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资讯】香港18間食肆結業 

▲飲食業職工總會形容業界「步入寒冬」,擔心食肆結業陸續有來,影響員工生計。

鄺慧敏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鄺慧敏)香港經濟放緩,中小企經營困難。飲食業職工總會表示,經濟下滑加上內地旅客減少,由3月11日至今總會已收到18間食肆結業的消息,涉及1,名員工,較去年同期3間至5間食肆結業多出逾2倍。總會又稱,以往母親節前一周的酒樓訂枱已爆滿,今年的訂枱量卻只有20%,形容飲食業「步入寒冬」,擔心食肆結業情況陸續有來,影響員工生計。

  飲食業職工總會秘書長黃必文指出,包括酒樓、日式餐廳、茶餐廳在內等18間食肆於近月先後結業,分別位於尖沙咀、上水及香港仔等地,當中2間至3間更是專門接待內地旅行團的食肆。該會理事梁天柱補充稱,去年同期只接到3間至5間食肆結業,但今年情況較嚴重,甚至經常收到會員致電求助。

母親節市道靜黃金周生意料跌半

  該會主席郭宏興表示,對未來的經濟前景不樂觀,也不看好「五一黃金周」及母親節的市道。他解釋,以往「五一黃金周」,酒樓每晚生意額能高達7萬元至14萬元,惟今年市道淡靜,酒店仍有大量空房,預計今年黃金周生意額將大跌50%。

  梁天柱補充說,專門招待內地旅客、分別位於香港仔及土瓜灣的食肆,受內地旅客減少而陸續於上周及本周結業,「對黃金周無信心先會執,如果唔係都會做埋,賺多一筆先。」

  至於母親節市道,郭宏興指以往母親節前一周的酒樓訂枱量已經爆滿,但今年訂枱量卻只有20%,而且酒席價錢按年下跌8%至10%,由2,元至2,元一席,減至2,元一席,顯示業界不看好前景才會減價。

  他續說,本地客以往每席的消費額能高達6,元,而內地客消費力較高,每席消費額達8,至1萬元,惟今年不論是本地還是內地客,每席的消費額平均減少2,元,亦會減少吃海味、花膠及鮑魚等菜式。

業者怨工作量增86%憂年內裁員

  此外,該會於1月至3月期間訪問了名會員,當中86%受訪者表示憂慮未來一年,公司有機會裁員及縮減人手;43%受訪者對本港經濟前景抱悲觀態度。郭宏興表示,近日不少食肆開始縮減人手以節省開支,如減少聘請員工、周六周日等較繁忙日子停止聘請幫工,甚至要求員工清假及放更多無薪假,「本來一個月放4日,現在放多2日無薪假」。

  入行逾30年,酒樓廚房工友鄧志堅坦言,近日食肆「淡靜咗好多」,僱主亦向員工「開刀」,不會填補離職及退休員工的空缺,「10個人做嘅嘢要8個人搞掂」。他又指,食肆人手不足令員工工作量大增,「僱主對員工唔好......員工趕時間連菜都唔洗就煮,客人感覺到又會少幫襯,最後生意又係少咗。」

  黃必文表示,希望僱主在這艱難時期能夠採取「薄利多銷」的方式經營,切勿向員工「開刀」,又希望業主及發展商能因應經濟環境與經營者協商租金,讓飲食業界能繼續營運。

1

政爭拉布趕客業界雪上加霜

▲「本土」激進分子在商場驅趕侮辱內地客。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尹妮)倒閉浪潮繼席捲旅遊業及零售業後,現時更直迫飲食業,除了工會擔心工人飯碗不保外,資方及商會亦形容情況「是吊鹽水續命,各行各業都係咁」。商會代表認為,除了經濟不景氣外,政治爭拗亦是重要因素,批評反對派議員只懂拉布,未有為港作出建設性工作;而坊間部分人對旅客不友善亦導致旅業及社會氣氛轉差,擔心五一假期的「光復行動」會進一步打擊社會和諧,期望各界要理性解決問題,減少爭拗,家和萬事興。

激進反對派損害港形象

  全港飲食大聯盟主席黃四川表示,飲食業的生意很差,特別是元朗及屯門小型食肆大受影響,直言「舖租價格高,但是生意不足,很難生存,業界現時人心惶惶」,期望特區政府能推出利民紓困措施,協助業界渡過難關。

  他續稱,除了旅遊業及零售業倒退,飲食業及地產業亦相繼開倒車,認為各行各業正面對困境,不太看好今年經濟。

  黃四川批評,立法會現時很亂,如行政長官在立法會被擲玻璃杯、反對派議員只為拉布,未有為港作出建設性工作,加上早前年初一事件影響香港形象,再遇上經濟不景氣,連帶影響旅遊業、零售業及飲食業,期望各方能理性討論及誠心合力解決問題,減少爭拗,建設更好香港。

短期內料逾百餐廳關門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稱,工會的食肆倒閉數字較為保守,相信短期內會有逾百間餐廳食肆結業。他續說,現時經濟不景氣,各行各業都受影響,餐飲業不能獨善其身,預料失業率於未來將繼續上升,整體工資亦有可能會下降。他補充,勞方有壓力,資方亦有壓力,如面對營運成本增加,但收入減少,資方需要想盡辦法營運,直言「勞資雙方坐埋同一條船」,期望雙方能互相諒解及理性討論。

2

微觀點:小撮人逞惡廣大市民埋單

  他續稱,早前部分人對內地旅客作出不禮貌行動,令內地旅客反感,現時卻要全港市民承受苦果;預料五一假期內地旅客來港數字會減少,加上本地市民趁機外遊,本地消費將進一步疲弱,飲食業生意或按年下跌10%。

  隨着經濟下滑、訪港旅客減少,零售業與飲食業的生意亦首當其衝,不但有食肆陸續節省開支、減省人手,昨日亦有調查指,近20%公司1年內將面臨結業危機,當中5%更表示或於3個月內結業,顯示本港的經濟前景並不樂觀,裁員、結業等情況已經切切實實地顯現出來。

  外圍經濟環境雖然無法改變,但香港有能力重新振興旅遊業,只要市民大眾秉持着好客之道,同時特區政府加強旅遊配套設施,相信旅客樂意來港。不過,有團體卻計劃於5月1日發起反水貨客活動,聲稱要派發反走私單張,以打擊走私集團及走私客。但該團體以往發起的「反水貨客」活動卻造成社會混亂,甚至連一些真正來港消費、旅遊的內地旅客亦遭指罵、被示威者踢行李箱,影響旅客對香港的觀感。

  適逢「五一黃金周」是內地旅客來港的黃金機會,但這些團體卻偏偏在這些日子「搞事」,實在是「趕客」行為,一小撮人的激進行為,最終只會嚇怕旅客,令旅遊業雪上加霜,最終受害的也只是廣大市民。

▲記者文偉強

--END--

威斯汀

长按







































白癜风能治好吗
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xianggzx.com/xgjj/1039.html