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杂谈80后女生谈谈从小到大对香港的
为什么想聊聊香港呢?因为它是我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地方,是一个我从小喜欢但随之又讨厌的地方。最近又看了许多关于香港的论述,慢慢的,我又重新调整心态,想重温一下香港在我心中的那份美好。 在我儿时的印象中,除了香港的电视剧,印象最深刻的就是97年香港回归了,7月1日,那时正值小学一年级的暑假,我在阿姨家和同龄的妹妹一起玩。从大人的口里得知今天是香港回归,香港被英国殖民占领年了,现在要回归了!可惜邓小平在97年年初就去世了,大人们表达着惋惜。那时的我对邓小平不了解,对香港也不了解,只是想到一个年迈的老爷爷临终都没有看到香港的回归,那是多么伤心的一件事啊。想起这个,心里就阵阵酸楚。香港回归的交接仪式我看了,20年过去了,说实话我已经想不起当时自己是什么心情,也想不起来当时的具体画面,但是香港回归是我童年仅存的几个画面中很重要的一幕。 之后的小学和初中,香港对我影响最大的就是电视剧了。不知80后有没有和我一样看过这些电视剧呢?比如《刑事侦缉档案》,高婕、大勇,哈哈哈,当时最爱看了!我也喜欢看欧阳震华的《天降财神》,工作后又重温了一遍。还有《陀枪师姐》、《钟馗传说》、《状王宋世杰》、《与狼共舞》、《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刀马旦》等等等等。因为我有个姐姐,所以我在读幼儿园的时候,姐姐就在家里贴了周慧敏、温碧霞等人的海报。那时候爸妈总说香港怎么就那么几个演员,有啥好看的,但我和我姐都觉得大陆的电视剧太土了,根本没法看。所以香港在我心里还是那个美好的香港。 初中开始就不怎么看电视剧了,所以到了高中就更别说了,除了学习就是学习。因为大陆的一些政策,要看TVB电视剧也只能网络上看了,在电视上基本也看不到了。随着大陆经济的发展,电视剧、综艺节目的制作也越来越精良,香港电视剧在我的生活中便慢慢消失了。但是我必须承认,童年的影响比任何时刻的影响都来得重要,那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为儿时的我们并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香港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个发达的地方、文明的地方,一个美好的符号。 初中、高中历史中也有接触到香港的片段,我最不爱看得就是中国近代史,那丧权辱国的条约,割地赔款看得让人心痛。在这里,我也开始明白为什么国人把香港的回归看得那么重要了。虽然中国也收回过什么英租界、法租界,但那些都是本土的。香港是中国百年来唯一收回的领土了,怎能不让人振奋呢! 我和香港真正的接触是在大学期间,因为暑期会去一些培训机构打工,再加上奖学金和压岁钱,我存了点钱办了港澳通行证,从浙江飞往深圳,来到了罗湖口岸,至今也已经6年了。那时就觉得,哦,怎么就这么简单就出了大陆啊?就隔着一条小小的河么。虽然深圳和香港就是一河之隔,但是氛围完全不同。至少在深圳我看到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品牌,也都是简体。过了罗湖口,吃了一碗面,看到的都是繁体,觉得有点新奇。过关后坐了地铁,我不敢在地铁上说话,大家都各管各的,我也不知道对方是大陆人还是香港人。那时已经开放了自由行,所以关于大陆人素质差的新闻也是不绝于耳。我也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不能给大陆人抹黑。 到了香港后对香港的印象还是不错的,就是感觉这个城市比较压抑,街区都好小,绿化基本没有。那时是个穷大学生,所以一般游客都是到香港购物的,而我却只是来瞧一瞧的,就买了点普通的化妆品,去了迪斯尼乐园,看了维多利亚港的夜景,逛了逛小时候电视中经常出现的尖沙咀就回浙江了。 说说几年前香港之行的一些片段记忆吧。 1.香港的地铁很发达,价钱比上海贵好多,我坐了没几个站就花了30多元,要是在上海顶多6元钱吧。 2.地铁站行人匆匆,看到大家手里拿的雨伞都是长柄的黑色雨伞,连打扮时髦的女生也是拿长柄黑色雨伞。因为在大陆一般用折叠伞的比较多,女生也喜欢比较花哨的雨伞,那时的我对这个现象蛮好奇的。 3.看到几个老头戴着黑框,头凸凸的,好明显的香港老头的长相。也看到几个帅哥,像李治廷这种类型的,我觉得李治廷就是比较典型的香港帅哥,脸长长的瘦瘦的,他好像在国外出生的。不过在我眼里他就是香港帅哥啦!