内容;另外7%开设专题形式的综合中国历史课程....."

原来不是必修,现在变成必修了,还不好吗?说回归以后,中国史教育反而受到削弱,依据何在呢?莫非英国人比中国人还重视中国历史?虽然有的学校没有把中国史独立成科,但这只是历史教学的形式不同,教育局规定的最低课时数是必须完成的。

还有,独立成科就一定是最佳方案吗?"以中史为主轴,结合世界史事件为内容"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创新,比如讲授汉朝的同时,说说当时世界另一端的罗马帝国,学生的体验就会更丰富,眼界会更宽,何乐而不为呢?

还有,我们在这篇文章中说过,有一部分香港居民不是中国人,他们的小孩当然也不是,汉语也不是其母语。非要让这些学生也去学独立成科的中国史课程,没有必要。

综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香港学生都接受过比较系统的中国历史教育,而且大多数接受的是独立成科的中国历史教育。

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史这门课是有的,学生究竟学到了些什么呢?这个可不太好说,就算内地的学生,学了6年历史,后来还能记得多少,也要打个问号。这里只能通过公开的资料了解一下香港中学的历史课是怎么教的。

于是在香港教育局网站找了一份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中学课程纲要——中国历史科》,相当于内地的教学大纲,公立学校都是要执行的。这份纲要后来被更新过许多次,最新版是年的,但基本的精神没有变化。

看了这份纲要,就对香港的中国史教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总的来说,与内地区别不大,毕竟都是中国史,都是从夏商周一直讲到共和国。细究之下,香港的中国史教学有这样几个自己的特点:

1,传统史学的特点十分突出,可以说比中国还中国。那就是学历史不仅要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更要懂"微言大义",要像孔子做春秋一样,有褒贬,有品评,最后归到一个"德"字上。

《纲要》中指出:"历史教学不仅为增进知识,也为了培养品德。学生可透过对历史人物的认识,学习他们的嘉言懿行,以培养良好的操守......"

对于教学目标,《纲要》说:"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历久常新,为人类历史中的重要部分,历史教学的其中一项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民族文化及国家历史的认识,建立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达致民族团结的目的,来共同建设国家"。

在每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教学中,都要突出"公民教育及品德教育"。比如针对"元代高压统治",要突出"博爱平等,无种族歧视";针对郑成功的事迹,要突出"成仁取义的精神";针对五四运动,要突出"培养爱国理念".......

2,经常结合本地实际,将香港史置于中国史的大背景下。讲授辛亥革命时,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走访孙中山在香港从事革命活动的几个地点;讲授鸦片战争时,要求学生去香港博物馆参观,从而对"鸦片时期的香港"有切身的感受;讲授抗日战争时,要求学生搜集香港沦陷时的图片,制作图片集。

3,鼓励学生讨论,辩论,而不只是单向的灌输。比如在讲授从民国初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时期的历史时,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3个问题:立宪政制是否不符合中国国情?你认同五四时期学生的行为吗?一把火烧光旧文化是正确的主张吗?

既遵循传统的微言大义,又拥抱现代的自由精神,这就是香港历史教育的特点,其实也正是香港这座城市的特点:既传统又现代,既东方又西方。

(小编个人







































吡美莫司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表皮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9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