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
身为建筑控之人,在台湾不易看到国际大师的作品,所以出国时有机会就要去看,而这次前往的是”香港理工大学”,这次的大师是ZAHAHADID,她是一位女性建筑师,但大师本人已于前阵子过世,而香港理工大学裡面的作品是-创新楼,也是她在香港的第一座作品,已于年落成使用。校园位于地铁红磡站,一出站走不到10分钟就会到达,但当天我上午先去了大馆,所以经由谷歌教学,我从佐敦站走过去,光走到学校就花了半小时多,所以当下其实觉得很累,然后进入校园后原本预计这栋建筑会非常突兀,但没想到他虽然很突兀,但是我进入的方向刚好在他对角线,所以基本上也是找了一会才看到。因为年初前往韩国时,看了ZAHAHADID位于东大门的DDP(连结),当时一踏入就是除了感动外,就是在裡面一直讚叹,建筑作品就是要亲自到现场体会,才会感受到他的精彩以及细緻,香港这一栋与韩国的一样,建筑设计都採用智慧建筑模式,全白流线型的室、内外空间设计,但韩国这栋用途为博物馆+地标,较属于公共型态使用,呈现贡在那欣赏的模式,而香港这栋纯粹是教室,所以充满使用过的痕迹,我觉得这样的差别很有趣,不知大师比较喜欢哪一种被使用方式(笑)。所以,韩国这栋给我的印象是乾淨、洁白、明亮、不亲近人,而香港这栋当我到达时已经有点晚,且我不知人品是爆表过头,还是怎么了,我看到维修中的创新楼,是一种中西合併的微妙画面,在外面走了一圈,并讚叹自己来香港看建筑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画面,而感到不可思议。因为不确定创新楼是否可进入参观,毕竟是学校的教室,首先在在建筑物外部走一圈,然后看到裡面大家来来去去,我就走进去了,结果我刚好遇到毕业展,所以每一层都可以走,总共有13层楼,由于他的楼梯看起来没有很高,所以我基本上层层走楼梯上去,我连最高层的教授办公室那层都上去参观,当然办公空间进不去。整栋建筑与韩国相比,因为使用的性质属性不同,所以韩国那栋比较不亲近人,但这栋就充满被使用过的感觉,牆面有满满葬葬的污渍,以及因为毕业展,所以流线型的廊道空间中摆满学生作品,但两栋建筑物的高科技感是类似的,都有自动感应灯,电梯显示方式是藏在玻璃背面的面板,所以画面简洁有力,没有一块笨笨金属凸在牆面上的画面。所以一层一层的参观,空间配置都不同,且每一层几乎都有学生在读书或讨论功课,虽然人很多,但是都很安静,当天进来的参观人士也不多,基于公共空间的设计都这么精彩,所以我当然要去厕所看一眼,使用厕所的楼层刚好是6。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1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