我在一家珠宝店外站着,穷学生当然没钱进去了,当时正好看到柜台边有两个香港帅哥在朝我微笑,就感觉香港服务真好,就算你只在外面看没进去,人家还是对你很礼貌的。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对方是帅哥吧,哈哈。看到帅哥在微笑,我不好意思马上走掉了。 4.碰到一件囧事就是玩的那两天正好台风,而我穿了一条裙子是很容易飘起来的。在走路时一阵大风,我差点走光,赶紧捂住裙子!!!可是风实在太大,我的裙摆又很大,一只手要撑伞,一只手要捂住裙子,裙子不捂住根本没法走。那时的我不自觉吓得尖叫起来,在旁边等公交车的人不自觉得朝我这边看过来。我也很囧,寸步难行,心想:完蛋了,说好不给大陆人抹黑的,没想到又丢脸了。我朋友说:看,又要被香港人瞧不起了。在好长一段时间内我也一直耿耿于怀,后悔自己当时干嘛要尖叫,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5.还有一个小插曲蛮有意思的,在酒店洗完头,发现没有吹风机,我就打电话借了一个吹风机。一个长相很慈善的阿婆来敲门了,叽叽呱呱讲了一大串我听不懂的话,但我看到了她手里的吹风机,就用普通话说:是的,我叫了吹风机,谢谢哦。接着她又叽叽呱呱讲了几句就走了。哈哈哈哈,这个我笑了半天,感觉阿婆听得懂普通话但不会讲,挺可爱的。而我压根就不知道她到底在讲些什么。所以这个事情让我明白,原来不是所有香港人都会讲普通话的。也明白了为什么容祖儿、twins等明星讲普通话那么累。年轻人都不怎么会讲,更何况是阿婆呢。 6.在一个化妆品店付钱的时候,一个男士从我身后窜出来,只是轻轻剐蹭到我的衣服,我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知道他跟我说了声sorry匆匆忙忙地走了。我当时的感觉是:其实这种小小的剐蹭在大陆好像很常见,如果不是比较重的撞了下,大家也没当回事。但他的这声sorry让我的心还是暖了很久。也意识到,大陆人多,平时公交车、超市都是会遇到身体的轻微碰触,因为人多了,大家也习惯了,也没有说要去道歉。如果这样都要道歉,那一路都抱歉过去好了。但我也反思,人家就是有这个习惯去道歉,虽然他道歉时也没有看着我,边说声sorry边走了,但听到这样的话就是不会生气,也暖暖的,这个还是需要我们大陆人学习的地方。 7.去早餐店,因为大陆的大部分早餐店都是服务员端过来的,包括像永和豆浆、集集小镇这种台式快餐店,所以我也没有习惯说自己去拿早餐。付过钱点过餐之后,我取了一个牌子,找了个座位。看到也有人在等,心想应该是太忙了要等一会吧。听着广播里在叫号,好像是粤语,心想完蛋了。但猪脑子的我还是不确定叫号是要自己去拿的还是他们送过来,因为也没看到别人去拿早餐,也没有服务员送过来。那种忐忑的心情可想而知,因为遭遇过之前裙子飞起来的尴尬事件,生怕丢脸的事情再发生。就问了一下旁边的一个大叔,确定是要自己去拿早餐的。突然听到前台用普通话报了我的号。哈哈,原来他们知道我是大陆的,还是蛮人性化的。 8.我比较不理解的是香港大街上满大街免费派送的报纸是哪个机构支持的。一个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报刊肯定是有资金支持的。而且我看到的路边免费的报纸无一不是对大陆的负面新闻。让我非常气愤的是大陆有好有坏,但为什么只报道有多坏多坏多坏。腐败哪里都有,就一直不间断报道腐败。给香港人的印象就是大陆是恶魔。这个也是我对台湾媒体和香港媒体不满的,至少在大陆的电视新闻、报纸报道中都不会报道香港和台湾有多坏。现在经常出现香港、台湾负面新闻的是网络上的帖子或者微博。但这些毕竟是网络上的,并不是官方的报道,所以我觉得至少从媒体上这一块来说太不平等了。大陆的媒体对港台真的很友善。 曾经交过一个外籍男友,从他的身上我也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而这个不足是我从来都没有意识到的。或许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人行道上走,前面几个走路很慢,我们就会不自觉地从小小的缝隙中穿过去,也不会跟旁边的人说声不好意思。但好几次我从人缝里穿过去的时候,我前男友不是静静等他们走掉,就是说一声excuseme让他们让一下路。看得我好羞愧,但是碰到下一次我又忘了,一溜儿穿了过去。当然前男友从没对我这个行为指出过什么,只是觉得对比之下自己怎么这样的。 当然我不会随地乱吐痰,也不会再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不会乱丢垃圾,因为这些都是从小被教育的,但是碰到一些细节之处,我觉得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在自己小时候的教育中也很少提及。所以有些人说中国人素质差,我想说,素质好和差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相对于我爸妈那一辈,我们改进了很多,相信我们的后代也会越来越好。再过20年,大陆定会是一个不一样的大陆,不会再被港澳同胞耻笑素质差了吧,这是我的期待。 从香港回来后,我有翻墙去看看香港的论坛,其中关于大陆的帖子很少很少,在旅游板块中比较火热的也是去欧美旅游,大陆旅游的咨询也很少很少。有点遗憾。 工作后,因为太过于繁忙根本就没有机会再出去了,就蜜月的时候去菲律宾长滩岛和北京逛了下。我老公以前很喜欢去香港,我说我去过了,想去韩国或者日本好了,但老公想去。他也是80后,对周星驰的电影痴迷的不行,台词都经常一句句蹦出来!而且听我婆婆说他小时候的梦想是做:皇家警察。哈哈,回归了,皇家警察没机会了。他会拿着个扫把当作枪,对我婆婆厂里路过的人比划着自己皇家警察的威风。每次想起这个画面就会想笑,所以在我们这一代中,童年中对香港的印象太好,太美。画风急转是出现在上了facebook之后,那也是4,5年前了,虽然开放自由行之后就出现很多香港对大陆游客不满的新闻,但这没有动摇香港在我心里美好的印象。直到上了facebook和youtube之后。那种心痛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没有夸张,真的是心痛。因为看到很多,不是一个两个,是很多很多香港人在网站上骂大陆人蝗虫,还有骂支那,有一些言辞更是难听,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这些言辞对我的心理冲击真的很大,心中曾经那个既熟悉又模糊的香港印象从美好变成了遗憾。当然,很多大陆网友的骂词也很难听,我也留言了,希望能停止骂战,好好交流。但弱小的一个留言怎会被人看到了,根本就改变不了骂战的局势。当我觉得自己无力改变现实时,我选择了退出,至今也没再上facobook看这些东西了。 最近闹得比较凶的一次就是近两三年看到的关于一些香港市民攻击、辱骂大陆人的新闻,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初香港人反水货客。但是视频中是一个女子带着她5,6岁的小孩拖着行李箱,一群香港年轻人就围攻辱骂她,小孩子在旁边哇哇大哭,女子的无助让我看得很气愤。但现在当我们再看到这些新闻已经没有了遗憾和心痛的感觉。一个原因是见怪不怪了,香港人本来就不待见我们,第二个原因就是对香港已经没有了当初的那份期待,也不存在难受、受伤之说了。
从那时候起,我每次问我老公去香港不?他都说不去了。今天我又问他了一次,香港去吗?他说打死也不去。我问为什么?他的答案我并没有吃惊,就是因为看多了香港辱骂大陆人的那些视频。 我想某些香港人肯定会说,我们才不希望大陆人来,你们不来最好了。我们不在乎你对我们香港人什么印象,大陆人就是蝗虫,我们不跟没有素质的人混为一谈。但我想,作为一个普通的小老百姓来说,或许我的呼声并不重要,但我作为80后的一代,曾经真的用心喜欢过香港,真心当香港人作为自己的同胞。在我眼里,香港人和台湾人还是不一样的,我相信香港人并不是真的讨厌我们。因为香港和大陆交流还是比较多的,有了更多的交流就会有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我也希望我们大陆的网友也不要一味的参与骂战。没有人生来就喜欢吵架的,我相信大多数人说出难听的措辞也是因为别人对他进行了言语的攻击,在人气愤时说出的话难免不中听,这样恶性循环之后,骂战便成了交流的常态。我相信香港人还是友好的,至少在我亲历香港的那几天我并没有遇到过对我不礼貌的香港人。网络暴力只会把大陆和香港推得越来越远。占中结束后,我们再来看港版的帖子,已经少了很多谩骂了。其实大陆对于香港是很重要的,同样的香港对于大陆也是很重要的。相信大家都知道大陆改革开放的初期是珠三角先发展起来的,然后90年代后才是我们江浙一带的长三角,当时珠三角的发展很多都是得力于香港人的投资。 目前我不敢再重游香港,但希望可能10年后,20年后再重游香港,不会再像当初那个事事小心,担心给大陆人抹黑的小女生一样,我希望那时能亲切地说一声:你好,香港!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8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香港新闻礼宾府开放警方果断执法保市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